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態度突變,返回法國後突然承諾「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2023-04-10     軍武觀察

原標題:馬克龍態度突變,返回法國後突然承諾「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據悉,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結束了訪華之行,回到了巴黎。外界認為馬克龍的這趟行程「收穫巨大」,尤其是其隨行代表團和中國方面達成的多項戰略合作協議以及航空界的大訂單確定,標誌著中法兩國商貿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法媒同時也提到,馬克龍的「國內環境」並不如同他的訪華一樣順利,因為就在上個周末國內各大城市仍有數十萬人發起示威行動抗議政府養老金改革,與此同時各界罷工也在同時開展,政府仍面臨巨大挑戰。

消息顯示,在7日前往廣州的途中馬克龍對於法國(或是歐洲)的現狀有一番「自省」,他當時表示歐洲現在「自身的戰略主導權和利益並未得到充分考量」,各國面臨一種普遍的風險,即深陷在他人的危機之中。對於這番話的解讀當時有人認為馬克龍只是想表達「歐洲深陷在俄烏衝突的危機之中」,所以發展遇到了問題;但也有人將其理解為「歐洲國家實際上是自陷於跟隨美國制裁帶來的風險中」,這呼應了他前文提到的制裁時非常盲目,也未自身利益出發。

9日,馬克龍在回國途中接受美國「政治新聞網」的採訪,並提出了一番新的理論。他表示歐洲當前所急需的正是「戰略自主權」,如果未來落實該選項,法國將走上成為第三個超級大國的道路。馬克龍稱若整個歐洲捲入中美對抗,或者說是台海問題上都不會符合自身利益,到那時將沒時間再考慮所謂的「自主權」,(歐洲)從此淪為附庸。他還表態「需要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尤其是美元治外法權的依賴,這是很有必要的。

這是馬克龍近年來罕見地如此直接「反對美國體系」,類似聲音在歐洲國家中也幾乎聽不到,證明他在訪華後的態度已經出現了很大改變。一些分析則認為馬克龍在中國看到了完全不同的發展局面,和平和穩定的環境能讓一個國家的經濟在短時間內得以崛起,且獨立自主的政策也非常重要。而法國現在的混亂,或者說歐洲經濟發展受阻的一大原因在於跟隨美元體系「無休止製造對抗」,很顯然只有實現戰略自主和擺脫這種美元經濟捆綁政策的框架,歐洲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發展,這也是馬克龍所說的減少依賴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還有,另外有觀點則認為馬克龍有類似的想法容易,執行起來卻非常困難。二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和各種復甦項目已經在經濟上牢牢控制了歐洲,加上將歐洲各國軍隊引入美國主導下的北約體系,他們當前想實現完全的戰略自主非常困難,所以法國未來能做多少事情仍難以確定。對此有評論稱:「很有可能的就是馬克龍回國後不久又換了一種說法,繼續和美國靠近並重複那句『應對中國的威脅』的言論,畢竟想拿到所謂的戰略自主權是艱難且漫長的過程,美方也不會讓歐洲輕易脫離美元體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2b45ab4bfe68abe9b2629a887b54d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