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財產權保護賦能鄉村產業、公益訴訟「擦亮」文化瑰寶……代表關注這些事

2024-10-28     搜狐號政務

劉錦秀代表:

智慧財產權保護賦能鄉村產業

作為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長,全國人大代表、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非常關注鄉村產業發展,尤其是企業所在地、家鄉湖北省羅田縣的產業發展。

「羅田擁有9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這是鄉村產業發展的寶藏。」劉錦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她了解到,近年來,羅田縣檢察院以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為突破口,抽調經驗豐富、法律功底紮實的檢察官組成專業辦案團隊,與該縣公安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在該縣工商聯、縣網絡直播協會分別設置智慧財產權服務站,強化行刑雙向銜接,推進智慧財產權保護關口前移,便利企業更快更好解決智慧財產權糾紛。此外,該院還專門選派一名有企業法務經歷的檢察官為地標優品智慧財產權糾紛、重大涉企投資項目等提供法律諮詢。今年以來,羅田縣檢察院圍繞板栗、甜柿、天麻、茯苓等地理標誌產品智慧財產權保護,開展送法進企業等普法宣傳11次,發放宣傳資料600餘份。

劉錦秀認為,鄉村產業的發展離不開法治護航,差異化特色化發展是鄉村產業的必由之路,這就需要司法機關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希望檢察機關更好開展「檢察護企」專項行動,強化法治保障,為企業提供更多定製型的法律諮詢、法律風險評估、法治培訓講座等服務,為鄉村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陳恩明代表:

讓送法進校園活動常態化

「今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實施。青少年學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群體,將未成年人法治宣傳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使重要節日送法進校園活動常態化、制度化,這是未檢工作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的具體體現。」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濱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業機械技術指導科科長陳恩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陳恩明在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檢察院了解到,今年國慶節前夕,該院未檢檢察官來到沾化區第三實驗小學三年級九班,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特別的普法愛國小課堂。未檢檢察官將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等法律知識和愛國主義教育知識融入趣味問答、講故事、歌曲接龍等遊戲中。該院檢察長馬花蕾向陳恩明說,該院堅持在建黨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通過普法教育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幫助未成年人系好「法治扣子」,協助學校培育「愛國種子」,引導未成年人厚植愛國信仰,賡續奮鬥精神,讓更多「少年的你」在愛的陽光下幸福成長。

陳恩明對沾化區檢察院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他希望檢察機關對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要常態化、制度化,深入滲透到重要節日中,真正讓廣大未成年人在歡度節日的同時尊法、知法、守法。

姬桂玲代表:

辦好每一個民生案件

「今年最高檢部署開展『檢護民生』專項行動以來,陝西省米脂縣檢察院圍繞重點人群、重點民生領域,高質效辦理了一批利民惠民的案件,值得肯定。」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米脂縣高鹼桂玲蘋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姬桂玲在走訪調研米脂縣檢察院後對記者說。

調研中,姬桂玲了解到,自「檢護民生」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該院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食品藥品安全,開展了「飲品店」「冷鏈儲存」「生鮮燈」食品藥品安全公益訴訟專項治理,依法打擊食品類刑事犯罪3件;開展「益路護航」專項行動,依法督促職能部門消除道路安全隱患3處,設置安全警示標誌13處;開展「飛線充電」專項治理,促使行政職能部門形成「一告知、二提醒、三清理」的隱患排查機制;圍繞特殊群體權益保護,會同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門,共同推動出台《建立民事支持起訴協作機制的意見》,創建「益起訴」工作品牌,先後辦理支持起訴案件21件。

姬桂玲對米脂縣檢察院辦理的果農保險理賠、勞動者社會保險賠償、農民工護薪討薪等系列案件充分予以肯定,她希望檢察機關在今後的工作中持續加強法律監督,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積極發揮民事檢察支持起訴等職能,切實保護好老年人、婦女、農民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權益,讓老百姓在檢察辦案中感受到更多公平正義。

金不換代表:

公益訴訟「擦亮」文化瑰寶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歷史的活態傳承,是民族靈魂的一部分,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如何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把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是我一直關心的問題。」近日,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金不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金不換了解到,河南省鶴壁市山城區檢察院深入開展「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公益護航活動,發現轄區內通背拳、金龜舞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存在問題。該院召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座談交流會,邀請人大代表、「益心為公」志願者、人民監督員、非遺傳承人代表共議非遺發展良策,並向文化主管部門制發檢察建議。在檢察機關推動下,行政機關及時採取了建立文化檔案、提供傳承實踐用具、加強代表性傳承人培樹、撥付定額補助等有效措施加強非遺保護工作。

「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僅要關注他們的傳承現狀,更要考慮他們的長遠發展。」金不換建議檢察機關在未來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公益訴訟力度,持續關注非遺項目的傳承與發展狀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聯動,通過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提高全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知度和保護意識。同時,他建議檢察機關積極探索創新保護模式,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讓珍貴的文化瑰寶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李廣麗代表:

法護「三農」助推鄉村振興

近日,黑龍江省雞西市城子河區檢察院邀請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雞西市麻山區麻山鎮龍山村黨支部書記李廣麗,圍繞群眾關注的「三農」問題、高標準農田建設、鄉村振興等開展調研交流。李廣麗表示,「檢察機關綜合履職共同推進鄉村振興新發展,值得點贊。」

城子河區檢察院堅持把耕地資源保護作為公益訴訟重點辦案領域,加強對亂占耕地、破壞黑土地、高標準農田建後管護不當等公益損害問題的法律監督,積極同農業農村局、鄉鎮政府對已完工基本農田建設進行調研,查找後期維護不足等問題,保護耕地資源合理利用,目前辦理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行政公益訴訟案2件。同時,該院檢察官對於調研過程中提出的拖欠農民工工資線索,會後經調查核實,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2件,並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建立協作機制,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檢察機關服務「三農」,不僅關乎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更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一環。李廣麗希望城子河區檢察院繼續發揮檢察職能,更加注重與相關單位協同履職,同心發力,知「耕」知底,護佑「糧」田,服務鄉村振興大局,充分發揮「四大檢察」職能,深入推進「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以高質效法律監督書寫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來源:檢察日報·聲音周刊

作者:戴小巍 張揚 王章丁

郭樹合 郝雪 張海燕 盧宏莉 韓兵

編輯:張子璇 袁瑜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d8e6a1feaaa6b9184a2a1106b53c2b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