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2024-08-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理論特稿·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理論和實踐成就啟示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要確保改革這艘航船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從根本上需要依靠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為強勁、更有韌性的動力支持和組織保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重大原則,排在首位的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我國改革發展得出的基本結論,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新時代新征程上,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1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是歷史的結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廓清迷霧,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和理論創造,立足於改革的具體實踐,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基於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一脈相承,取得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重大理論成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進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通過實施戰略性舉措、推進變革性實踐,使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一是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我們黨提出並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二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實現了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的全面推進,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不斷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健全,黨運用法治方式領導和治理國家的成效顯著。三是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四是社會建設全面加強。建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全方位增進民生福祉,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五是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我們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髮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正是因為在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我們才能取得這一系列輝煌成就,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理論和實踐成就啟示我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前途命運的關鍵一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關鍵在黨,關鍵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2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是現實的需要

改革越向縱深推進,遇到的風險挑戰和滔天風浪就越尖銳激烈。要確保改革這艘航船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從根本上需要依靠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為強勁、更有韌性的動力支持和組織保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把控方向。放眼全球,我們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既為中國的發展提供了迎難而上的機遇,也帶來了驚心動魄的風險挑戰。中國要準確判斷自身和世界發展大勢,進而加速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就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明晰當前定位,把控改革方向,杜絕顛覆性錯誤,錨定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目標不動搖;才能保證改革目標一致、方向一致、步調一致,使各項改革任務穩步推進;才能凝聚最廣泛的改革力量,增強改革的整體效能,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謀劃大局。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錨定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恢宏目標,中國共產党進行了全面的戰略考量。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廣闊前景。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才能優化改革的頂層設計,以系統思維布局,釐清和克服各領域體制性障礙;才能秉持大局意識,認清國際大勢,把握大局,以「一盤棋」觀念為導向,統籌安排、突出重點,領導人民全力完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統部署,著力把改革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政策指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涉及體制、機制、制度多個層面,涵蓋經濟、民生、教育、科技、人才等多個領域。這一系列改革政策注重全面部署,以經濟體制改革牽引其他領域改革,統籌發展和安全。其中,有對現存改革舉措的完善,也有回應時代發展和現實需要的創新創造。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正確處理戰略定力和策略創新的關係,堅持頂層設計與民主決策相結合,增強政策的科學性、針對性、時效性、靈活性。

3必須加強黨的自身建設,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以自我革命鍛造強大政黨,帶領國家和民族取得一系列矚目成就。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在內部建設和治理、應對外部挑戰等方面,面臨著獨有難題,包括如何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確保理念與行動的高度一致;如何始終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形成強大的精神合力;如何始終具備強大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以應對複雜多變的時代挑戰;如何始終保持幹事創業精神狀態,保持積極進取的創新意識,激發內在動力;如何始終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如何始終保持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營造健康向上的執政環境。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進程中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必須破解大黨獨有難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提高黨的全面領導能力,這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要求。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強調:「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範體系,不斷推進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高度重視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範體系,建設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高素質幹部隊伍,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堅決打贏反腐敗鬥爭攻堅戰持久戰。

總之,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既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偉大成就的關鍵所在,更是新時代新征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穩致遠的根本保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統部署。中國共產黨將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具體的政策攻堅克難,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作者單位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士海系該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24年08月15日第3版

作者:張士海 孟文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ee87d127df81861fe4f608554496b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