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騰訊新公測的遊戲《元夢之星》在網上遭遇了大量的「作文」攻擊。這些文章主打的是數量多,但在質量上確實讓人不敢恭維。它們主要的目的,似乎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讓玩家對《元夢之星》產生排斥心理。從而讓玩家下意識的不去遊玩《元夢之星》。
這些文章中,有很多看似有理,但實際上毫無根據的黑點。其中最明顯的是關於《元夢之星》只有《糖豆人:終極淘汰賽》的聯動授權而沒有正版授權的指責。然而,仔細思考後會發現,將聯動授權和正版授權分為兩個步驟是不合邏輯的。
這就像請人吃飯後聲稱只是請吃飯但並不買單一樣,純粹是文字遊戲。都請人吃飯了怎麼可能不買單呢?同理,聯動授權怎麼會沒有正版授權呢?這些文章卻大肆利用這一點進行攻擊。
關於《糖豆人:終極淘汰賽》是否有授權的問題,還有另一個有趣的方面。這些文章幾乎一致地指出,《元夢之星》抄襲了《糖豆人:終極淘汰賽》、《猛獸派對》和《蛋仔派對》等多款遊戲。然而,為什麼這些文章只指責《元夢之星》沒有獲得《糖豆人:終極淘汰賽》的授權,而對其他遊戲的授權隻字不提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在樂園派對類型的遊戲中,《猛獸派對》一推出就有人認為它抄襲了《糖豆人:終極淘汰賽》,而手游的《蛋仔派對》更是有人指責它抄襲了《糖豆人:終極淘汰賽》和《猛獸派對》。實際上,大家都知道,如果要談論玩法抄襲,那麼後來的遊戲幾乎都是抄襲了《糖豆人:終極淘汰賽》。因此,其他後來者的授權與《糖豆人:終極淘汰賽》的授權相比就顯得毫無價值。
而且,即使相同的玩法算抄襲,按照這些「黑子」們的邏輯,《蛋仔派對》是抄襲的先行者才對。在玩法上《蛋仔派對》也是大肆抄襲了《糖豆人:終極淘汰賽》與《猛獸派對》等遊戲。然而,這些文章對沒有任何授權的《蛋仔派對》卻避而不談,只談論同行後來的《元夢之星》。這讓人不禁思考其中的動機和成分。
而再來看看《元夢之星》的熱度,似乎就能理解了。《元夢之星》在內測期間預約玩家的數量就超過了3000萬,妥妥的頂流遊戲。而樂園派對手遊玩家數量又是有限的,被他們保護的《蛋仔派對》肯定會受到《元夢之星》極大的影響。由此《元夢之星》遭到的詆毀抹黑越多,就越能說明競品廠商急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