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歷史上最為人熟悉的一個朝代,在後世的說法中,有「唐宋元明清」之說,這些朝代都是大一統王朝。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很罕見,一位皇帝在位期間,最大的目標就是大一統和創造盛世。唐朝時期,既是大一統,又創造了很多盛世。
單單從唐初開始,就出現了貞觀之治,也就是千古一帝唐太宗創造的。眾所周知的是,人們都知道唐朝非常強大,那麼問題來了,唐朝到底有多強大呢?這恐怕就是鮮為人知的了。盛唐時期的強大恐怕不是我們能夠想像的。
根據《資治通鑑》中記載,可以看出唐朝有多麼強大。對此《資治通鑑》中記載了「貞觀七年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園,戊午還宮。從上皇置酒故漢未央宮。上皇命突厥頡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蠻酋長馮智戴詠詩。」這句話看起來沒什麼。
這樣的記載翻譯過來的意思就可以讓人大吃一驚。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太上皇命令突厥頡利可汗跳舞,又命令南蠻酋長馮智戴念了一首唐詩。當時的唐朝首都是長安城,無論是在亞洲還是在世界上來說,長安城的繁華都是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
唐朝時期的世界格局中,即使是歐洲的一些帝國,也不是唐朝的對手。要說能夠與唐朝相匹敵的,恐怕只有阿拉伯帝國,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過一次大的戰爭,這就是怛羅斯之戰。這場戰爭唐朝失敗,但是這場戰爭阿拉伯帝國以慘勝勝出。
要知道,當時的唐軍是遠征,不是在唐朝的本土進行戰爭的。阿拉伯帝國是在本土進行戰爭,這對阿拉伯帝國的考驗就不大了。整個怛羅斯之戰中,唐朝都屬於遠征,負責怛羅斯之戰的,就是大將高仙芝。從兵力上來說,雙方存在很大的差距。
阿拉伯帝國的出軍人數在三十萬人,可是唐朝的遠征軍僅僅2.4萬人。對於戰爭的傷亡,有兩種說法,就是唐朝傷亡八千,阿拉伯方面傷亡三萬,另一種說法就是唐軍傷亡一萬五千人,阿拉伯方面傷亡七萬。通過這樣的傷亡來看,阿拉伯帝國絲毫沒有占到便宜。
唐朝的禮部尚書虞世南手寫了一份碑文,內容是:「西去安西九千九百里」。這樣的碑文有什麼不同嗎?大概一看肯定是看不出什麼不同的,但是要知道,九千九百里可不是一個小數目。以長安為中心,向地圖的西面畫去。
以長安城為中心,向西面畫九千九百里,這到了哪裡呢?從長安到大唐西疆不過九千九百里,西疆是現如今的伊朗境內。這裡都歸唐朝管轄。公元661年唐朝在波斯疾陵城(今天伊朗扎博勒)設立波斯都督府,任命波斯王子。
也就是說,當時的西域是歸唐朝管理的,同時唐朝在西域任命官員,更為重要的是,唐朝在西域還有駐軍。唐朝在西域設置都護府,這代表了唐朝消滅了東突厥、西突厥,、吐谷渾、吐蕃、吐火羅等等。唐朝連突厥這樣的強敵都給滅亡了。
《資治通鑑》記載「是時,天下聲教所被之州三百三十一,羈縻之州八百。」這樣的記載說明了唐朝有331個州(縣)以及80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大唐著名詩人王維有一首詩《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最能體現大唐盛世。
詩的內容是: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單單從後兩句說,就是早朝過後中書省的官員退到鳳凰池上,用五色彩紙起草皇上的詔書。由此說來,唐朝還是很強大的,同時更是非常富有的。從起草的詔書來說就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安史之亂後,唐朝的盛世局面就發生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