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李元霸沒有手撕宇文成都,可他也錯殺了排名第六的伍天錫,按照紫陽真人的話來看,李元霸這輩子就不能殺手持鎏金鏜的人。但是現實赤裸裸地擺在了讀者的眼前,李元霸不僅殺死了宇文成都,而且伍天錫也喪命其手。所以,李元霸最後早死的結局似乎更像是一種必然。
李元霸的歷史原型人物名叫李玄霸,而我們在一些隋唐歷史背景的小說當中,或是改編而來的隱序當中所見到的李元霸,其實關於他的所有事跡在歷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至於李元霸的結局,人們傳播最為廣泛的就是「李元霸舉錘砸天,後遂被拋上天空的大錘迎面砸中而亡」。
但其實在不同版本之中,李元霸的死法也有所出入……
(一)李元霸的死法出入,版本不同死法亦不同
《說唐》中有關李元霸的死法和上述所述出入不大,正因為李元霸將使鎏金鏜的宇文成都和伍天錫所殺,故而才遭到天譴,遂被自己拋向天空的一把四百斤大錘,從空中墜下,正中李元霸臉上。
《興唐傳》中對於李元霸的死法描述不同往常,和《說唐》描述幾乎是「風馬牛不相及」。因為李元霸是討伐隋朝的先鋒大將,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不說,而且還手刃了天寶將軍宇文成都,一直帶領軍隊打到了潼關前。
因為李元霸勢不可擋,再加上李元霸殺了宇文成都,眼看著就要以雷霆之勢攻破潼關、直入長安,潼關守將無奈才請隋朝開國大將魚俱羅出馬。
當時的魚俱羅已經是「廉頗老矣」,但提起一把快刀,依舊是昔日戰場上那般威風凜凜。趁著李元霸不注意,使了一招揮刀技,便將李元霸斬首於馬下!
《瓦崗英雄》中的描述,和《說唐》的描述幾乎一致。同樣是在途中恰逢雷雨交加,結合李元霸從小受驚害怕打雷下雨的性格特點,故而當時的李元霸心中有些畏懼這轟轟雷聲。
只不過和之前不同的是,此時此刻的李元霸,已經儼然成為所向無敵的大將軍。可能也正是因為百戰百勝而導致的一種無所畏懼的心理吧!
看到陰雲密布、聽到刺耳雷聲,李元霸壯著膽子對天大喝:
「我的大錘,誰見誰怕,雷公,難道你就不怕嗎?」
開什麼玩笑?就算你李元霸心中有訴求,甚至是對雷公不滿,那你說也說了、忿也忿了,只管繼續行軍罷了。這倒還不算什麼,硬是要把自己的四百斤大錘拋擲天空,想以此來表達自己對雷公的忿忿不平。
恰巧漫天的雨點打在臉上,再加上當時陰雲密布下的黯淡環境,李元霸沒能及時睜開眼,自然也沒能及時躲避。
那個被他扔向天空的四百斤大錘,正好不偏不倚地落到了李元霸的臉上,據《瓦崗英雄》描述,應聲倒下的李元霸,頓時腦漿迸裂。
《說唐》中及時趕到發現李元霸已死的人是柴紹,《瓦崗英雄》中,發現李元霸已死的人是秦王李世民。
(二)究竟是人狂必死,還是政治忌諱?
連同我在內的多數讀者,其實總是會不約而同地把李元霸的「過早而亡」,歸結到人狂必死的因素上。這種觀點確實有些道理,可放眼於隋末唐初的這個特殊歷史背景之下,我們應當回歸到歷史背景之下,結合小說演義當中的描述,實打實地來分析一下——李元霸慘死的根本原因。
在影視劇《隋唐演義》中,曾有過李元霸在人生最後時刻的詳細描述。大家不妨仔細回憶回憶:當時李元霸、李元吉和李靖正在統帥大軍途中,突然恰逢陰雲密布、旱雷滾滾。如果這個時候李元霸繼續前行,而不去特地循聲的話,那也不會有之後被雷擊中而死的慘劇發生。
《隋唐英雄》中是這樣描述的,聽到旱雷作響,因為元霸從小就害怕打雷聲,所以當時的李元霸就很受怵了。突然看到旱雷擊中身旁的一棵大樹,那顆大樹便燃燒起來,李元霸打小因為受驚便智力下降,所以當時看到這一幕,李元霸是一種很懵的狀態,根本不知原因為何。
此時的李元霸便詢問三哥李元吉,問題就出在李元吉這裡,李元吉的回答很耐人尋味啊!他竟然以「旱雷這是在像李元霸發起挑戰」為由戲弄他,當時的李元霸可是百戰不殆的「永動機」啊,歷經數百次大大小小的戰鬥,從未敗下陣過,他又怎麼可能會容忍得了還有比他更強的人的存在。
於是乎!聽到此話的李元霸便氣不打一處來,他怎麼可能會允許這世間還有比他更強的事物存在,提起那雙八百斤大錘便意圖走上山頂。看到此情此景的李靖,便嘗試著嘗試著阻止李元霸,可惜李元霸當時的憤怒已經被激了起來,李靖的勸說絲毫無效。
眼看著李元霸站到山頂,舉起一雙大錘便對天怒吼,此時天空旱雷滾滾,而李元霸所處地勢偏高,再加之其舉起的金屬大錘,這下場便可以窺探而見了。我之所以會將這個場景原封不動的描述下來,在意的並不是李元霸最後的慘死結局,而是指使戲弄他的李元吉。
當時李唐政權中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太子李建成為首,另一派則是以秦王李世民為中心。看過隋唐系列的讀者都知道,李元霸從小到大都比較靠向二哥李世民,這是李建成、李元吉不想看到的一點。
恰逢當時李元霸被安排在李元吉手裡,而且初唐政權基本已經穩固,難纏的對手也已經被李元霸悉數幹掉,如果再留著李元霸,那豈不是又會讓李世民多層獲勝的籌碼?
除此之外,就算李元霸不偏向李世民,那他的存在,或多或少也會因為他的身份(唐高祖李淵的第四子)而觸犯政治忌諱。
亮郎說
綜上一番分析,我的觀點已經清晰可見,李元霸的死似乎已成必然。因為立足於當時的政治形勢和所處背景,李元霸真的已經面臨著「橫豎都是死」的現實境遇了。力大無窮、百戰不殆是他的優點,如果能夠加以利用、將其吸收為己所用的話,那李元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你只能看到李元霸的優點,同時也要看到李元霸身上固存的缺陷啊!李元霸是天下第一併不假,但李元霸的智力從小便有缺陷,瘋瘋癲癲的狀態會時而發生,且每次癲狂發生所產生的惡劣影響都是很難以預料到的。立足於這一觀點,不管對於李建成,還是對於李世民而言,待到初唐政權即將形成之時,李元霸的存在,或多或少都有些弊大於利了。
李元霸的英年早逝,多少都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因為李元霸為初唐貢獻了太大,不僅如此,更悲哀的是,李元霸臨死之前都不曾知道,因為三哥李元吉的一句故意戲弄,竟然導致了自己的生命終結。可於時代而言,李元霸生前手刃了太多鮮活的生命,對於那些死在他手下的人而言,似乎他的英年早逝又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