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中學對話:人大附中和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相比,誰更勝一籌?

2019-07-21     職引官

中國兩所超級中學:人大附中VS衡水中學,哪種教育模式更好?

中國的高考制度自恢復以來,便一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許多人認為高考是選拔人才的唯一方式,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影響下,應試教育開始盛行。

從中世紀到近代,歐洲和東亞地區由於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從此就產生了應試教育,通過技術嫻熟的師傅嚴格訓練徒弟,可以批量性地培育技術人才。但隨著歐美資本主義國家開始改革,對開創性全面性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逐漸改變為素質教育。

然而中國現行的教育制度其實質依然是應試教育。不過部分地區已經開始進行教育制度改革,素質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

人大附中的素質教育

人大附中始建於1950年,建校以來多次榮登美國馬里蘭大學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高中排行榜首位,是一所享譽中外的著名中學。人大附中辦學成績顯著,每年高考都有一百多人考入清華北大,也總有幾十人前往海外名校留學,各類學科競賽也是獲獎無數。

人大附中尊重學生的個性,提倡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創辦了5本學生刊物,20幾個學生社團,開設了100多種選修課。在足球、音樂、藝術類比賽中,人大附中也是屢獲大獎。可以說,人大附中是我國中學素質教育的典範。然而素質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壓根無法實行。

與之相比的,作為應試教育典型的又是哪一所學校呢。有人說是黃岡中學,當然,黃岡中學確實是一代傳奇,黃岡密卷至今還暢銷全國。不過,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河北衡水中學,這是一所比黃岡中學更為可怕的學校。

衡水中學的前世今生

從前說起衡水,人們除了聽說過衡水老白乾,就再沒有其他的印象,但現在,只要提起衡水,人們脫口而出的就是衡水中學。

那麼衡水中學是如何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中學發展為家喻戶曉的超級中學的呢。這多虧了一個人,他就是曾任衡水中學校長的李金池。

好的學校一定要有好的老師,但是在1992年,李金池初任衡水中學校長時,衡水中學在衡水也只能算一個二、三流的學校,沒有老師願意來這麼一個學校,況且當時的衡中也沒有這個資金去聘請名師。李金池用了兩個辦法,一個是借著「全國推行模範高中」的東風獲得了衡水市政府的支持,拉來了一筆資金;一個是對學生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對老師採用績效量化考核。

對學生進行半軍事化管理,要求全部學生住校,網上能查到衡中的作息時間表,從早上5:30開始到晚上的10:10分,安排的滿滿當當。

而對老師採用現代企業普遍使用的績效量化考核,這個量化考核可不僅僅關係到老師的工資,對於考核成績較差的老師還會通報批評,並進行一定的處罰。有的老師為了尊嚴是不知疲倦的工作,拼了命的教學。

衡中的作息時間表看似留了40分鐘左右的午飯時間,但實際上幾乎每個衡中老師都會拖堂20至30分鐘不等。在這樣的情況下,留給學生的吃飯時間還有多少呢,這依然是在壓縮學生的吃飯和睡眠時間。

在衡中,有的學生吃飯就是拚命地往下塞 然後用水灌下去,因而不少衡中學生都患有胃病,經常會有學生突發闌尾炎。有的學生因為壓力巨大無法入睡,只能考藥物維持睡眠。

衡水中學不像是一個學習的樂園,更像是一個制度嚴苛的工廠,一個批量製造「高分產品」的工廠。1995年,衡水中學的升學率已躍居衡水榜首,如今更是位居全國前列,還曾多次獲得全國第一。

超級中學的「黑洞效應」

人大附中和衡水中學都是所謂的「超級中學」,這些超級中學在業內向來是毀譽參半。先說一下什麼是超級中學,超級中學的基本特徵是人數以萬計,壟斷優質生源,追求升學率。

出現超級中學的城市一般為各省的省會和發達城市,例如衡水中學出現之前的石家莊二中。超級中學都從周邊縣市,有的甚至從全省挖掘優質生源,形成壟斷現象。看似高考聖地的超級中學,實則是一個「超級黑洞」,它就像一個巨大無比的黑洞,吸納著一個地區甚至一個省的優質學生,當一個區域所有的尖子生都集中到一個學校的時候,它的升學率,考取名校的人數怎麼能不高呢。

超級中學這個大黑洞,破壞了一個區域的教育生態和教育公平。當所有的優質學生都被超級中學掠奪走後,餘下來的都是些較差的學生,要麼不愛學習,要麼壞毛病一堆,從前優秀學生在的時候還能有帶動效應,現在好學生都走了,老師也不想管了。這些優質生源被掠奪的地區,就像是教育的淪陷區,這些地區的學校要麼倒閉,要麼就胡亂應付。長久如此就形成了「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而衡水中學更是超級中學中的「怪胎」,別的超級中學都是從中心城市吸納周邊地區優質生源,衡水中學反過來吸納中心城市甚至北京和外省的學生。更為過分的是,衡水中學還掠奪教育不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

有一年內蒙古有10位考生能進入湖南大學,其中竟有6份錄取通知書寄到了河北,也就是說有6位內蒙古的孩子被來自衡水中學的學生擠占掉了本該屬於他們的錄取名額。這樣的事情不止一例,這嚴重破壞了教育的公平性。衡水中學是崛起了,但其他地方的學校卻倒下了。

這種教育不公平現象的實質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很簡單的道理,有經濟實力就能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就能聘請名師,就可以「買」來優秀學生。這種現象在中國暫時還無法消除,但是當有一天地域經濟差距縮小,貧富差距開始變小的時候,這種現象將得到極大程度的改善,我們期待有一天能實現真正的教育公平!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小編哦,我們會持續為您提供有價值的教育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_E6GmwBmyVoG_1ZO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