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熟知的孫悟空,是一大天產靈猴,他雖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可他的身世大有來頭。他的父親母親,肯定不是石頭,只能是某位大仙人不願意透露名姓,而對著石頭注入了一道精魂,從而產生了孫悟空。
可憐的孫悟空,自從石頭內蹦出,便跳上了一條尋找爹爹媽媽的道路。
但在西遊記原著中,並非以孫悟空尋找爹爹媽媽為主線,因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自己能找到爹爹媽媽,是人生一大快事!或說,也是必然的事情,但這終究只是自己個人的事情,俠之大者,為的是全西遊記的老百姓啊!
要想拯救西遊三界,那麼,他就得去學一門強大的技藝了。
所以,他跑去方寸山,找到菩提祖師並拜他為師,求來了法術。或說,孫悟空先前求來法術是為了個人利益,為了自己能永久地生存於三界內,無憂無慮,但最終,他卻是用這等高強法術,擊敗了三界大魔頭無天,使得三界和平安穩。
孫悟空學法術,僅僅用了三年,便將菩提祖師的大部分絕技都學走了,他是只聰明機警且又有悟性的猴子。三年時間,學來的法術已然能大鬧天宮了!像這樣的天才徒弟,菩提祖師當然愛不釋手了,可是,孫悟空為何要在眾位師兄弟面前變化成一棵松樹呢?菩提祖師見此,又為何當即將他貶下了方寸山?
古人對於字對於詞特別考究,更何況這是在精雕細琢了數年的小說當中出現的。
吳承恩這般設計,要孫悟空變化成一棵松樹,到底有何用意?
其實,松樹,在古時看來,是堅韌不拔的象徵,它的身姿挺拔,故而又象徵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同時,它可衍生為「勇往直前」。
這下,問題便得到了解決。孫悟空在門前,當著大伙兒的面,變化了一棵松樹,同時,高聲歡呼引來了菩提祖師,為的就是讓祖師知道,師父,您的好徒兒,在您的呵護之下,已經全然成長開了,能夠獨當一面了,既有堅韌不拔的品質,又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同時,還能勇往直前哩!往後的日子還長著,期望師父能放弟子下山,讓弟子親身歷練去吧!
菩提祖師是個聰明人。當初孫悟空來他這兒學法,為的就是求個長生不老之術,現如今,長生術學好了,筋斗雲,七十二變,大品天仙決也都熟練精通,是時候放他下山,親身歷練了;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在三星洞施展拳腳是無用的,外邊的世界還大著哩,且由著你去闖去混吧!
但菩提祖師也有自己的私心。他是個隱居高人,所以,知道孫悟空此行要去闖去混,斷然能混得個大的聲名,人的名氣要是大起來,緋聞就多了,到時,外界再將菩提祖師給扒出來,那該如何是好?所以,祖師放孫悟空下山(將他貶下山),為了確保孫悟空不將他的名字給透露出來,才放狠話:你若對外說出我的名字,我便將你的神魂貶入九幽之處。
吳承恩先生當年嘔心又瀝血才寫出來的著作,當中一字一詞,每個人名地名山名,都值得我們探究,孫悟空變化出來的松樹,致使他被貶下山,從而發生了大鬧天宮、取經路上的故事,如此之大事件,又怎不值得我們深析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QunnHQBd8y1i3sJDq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