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種買了就後悔的白茶白牡丹餅,能避就避,別再花冤枉錢了

2023-07-24     小陳茶事

原標題:4種買了就後悔的白茶白牡丹餅,能避就避,別再花冤枉錢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位外地茶友收到今年的白牡丹餅後,興沖沖試茶。

當晚喝完茶,立即寫了一段文字反饋。

大意是,覺得白牡丹餅還是散茶好,壓餅之後花香沒那麼足……

白牡丹壓餅之後,花香就變淡?

這不應該啊,聞言,從今年的《冰肌(准特級白牡丹餅)》樣品撬了5克干茶,放進蓋碗內。

燒沸一壺純凈水,沸水試茶,再一次細細地感受。

聞香時,這塊白牡丹餅,花香清雅,帶有幾分植物烘過的焦香,湯水香滑,標誌性的冰沁湯感鮮明。

啜一口湯,漿感微漾,細滑香潤。

這茶,還是很香啊。

不過,想起那位茶友反饋的細節,跟今年同批散茶相比,只是花香沒那麼濃郁,湯感反而略醇一些。

於是就釋然了,因為這塊餅,壓餅還沒超過三個月。

單喝這塊餅茶,由於原料品質不俗,花香依舊是很清雅的。

但比起同批的散茶,一山還有一山高,自然稍遜一分。

夏天喝一餅香潤細滑、湯水沁潤的高山白牡丹餅,是很舒服的事。

白茶圈子裡,白牡丹的受眾群體很多,不論散的、餅的都有不少茶客愛喝。

但聊到買茶背後的故事,多些細緻小心,總是沒錯的。

買白茶白牡丹餅,這4點細節要是不仔細比對,還真的很容易踩坑。

《2》

一、香氣寡淡的白牡丹餅別買。

新茶階段的牡丹散茶,稱一句「茶中花仙」也不為過。

因為它的花香實在太清雅、太層次多變了。

苦楝花、洋槐花、梔子花、茉莉花、水石榕、玉蘭、小蒼蘭等多重清芬,能組成一曲多重奏。

蓋碗沖泡時,能做到每一衝的蓋香層次,都有變化。

將散茶壓成茶餅後,白牡丹的香氣優勢不會憑空消失。

頂多是特色發生改變罷了。

散茶牡丹,花香灩灩,清新靈動。

壓成餅後,茶香更熟,花香里透出炒堅果的香氣,這是蒸壓之後,再次烘乾,讓白牡丹餅獲得的茶香成長。

當你在買白牡丹餅時,不妨多聞幾次香。

聞干茶,聞蓋香,聞葉底,找機會多聞幾遍,一旦有茶香寡淡,香氣轉淡的跡象。

說明品質水準不高,不要也罷。

《3》

二、警惕「大葉」白牡丹餅。

拿到一餅新茶時,拆開外包裝後,當務之急是快速篩選整餅茶的用料。

等級太低的餅,沒有高級感。

等級不符合一芽一葉、一芽二葉白牡丹的硬性要求,含有大量老葉、粗糙茶梗的茶餅,這已經是涉及商業欺詐。

因為,這樣的粗老原料,根本沒資格算作白牡丹。

當大家將白牡丹買入手時,可從餅面原料淺做外觀分辨。

高山白牡丹的茶芽不能瘦小,芽頭要豐滿,肥壯,捏起來不癟。

芽頭表面外加嫩葉背面,茶毫呈現出密集的毛茸茸狀態。

葉片是嫩小的、嫩窄的,形狀接近柳樹葉,不能出現大餅臉那樣的粗糙大葉。

芽葉細嫩的原料能將很多一眼假的問題、劣質白牡丹餅,排除在外。

哪怕是普通等級的二級、三級白牡丹,它們的整體用料依舊是兩葉一芽。

但凡看到一餅芽頭數量零星分布,可忽略不計,剩餘下大量粗糙梗葉的白牡丹餅,及時淘汰出局為好。

《4》

三、壓餅太緊,內芯發黑的白牡丹餅慎買。

白茶壓餅看似簡單,但背後也有不少技術含量。

一餅好的白牡丹餅,壓餅要鬆緊適度,儘量保留好茶的養分風味。

如果壓餅時,一時疏忽,沒有靈活調整參數。

壓餅定型下壓期間,溫度高了,時間太長了,加壓力度太重。

到最後,壓出來的茶餅,受傷嚴重。

以至於,拿到成品實物後,整餅茶硬邦邦的。

用茶刀撬茶時,非常費勁。

甚至讓人產生懷疑,自己在撬的根本不是茶,而是一塊油鹽不進的硬石頭。

好不容易費勁撬下來的茶,也基本是碎屑。

由於內在風味嚴重受損,整餅茶除了過分緊結外,茶餅顏色看著也很奇怪。

單看茶餅表面,比同年份的白牡丹餅,顏色加深好幾個色號。

翻開一看,餅窩那裡由於受力最重,葉綠素基本消耗殆盡,最終烘乾出來的茶餅窩,顏色發黑。

更有甚者,那些受了「內傷」的工藝問題餅,單看表面,情況尚好。

但撬開之後,才發現問題所在。

茶餅內層,炭黑明顯,有一團污黑狀的痕跡。

對於這樣的情況,很明顯是工藝嚴重敗筆。

按圈內行話來看,這屬於「燒心」。

當你看到這樣的白牡丹餅時,可千萬別覺得,這是因為年份存久了,才會出現這種暗沉黯淡的局面。

論本質,不過是一餅工藝虧損茶。

《5》

四、鮮爽感消失的白牡丹別買。

喝白茶,白牡丹的人緣很廣。

因為白牡丹在許多方面,占了中庸優勢。

價格上,對比白毫銀針,明顯親民許多。

喝茶時,如果擔心喝不懂高山銀針的鮮爽淳和,選花香盈盈,又鮮又香的白牡丹,喝上一杯立馬能打動人心。

外觀上,覺得壽眉梗葉外形不討喜,細嫩度不足的話,在茶桌上拿出高等級的白牡丹待客,也能主賓盡歡。

喝白茶,很多茶友喝慣了散茶狀態的白牡丹後,已經習慣了那股清新、簡素、鮮香、清新清雅的滋味。

喝三年內的新茶,在沒經歷長時間歲月沉澱前,高山白牡丹擁有清、淳、鮮、香達到頂峰的好狀態,喝下幾杯,口腔內立馬能透出爽口鮮香。

陳化多年後,白牡丹散茶能逐漸轉變出沉穩的藥香、陳香,花香轉幽,茶味更醇,回甘持久,湯水綿柔有勁。

這時,問題來了。

所有人對自己沒有接觸過的陌生新領域,總是持幾分警惕心。

很多沒有喝過白牡丹餅的新茶友,會從心底好奇,散茶壓餅之後會不會破壞白茶的鮮爽感?

對這點,大可放寬心。

因為壓餅之後,白牡丹餅的茶味雖然沒有散茶那麼清冽鮮明,但溫和、爽口、鮮香本色不減。

高山原料的高等級白牡丹,在壓餅技術到位的情況下,茶湯還能喝出冰沁、沁潤、沁喉的風味。

連喝三杯,好不快哉。

經過蒸壓處理後,白牡丹散茶的部分茶味物質,順著破裂的葉片流出,附著在表面,經過烘乾後固定下來。

沸水沖泡後,快速溶入其中,形成一杯又鮮、又甘潤、又柔和的香湯。

可以這麼說,只要品質沒問題,白牡丹餅的鮮爽感不會憑空消失。

《6》

身邊有茶友反饋過,他在直播間買過一餅看著很漂亮的白牡丹。

是新茶,芽頭也很明顯,原料很嫩,葉片很綠。

拍了下來後,發現茶湯味道很怪,有青草味。

香氣、滋味都很一般,不好喝。

這到底是為什麼?為什麼外形看著這麼漂亮的餅,喝著卻這麼糟?

背後有很多可能性。

原料采自小樹茶、平地茶,品質很糟。

制茶時,更是沒走常規流程,茶青鮮葉剛採下來就快烘處理,急忙壓餅……

才導致茶味薄,香氣淡,聞起來有生青草味的問題,喝不出半點鮮爽清甜淳和。

這樣偽裝得很深的茶餅,再次驗證了那句話,知人知面不知心。

買茶要想不踩坑,只看外形並不夠。

香氣好+茶味好+回味好,符合「三好要求」,才是一餅有性價比的優質白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60d83a444a4fc6b3d046774c3f40a10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