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是如何對待日軍戰俘?凍僵了塞進爐子裡,日軍:女護士是噩夢

2023-02-12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蘇軍是如何對待日軍戰俘?凍僵了塞進爐子裡,日軍:女護士是噩夢

在世人的眼中日本人是一個非常奇特的民族,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他們竟然敢以一國之力挑戰幾乎整個世界,儘管他們輸掉了戰爭,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他們似乎並沒有吸取教訓,軍國主義的血液似乎仍在他們的體內流淌。

對於那段殘酷而屈辱的歷史,日本人竟然能夠選擇性地進行記憶和遺忘,他們能牢牢記住明治維新,甲午海戰,日俄戰爭,以及太平洋戰爭中,日軍重創珍珠港的光榮戰績。

他們卻能夠忘記自己的國家曾經是侵略者,忘記了給亞洲乃至世界人民帶來的災難,忘記了自己先輩所犯下的累累罪行。

除了有選擇地記住榮耀忘記罪行之外,還有一段令日本人心驚膽戰的痛苦回憶,是他們所不願意提起的。只不過,這種回憶並不是想忘就能忘的,它就像夢魘,時不時地就會把罪惡的日本人從睡夢中驚醒。

這段可怕的歷史,就是日本關東軍在西伯利亞荒原上所經歷的,地獄般的戰俘生活。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突然向日本關東軍發起全面進攻,駐守在邊境地區,號稱關東軍精銳的日軍部隊,早就察覺到了蘇聯紅軍的動向,早就做好了充分準備,隨即向蘇軍發起反擊。

當關東軍與蘇軍開始接觸時,他們驚訝地發現,此時的蘇聯軍隊早已不是他們印象中的沙俄,早已不是抱著步槍衝鋒的俄國老爺兵了,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鋼鐵洪流。

號稱日軍最精銳部隊的關東軍,在蘇軍強大的機械化部隊面前,瞬間土崩瓦解,連招架之功都沒有。

蘇軍提前得到了關東軍詳細的兵力部署圖和複雜的地下要塞防禦圖,士氣正旺,兵鋒正盛的蘇軍,很快就以摧枯拉朽之勢將關東軍徹底擊潰。日軍被鋼鐵洪流打蒙了,還沒反應過來怎麼回事,就被俘虜了。

僅僅一個多星期,關東軍就全部潰敗,被迫投降了。這番騷操作,對於心高氣傲的關東軍來說,屬實難以接受,無法理解。在黑洞洞的槍口面前,他們除了接受現實,別無選擇。

接下來,蘇聯人又面臨一個巨大的難題,攻克東北之後,蘇軍一下子俘虜了近70餘萬關東軍,此外,還有大批的日本移民以及軍屬。這樣龐大的數目,人吃馬喂的,需要不少物資。如何妥善處理這些人,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

蘇聯人的思路非常簡單粗暴,無論怎麼處理,總之不能讓這些人白白浪費糧食,必須讓他們幹活,為蘇聯創造價值。同時,也要讓這些侵略者付出代價,他們犯下的罪行就讓他們自己親自來贖!

很快,蘇聯最高層就做出了決定,將大部分男性精壯戰俘運往西伯利亞投入蘇聯的戰後重建之中;將部分女兵和身體情況不好的戰俘留在東北農場做苦役;剩下那些半死不活的老弱病殘,直接送回日本。

就這樣,大部分日軍精壯戰俘,被運往了遙遠的西伯利亞。

為何非要把這些戰俘運送到西伯利亞呢?因為此時的蘇聯太缺乏男性勞動力了。二戰期間,德軍攻入蘇聯境內,給蘇軍造成很大傷亡,大部分都是精壯的男人。而在後期,蘇軍攻入柏林後,也損失不少人。因此,在戰後重建工作上,蘇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戰俘自然就有了用武之地。

然而,並不是所有日軍戰俘都有「命」去西伯利亞的,蘇軍首先對他們進行了甄別,凡是犯有嚴重戰爭罪行的,會立刻轉移審批,甚至會被迅速槍斃。剩下的幾十萬人要去西伯利亞當苦力。

為了防止這些人拚死「抵抗」,蘇軍騙他們說,戰爭結束,要用火車送他們回家。

不明就裡的日軍,一開始還興高采烈,要回家了,都很高興。然而,當他們坐上列車後,看著窗外越來越荒涼的景色,頓時感到形勢不對。

從1945年秋季開始,大量的日軍戰俘被塞進火車,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被送往蘇聯境內的各個戰俘營,這些戰俘營主要分布在廣袤而荒涼的西伯利亞平原上,冬季十分寒冷。

不得不承認的是日軍雖然混蛋,但確實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儘管他們成為了戰俘,在早期,他們依舊能夠保持整潔的軍容軍貌,始終以整齊的隊形按照蘇軍的要求履行各種程序。

後來,在得知自己將被送往蘇聯境內的戰俘營之後,日軍官兵也沒有過多反抗,他們知道,反抗是沒有用的。

就這樣,他們收拾好自己的著裝,背上自己厚重的行囊,從容不迫地走上了火車。他們身上背著私人的物品,這些東西都是他們多年來在中國積攢下的財富,還有從家鄉帶來的紀念品。

火車開動之後,戰俘們表現得依然很平靜,他們憧憬著儘快在戰俘營服完勞役,然後回到日本與家人團聚。

但當火車停靠蘇聯境內第一個站點時,眼前的場景讓他們有些目瞪口呆,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火車站台上,擠滿了蘇聯人,裡面有老人、孩子、男人、女人,他們還手持棍棒、農具。難道是來歡迎日本戰俘的?好像,他們沒有理由來歡迎日軍戰俘。

不等火車完全停下,站台上的蘇聯人就沖了上來,他們毫不客氣地對著車上的日本戰俘進行毆打、辱罵,同時搶劫他們的隨身財物。

在這些關東軍的印象里,從來都是日軍搶掠別人,可現在他們竟然遇上了從來沒有見過的「劫匪」,老百姓來搶劫日本精銳部隊。

蘇聯人飽受戰爭的折磨,那時候,他們已經被戰爭壓榨得什麼都沒有了,飢腸轆轆,家徒四壁。既然日本人是戰爭的始作俑者,那麼就無需客氣了,報仇的時候到了,這些都是老百姓的戰利品。

軍人沒有了武器和老百姓沒有太大的差別,車上的蘇聯憲兵負責維持秩序,任務很簡單,嚴禁日本人還手,打死了就扔出去,沒什麼道理可講。

短短兩個多小時,曾經是日本陸軍的驕傲,大名鼎鼎的關東軍,遭受了平生第一次洗劫。不難想像,當時場面極為壯觀,日本人哪裡受過這種屈辱。

不過,讓日本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大量的日軍戰俘被運往蘇聯境內的各個戰俘營,最遠的竟然被發配到了哈薩克、烏茲別克境內。

幾乎每到一站,他們都會遭到洗劫,儘管經過兩三站之後,他們身上已經所剩無幾,但是憤怒的蘇聯人還是不放過他們,搶不到東西,就拿他們出氣。一路上,有不少日本戰俘被打死。

運送戰俘是個漫長的過程,畢竟數量太多了,有很多戰俘是在1945年到1946年的冬天被運到蘇聯的。

東北的冬天長達半年,極其寒冷,蘇聯的冬天更加漫長,更加寒冷。關東軍戰敗時,還是夏天,他們身上還穿著單衣。

蘇聯人押解他們上車時,並沒有從庫房裡領出棉衣配發給他們。那些東西,早就分給了中國軍隊和老百姓,日本人的衣服尺寸太小,蘇聯人穿不上。

這時候被塞進火車的戰俘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是「嚴寒」,和嚴寒比起來,搶劫和毆打,簡直就是小兒科。

曾有倖存戰俘回憶,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一條通向地獄的不歸路。戰俘是什麼,在蘇聯人眼裡戰俘根本就不是人,而是牲畜,甚至連牲畜都不如。

火車裡沒有取暖的火爐,蘇聯人給他們的是發霉食物,儘管如此,這些食物也已經凍成了冰疙瘩,根本咬不動。

嚴寒導致大量日軍戰俘生病,他們也不會得到救治,體質好的能夠撐到終點站,體質不好的,就會被扔下火車。那個時候,鐵路兩旁時常可以看到跟隨火車奔跑的狼群和黑熊,它們在等待從車上扔下的屍體。

終於熬到戰俘營,日本戰俘以為可以告別痛苦的旅程了,但是他們錯了,這裡才是地獄,才是痛苦開始的地方。

蘇聯幾乎沒有為戰俘準備生存所需的東西,只有最為基本的食物配給,他們要保證戰俘不被餓死,這樣才能繼續幹活。

日本人抵達戰俘之後,需要自己伐木建造簡陋的監舍,蘇聯人安排他們伐木、修路、挖礦等最為繁重的體力勞動,幾乎每天都有人受傷甚至是因體力透支而累死。

在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里,日軍戰俘穿著單衣幹活,甚至有人全裸幹活。如有人病倒、凍僵之後,蘇軍對待他們只有兩個處理方法。一是直接丟進火爐里當柴禾燒,二是等到戰俘凍僵之後,再塞進火爐里。

日軍戰俘忍著寒冷和飢餓幹活,一旦完不成任務,輕則遭受毒打,重則直接槍斃,或者乾脆塞進火爐里供取暖用。

除此之外,蘇聯憲兵還想盡辦法折磨日本戰俘,有些懲罰,我們現在聽了都不寒而慄。

俗話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戰鬥民族對敵人從來都不手軟的,更何況日軍還曾戰勝過俄軍,這次日軍戰敗後,新仇舊恨一起報。

日俄之間曾經發生過戰爭,幅員遼闊的沙皇俄國竟然輸給了僅有彈丸之地的日本,這在俄羅斯人看來是奇恥大辱,況且從那以後的數十年,日本人還屢屢提及此事,就是為了刺激、羞辱俄羅斯人。

現在,報仇的機會來了,戰俘受到打罵是家常便飯,每天在開始工作之前,他們還被強制要求用日語大聲呼喊口號。

說是口號,不過是蘇聯人撰寫的,侮辱日本,侮辱天皇的悔過書而已。他們知道日本人非常重視榮譽,非常忠心,他們想看看在皮鞭和死亡面前,日本人尊嚴到底值幾個錢。

後世有人認為,日本人尤其是那些倖存下來的日本老兵,之所以不願意提及在西伯利亞戰俘營的經歷,除了極為悲慘的遭遇,更重要的是在那裡受到了極大的羞辱。這種心理層面上的打擊,比肉體摧殘還要嚴重,影響要深遠得多。

日本人也不是沒有想過反抗,但是他們怎麼能和荷槍實彈的蘇聯憲兵相對抗呢?在不間斷的羞辱和折磨下,這群人逐漸意志萎靡,失去了反抗的心思,活下去成了唯一的信念。

事實上,日本戰俘在蘇聯飽受虐待並不是什麼秘密,當時的國際媒體就曾經報道過。但是,日本是戰敗國,並且在戰爭中犯下過累累的罪行,當日本抗議蘇聯不人道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會反問,你們在戰爭中屠殺平民時有沒有想過「人道」二字。

日本戰俘不值得同情,這是當時的一個共識,因此蘇聯並沒有按照約定及時將戰俘遣返回國。

日本國內一直在想辦法營救這些戰俘,但是蘇聯就是不鬆口,當在其他國家的日軍戰俘紛紛被遣送回國內後,迫於壓力,蘇聯只能先答應遣返身體不好的戰俘。

但是,如何定義身體不好?這些權力就交給蘇聯的女護士了。一開始,日軍戰俘很開心,他們評估自己的身體情況,認為,他們很快都能回家了。然而,蘇聯女護士並不按套路出牌,雖然每年都要對他們進行多次體檢,但只是表面形式,用來堵住悠悠之口。

這些人當然不可能回國。所以護士們只是捏一下戰俘的腿,肌肉多的就繼續干累活,肌肉少的就去輕鬆點的地方工作,能回國的戰俘寥寥無幾。

身體好不好,全憑女護士一句話,女護士只是看一下,或者捏一下腿,就決定了很多人的命運,要麼乾重活,要麼干輕活,符合回國條件的寥寥無幾。就這樣,很多帶病勞動的戰俘被活活累死了。

所以,一提起蘇聯女護士,日軍戰俘就如噩夢般一樣。這些女護士掌握著戰俘的生死,有些戰俘本來還有生的希望,頃刻間,就被蘇軍女護士掐滅了。

後來,迫於國際壓力,史達林才像擠牙膏一般,分批將日本戰俘遣返回國,這個過程持續了十年。

當蘇聯人宣布所有的日本戰俘遣返完畢之後,日本政府表示根據資料,至少還有十餘萬日軍戰俘沒有回國,甚至沒有他們的遺體和骨灰。對於日本人的疑問,蘇聯人只是簡單地表示,沒有了,一個都沒有了,不需要查。

在蘇聯面前,日本人也無可奈何。

據後世資料記載,日軍戰俘除了病死、累死和凍死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被蘇聯人主動處死的。

例如,在蘇聯進行第一次原子彈爆炸工程中,就徵調了大量的日本戰俘,他們幾乎參與了整個原子彈試驗工程。但在工程結束之後,蘇軍為了保密,直接下令將知曉此事的日本戰俘全部處死,一個不留。

這些倖存的日本戰俘在回國之後,也沒有得到善終,日本政府甚至日本國民都非常鄙視他們,不僅因為他們曾經辱罵自己的國家、民族和天皇,還認為戰敗被俘沒有選擇切腹自儘是懦夫的表現,是日本的恥辱。

這些人也沒有得到政府的撫恤和照顧,很多人在孤獨與痛苦中死去!

儘管日本戰俘受到了非人的虐待,但是比起他們在亞洲各國尤其是中國所犯下的罪行,根本不值一提,也不值得同情!

想想日軍在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想想南京那30萬英靈,想想旅順大屠殺,想想731部隊,在我國的所作所為,日軍戰俘就是咎由自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15b5d316bd83e7f3df4b7ba6bc6a0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