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4A級景區的金沙灣酒莊:在山河交匯處釀一瓶好酒

2023-12-16     東麓觀察

原標題:藏在4A級景區的金沙灣酒莊:在山河交匯處釀一瓶好酒

在寧夏青銅峽流傳著這樣一名俗語:天下黃河富寧夏,寧夏最富青銅峽。它經常出現在官方的文件和宣傳媒體中,從中也道出了黃河對青銅峽的偏愛。

且看那浩浩蕩蕩的黃河水自西向東飛奔而來,經過一個S形大彎後,水流突然折向北流,就進入青銅峽大峽谷。在峽谷入口處西側的山體,被一片金光閃閃的黃沙覆蓋,「金沙灣」由此而得名。金沙灣酒莊就坐落於此。

酒莊藏在4A景區內

12月初的一天,小編驅車專程去金沙灣酒莊探訪,酒莊負責人王欣元熱情接待了小編一行到訪。

金沙灣酒莊建於2012年,位於青銅峽水庫上游,藏於國家4A景區黃河壇內,背靠賀蘭山山脈,與牛首山隔河相望。

在金沙灣這片風水寶里,建有4A景區黃河壇,創造性地採用青銅鑄造,以表達華夏民族飲水思源、感恩戴德、崇敬吟頌黃河母親。在建築上按「三區、五牌樓、三大道、三大殿、一廣場、一壇、一院」進行設計布局:三區為「思恩區、禮恩區、感恩區」,五牌樓為「中華黃河壇大牌樓、思恩牌樓、禮恩牌樓、感恩牌樓、文淵牌樓」,三大道為「碑林大道、農耕大道、文華大道」,三大殿為「中華人文始祖殿、慈孝懿範殿、百家姓祠堂」,一廣場為黃河廣場,一壇為中華黃河壇,一院為黃河文化研究院。站在黃河聖壇的位置向下望去,眼前的黃河及灘地正好形成一個太極八卦圖。

王欣元介紹,金沙灣酒莊充分依託中華黃河壇的五千年農耕文化和旅遊資源,融採摘、釀造、體驗、品鑑、文化展示等為一體,賦予酒酒莊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蘊。站在葡萄園裡,遠遠望去,猶如一條巨龍盤踞於此。酒莊上方二樓是一個橢圓形觀景台,整個黃河S灣、金沙灣、葡萄園景色凈收眼底。酒莊建築總面積3800㎡。其中地下釀造車間1300㎡,地下貯藏酒窖1200㎡。職工宿舍400㎡。地上標誌性建築區900㎡,是辦公、會議、產品品鑑展示區。酒莊還建有地下橡木桶陳釀和會員酒儲藏酒窖及葡萄酒文化宣傳展示區。

酒莊logo呈現了地理特徵

酒莊負責人王欣元和酒莊營銷宣傳負責人王京京陪同小編參觀了酒莊的主體建築。金沙灣酒莊建在海拔1168米的斜坡之上。「在酒莊選址時,遵循自然重力的原則,主體建築依山而建,同景色渾然一體。」王欣元介紹。二樓有一個非常寬闊的落地窗觀景台,向外遠眺是壯闊的黃河S形河灣,整個金沙灣景色盡收眼底,近處是特色釀酒葡萄種植園。而中間區域,酒莊正門則是功能區,採摘、除梗、破碎都在這裡進行,釀造車間及酒窖位於下層建築,自然恆溫恆濕。

葡萄園分布在牛首山和黃河接壤的緩坡上,採用登高式緩坡種植。一行行葡萄樹沿著緩緩的山體層層排布,綿延而下。通風透光,品質優良,這是人工栽培與自然之力的完美融合。酒莊利用生態無害化技術種植赤霞珠、梅鹿輒、北紅、北玫、霞多麗等國內外優良的葡萄品種,規劃種植區域800畝,已種植500多畝。

而那S形的河灣,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酒莊的主打酒款「智川」「博山」的專屬酒標。酒莊logo為金色S形河流,用最簡單的線條,最直接地將酒莊的地理特徵表現出來。

「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金沙灣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和合」的思想。

游葡園可欣賞到黃河奇觀「牛首佛光」

站在金沙灣西側的山坡向東眺望,牛首山隔河屹立,主峰小西天(文華峰)和大西天(武英峰)南北聳峙,宛若牛首,這也是牛首山一名的來歷。

牛首山是佛家聖地,留下許多帶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在東西兩岸的正河和汊河中,會出現一條幾十米寬的金黃色光帶,如同黃河上架起了一座金橋,熠熠生輝,有時還反射出強烈的金光,把牛首山西麓十多平方千米的山體照得異常明亮。有時候,會在河水中出現正品字形或倒品字形的三個太陽影的映象,如金盤入水。就連一旁的金沙灣,在下午時刻,也會被佛光籠照,金燦燦一片,如同神話傳說中的愛意滿滿的伊甸園。據說1985年6月,一個日本考察組在青銅峽水庫區考察黃河時,在山上等候了一周時間,拍攝到了品字形的太陽景象照片,還贈送中寧縣宣傳部一張。

金沙灣是個很有靈氣的酒莊,靈氣在於牛首山和黃河水,在於天地之間,在於佛光輝映,更重要的則是釀酒人的那一份赤誠的心,在靈山秀水之間做一瓶寧夏風味好酒的情懷。「金沙灣酒莊,有佛光護佑,是塊風水寶地,所以能生產出一瓶代表寧夏風土的美酒佳釀。」

適時採收,重力法入灌

王欣元介紹說,金沙灣酒莊在釀造葡萄酒過程中,遵循和諧平衡自然的理念,採用手工粒選和重力方法入灌的前處理方式,滿足高品質紅酒的釀造。

酒莊會根據地形和品種,調整葡萄藤的培型。一般在採收前一月,酒莊的釀酒師就開始對葡萄的成熟度進行檢測,經過理化檢測、口感品嘗等一系列措施,保證優質葡萄酒原料的適時採收。同時金沙灣酒莊的釀酒葡萄在經過穗選、自動粒選、手工粒選、破碎等多個工藝之後,才能進入葡萄酒生產的下一個環節。前處理過程中經過過層層把關,把最優的原料入罐發酵。

除了傳統的橢圓桶,酒莊還會選用方形橡木桶。「酒莊在發酵過程中,採用不同類型的發酵罐。在陳釀的時候,選用不同的橡木桶。」王欣元逐一介紹。

如果說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液體,那麼發酵就是孕育生命的關鍵。經過釀酒師的精心釀造,在浸漬、酒精發酵、苹乳發酵等一系列的工藝之後後,一杯有生命的美酒剛剛誕生。

酒莊現有葡萄酒品牌七個,分別是金沙灣博山、智川、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金沙灣小桃紅、青春歲月干紅葡萄酒,先後在英國品醇客、德國柏林葡萄酒大賽、中國葡萄酒質量挑戰賽、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中獲得金獎10個,銀獎8個,銅獎12個。在銷售上,南方市場在廣州、福建、上海等地表現尤為強勁,業績亮眼。

不用冬藏埋土的葡萄品種——北玫和北紅

通過落地窗看向遠處葡萄園,小編髮現,還有一片葡萄藤沒有掩埋。這個時候,寧夏賀蘭山東麓的葡萄園大多通過「冬藏埋土」已進入了「冬眠」狀態。面對小編的疑問,王京京回答說:「那片種植的是北玫和北紅兩個品種,這種品種耐寒,酒莊在葡萄樹齡達到3年之後,便不再進行冬季埋土。」

據王京京介紹,北玫、北紅作為原產於東北的山葡萄品種,是母本玫瑰香和父本山葡萄雜交而成,這是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培育的品種。都具有中國野生山葡萄的基因,成熟較晚,有很強的抗寒抗旱抗病特性,在中國大部分葡萄酒產區冬季免埋土,生長季不用噴藥,病害少,品種稀少珍貴,果實含糖量高,釀酒品質獨特。2011年,開始在寧夏賀蘭山產區少量種植。

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寧夏相關葡萄栽培專家致力於培育適合賀蘭山東麓自然環境的優質葡萄。培育的方向主要是兩個:一是要抗凍;二是要優質。

營銷負責人王京京告訴小編,金沙灣酒莊引進北枚和北紅種植後,將50%北玫+50%北紅進行混釀,生產出了金沙灣朱雀雙紅葡萄酒,此款酒體呈漂亮的紫羅蘭色。果香充沛,具有玫瑰香、紫羅蘭花香以及藍莓等香氣。「這是酒莊唯一一款半甜型葡萄酒,入口酸甜平衡,給人浪漫悠長的體驗,深受女性朋友喜愛。」王京京說。

此款品種,可以有效地降低酒莊冬季埋土防寒的經濟成本,而其釀造出來酒款具有獨特的本土個性,顏色艷麗,具有非常高識別度的果香,順滑協調的酒體,讓人印象深刻,樂享其中。

以釀酒葡萄為例,小編簡單算了一下「經濟帳」:在法國,一畝地的管理成本約1300-2000元人民幣。而在我國寧夏部分地區,1畝地的管理成本一年超過1500-2200元人民幣。在管理成本中,葡萄藤「冬藏埋土、春季展藤」挖出的成本,占整個管理成本的近60%。所以,金沙灣的探索創新之舉,對賀蘭山東麓其他酒莊很有借鑑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b5970031d3dae57ca65997ca792c8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