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與嬰兒交流?經常陪寶寶聊天和很少交流,會有怎樣的差異

2020-11-24     群美育兒

原標題:父母如何與嬰兒交流?經常陪寶寶聊天和很少交流,會有怎樣的差異

引言:

很多父母對於是否要跟還不懂事的寶寶多說話,存在一定的紛爭。

有的父母覺得寶寶那么小,什麼都不懂,跟他說話也等於白說。

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其實都懂,只是不會表達而已,所以要跟他們多說話,可以有助於孩子的發育和認知。

和孩子相處到底應該是多說話還是少說話呢?

父母經常和孩子聊天和不願意陪他們聊天,這兩者對孩子的發育區別很大。

經常和孩子聊天有這些你所忽視的好處。

(1)孩子詞彙量得到提升

父母在和孩子交流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和潛意識裡就會試著模仿大人說話的樣子,雖然一開始他們還不會表達,但是時間久了以後,他們的詞彙量積累多,就會很容易開口說話。

(2)促進大腦發育

家長在和孩子說話的過程中,孩子需要用大腦去記憶和消化他們所聽到的聲音,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就開始高速運轉,間接的就提高了他們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

(3)培養親子感情

父母在跟孩子說話時,能有效培養彼此之間的感情,孩子會在大人說話時,眼睛盯著父母看,這個時候父母及時回應孩子,會讓他們覺得很有安全感,而且他們也會儘快熟悉父母的聲音,這樣也能在孩子哭鬧時安撫他們的情緒。

父母如何有效的跟孩子說話?

(1)在跟孩子說話時,要注意看著孩子的眼睛,用比較溫柔的聲音跟他們交流,讓他們在很放鬆的狀態下向父母多學習。

(2)家長跟孩子說話時,要讓自己的發音清楚簡潔,每個發音都要確保沒有出錯,這樣也能防止孩子以後開口說話時容易發錯音調,另外父母的嘴巴可以張開一點,讓孩子能清楚的看到孩子的嘴型變化。

(3)給孩子播放兒歌和童話故事,讓孩子儘快熟悉不同的語音語調,這樣有效幫助孩子儘早開口說話。

(4)當孩子對一些玩具產生好奇時,父母要反覆告訴他們,這個東西叫什麼,這樣能加深孩子的記憶,而且要用標準的普通話跟孩子交流,務必讓孩子能聽的清楚明白。

(5)父母可以用手腳配合來給孩子講故事或者模仿動物,讓孩子哈哈大笑的時候也能學著模仿家長的樣子。

(6)多帶孩子出去遊玩,接觸一些同齡的小朋友,他們會在遊玩過程中,用自己的語言去交流,這樣時間久了,也能有效鍛鍊他們開口說話的能力。

(7)鼓勵孩子說話,父母發現孩子有說話的意向,但是說的不清楚,可以鼓勵孩子多說幾遍,當孩子需要玩具或者零食時,家長要讓孩子主動說出自己想要的東西,等他們能明確表達出自己意思時,在把東西給孩子。

這樣能有效刺激他們說話的頻率,也讓孩子明白想要什麼就必須自己表達出來,否則沒人會無條件的為他們服務的。

結語:

要想寶寶開口說話,父母要給孩子創造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自主開口說話,這樣不僅能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對孩子的大腦發育也有很大的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V5w_HUBdHeNs4oxMLS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