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8年,包拯任開封府府尹,整頓吏風,改革訴訟制度,彈劾權貴,「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當一個人的手中握有大量的錢財時,內心難免有所動盪。普通人都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手握財政大權的公司會計呢?當一個公司的財政狀況出現問題時,首當其衝的便是該公司的會計人員。然而1963年,工廠一名女出納帶著巨款失蹤,結果卻在21年後從水泥地里被挖出。1963年,我國正處於一個欣欣向榮的新環境。彼時我國剛從戰爭的悲痛中走出來,正在大跨步的向新發展邁進。工廠里的工人對未來充滿希望,每天早晨起來都帶著滿滿的幹勁沖向工廠。每個月發工資的時候,便是他們最快樂的日子。同年11月12日,河北張家口的一座工廠里聚集了大量的員工。
員工們在這裡東張西望,四處交談,仿佛非常期待下一刻。為什麼員工們都聚集在這裡呢?原來當天是員工發工資的日子,工資還沒有發到手裡,員工們都已經想好發工資後去做什麼了。員工在這裡,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發工資的人前來,不一會兒,人群中便起了質疑聲。有人懷疑,可能是會計人員李楊面對如此巨額的金錢,動了私心,攜款潛逃了。但也有的人說相信李楊的人品,認為李楊不會做出這種不負責任的事情。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相信李楊的人也漸漸動搖了。有人說他在銀行門口看到李楊與一個陌生的男子說說笑笑,交談的十分愉快。
工人們都認為是李楊帶走了這筆金錢,併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過上了富足的生活。然而在21年後,這場毫無頭緒的巨款追回案,竟然有了結果。誰也沒有想到,在張家口的一個施工場地里挖出的一具骸骨,竟然是失蹤21年的工廠會計李楊。根據法醫的死亡鑑定表明,李楊並非正常死亡,這也就說明了21年前的巨款失蹤案,並不是單純的攜款潛逃。
警方通過分析李楊身上的遺物,以及追尋施工場地的原主人後發現,原來21年前與李楊在銀行門口交談的男子名叫喬世覬。喬世覬的妻子開了一個賣衣服的小店,因為李楊經常到這買衣服,兩人很快就熟悉了起來。夫妻二人得知李楊是工廠的會計,每月的工資結算日,李楊都會攜帶大量的金錢。見此,夫妻二人動了歪心思,想將這筆巨額金錢據為己有。於是二人匆匆制定了計劃,喬世覬借店裡來了新衣服接近李楊。李楊一聽店裡來了新衣服,內心十分開心。二話不說就跟著喬世覬去到店裡,可李楊不知道的是,她這一去便踏入了無間。
我國講究依法治國,人們的言行都要遵循法律的規範,一旦超出法律的界定,必將受到法律的懲戒。萬不可報以僥倖,認為自己能夠逃脫法律之外。一旦缺乏對法律的敬畏之心,只會害人害己。
參考資料: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