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正芳去世,蔣勤勤發文悼念恩師

2020-06-10     聽戲APP

原標題:6月9日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正芳去世,蔣勤勤發文悼念恩師

6月9日晚,蔣勤勤發文悼念京劇表演藝術家張正芳,「驚聞先生仙逝!悲痛萬分!是您讓一個愚笨糊塗的丫頭從此入了戲⋯永念師恩。」

據悉,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戲曲教育家、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張正芳先生於6月5日22:00逝世,享年91歲。

張正芳原名宋梅珍,1945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校,學京劇刀馬花旦,從1940年登台擔任主演。1961年起在遼寧省丹東市京劇團任主演兼業務團長。1961年3月拜荀慧生為師,系大師嫡傳弟子,得大師親自傳授《 紅娘》《杜十娘》《霍小玉》《紅樓二尤》《誆妻嫁妹》《卓文君》等荀派名劇。

1979年任教於中國戲曲學院,成為中國第一位戲曲女教授。

張正芳,女,京劇名家,荀慧生嫡傳弟子。本名宋梅珍,1929年3月出生在書香門第。1939年為瞞著家裡報考上海戲校而改名。師承關鴻賓、宋德珠等眾多名師,學京劇刀馬花旦。1940年登台擔任主演,一炮走紅。1945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校正字班。1961年,拜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荀慧生為師。1979年起任教於中國戲曲學院,於1988年成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為京劇培養了耿巧雲、李苹等優秀演員。2012年,張正芳被授予京劇藝術家終身成就獎。

在登台演戲的同時,張正芳還培養了一批後來蜚聲梨園的優秀演員,耿巧雲、李苹等。

1979年,張正芳調入中國戲曲學院任教,並於1988年成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教學生,我不是按照老辦法來教。」當老師時間久了,張正芳一直琢磨怎麼能把京劇藝術更好傳承下去,「總結起來,就是『一個出發點』、『兩個分析』、以及『三化』」。

張正芳解釋,「一個出發點」指的是一切從人物出發,「兩個分析」就是要分析劇本、分析劇本中的人物;「三化」大致是戲曲表演的程式技巧合理化、音樂舞蹈節奏化、內心善變性格化,「這樣才能把戲演好、把人物演活」。

正是這套教學法,使學生們理解了塑造人物要求的「神」「形」「美」必須與內心刻畫統一,才能有好的藝術造詣。2017年,她不顧年事已高,承擔了文化部「名家傳戲」工程的任務,所教授的《百花贈劍》演出後再次獲得滿堂彩。

「老師很嚴厲,我在附中十幾歲時就跟著老師上課,如果哪次上課我沒哭就感覺跟沒上過這堂課似的。」她的學生、《百花贈劍》飾演百花公主的馬帥曾這樣評價恩師,「她對待藝術是嚴謹、一絲不苟的」。

但在生活中,年近九旬的張正芳卻是平易近人。每逢有人來看望,她都會打起精神,以精緻的妝容面對客人,平時也會通過微信給學生說說要注意的問題,總以「好了就這樣吧,再見,拜拜」結尾,十分新潮可愛。

張正芳說,她不會辜負各界對她的期望,「我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個老有所為的人,為弘揚京劇、為國粹藝術的傳承,做出應有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VQSnXIBiuFnsJQVUg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