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真的有大蛇嗎?

2022-10-13     動物奇趣社

原標題:秦嶺真的有大蛇嗎?

村裡一位養了10多年蛇的老師傅告訴我:秦嶺的「盤山巨蟒」並不存在,而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蛇,連10米長都沒有。

記得小時候,總是聽村裡的老人講一些關於秦嶺蛇的傳說,比如秦嶺是人首蛇身的女媧以及伏羲的發源地,《山海經·大荒北經》中的遠古鐘山山神燭九陰也盤踞在秦嶺。

後來,還有人說在挖秦嶺隧道時,曾挖出過一窩水桶般粗壯的大蛇;甚至還有人見過蛇頭在山下喝水,蛇尾盤在山頂的巨蛇等等。

不管是傳說也好、流言也罷,似乎都在表明,秦嶺有大蛇存在,那事實真的如此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之前也問過我們村裡一位養了10多年蛇的老師傅,他告訴我:秦嶺的「盤山巨蟒」其實並不存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蟒蛇,其實還不足10米。

秦嶺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有一條無與倫比的山脈,氣勢巍峨地橫亘在中華大地上,它就是秦嶺,早在2500多年前,《周易》就把秦嶺稱作「龍脈」,所以秦嶺也被稱為「華夏文明的龍脈」。

秦嶺是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東西綿延400—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

秦嶺主要分為狹義上的秦嶺和廣義上的秦嶺。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

廣義的秦嶺,西起崑崙,中經隴南、陝南,東至鄂豫皖-大別山以及蚌埠附近的張八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秦嶺的氣候類型主要囊括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以及亞寒帶,複雜多變的地質地貌和氣候類型,孕育了豐富多樣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所以秦嶺也被譽為「生物基因庫」,是很多珍稀動物的樂園。

秦嶺為什麼沒有蟒蛇?

咱們先來了解一下蟒蛇。

蟒蛇,是蟒科,屬於大型爬行動物,主要生活在熱帶雨林,少量生活在亞熱帶潮濕的森林中,為廣食性蛇類。

蟒蛇喜熱怕冷,一般在環境溫度超過30℃時,活動才會比較頻繁;若環境溫度低於20℃,其活動就會大幅度降低,甚至不活動;若溫度持續在5-6℃以下時,蟒蛇會立即死亡。

看到這,很多人應該知道秦嶺為什麼沒有蟒蛇了吧,因為秦嶺的氣候類型、地形以及溫度並不適合蟒蛇生存。

首先說說氣候類型,秦嶺最熱的氣候類型是亞熱帶,亞熱帶的氣候特點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冬季平均氣溫為5~10℃,夏季平均氣溫為21~27℃,這樣的氣溫根本不適合蟒蛇生存。

再來說說地形,蟒蛇主要生活在低山叢林湖泊中,這主要是因為高海拔地區溫度較低,不適合蟒蛇生存,而秦嶺的平均海拔為2000-2800米,中西南端太白山峰巔海拔為3700-3800米。

最後說說溫度,秦嶺的平均溫度並不高,冬天的溫度還會低於0℃,在這樣的溫度條件下,蟒蛇是沒法生存的。

綜上所述,秦嶺並沒有大蛇的存在。

那最大的蛇主要有哪些?

1、泰坦蟒

根據化石數據顯示,已知最大的蛇是泰坦蟒,其生活在5800萬年前,體長達到15米左右,體重超過1000KG,曾是恐龍滅絕後,那個時代的地球霸主之一。

那泰坦蟒為什麼會滅絕?

泰坦蟒之所以會滅絕,其實和環境溫度有關,據了解,泰坦蟒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而在那個時代,因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剛好滿足泰坦蟒的生存條件。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氣溫持續下降,最終無法再支持泰坦蟒這樣大的變溫動物生存,泰坦蟒才走向了滅絕。

2、網紋蟒

網紋蟒,又稱為霸王蟒、網蟒,是蛇亞目屬大型蟒蛇,有世界最長之蟒蛇稱呼。

因其兩眼延伸到嘴角、身體背部為灰褐色或黃褐色、有複雜的鑽石型黑褐色及黃或淺灰色的網狀斑紋花紋,故得名「網紋蟒」。

此前,印尼有一家動物園聲稱捕獲了一條長14.85米的名為「桂花」的雌性網紋蟒,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網紋蟒,此消息一出,該動物園瞬間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參觀,甚至還吸引了很多科學家來一探究竟,可最後經過科學家的詳細測量,發現這條網紋蟒的體長只有7米左右,原來這只是該動物園為了招攬遊客的一個噱頭罷了。

後來,根據金氏世界紀錄認定,最大記錄的網紋蟒是美國的一條名叫「美杜莎」的網紋蟒,其體長達到了7.67米,體重超過150公斤。

3、森蚺

森蚺全名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蚺,棲息於南美洲,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

森蚺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之一,平均體長就達到了驚人的5米左右。

根據目前的金氏世界紀錄來看,最大的森蚺則可以長到10米左右,重量更是達到了225千克以上,和世界上最小的蛇——鉤盲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如此龐大的體型,所以森蚺才能夠輕易地將凱門鱷、水豚等大型動物整個吞下。

4、緬甸蟒

緬甸蟒,也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岩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蛇類之一。

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平均體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

目前已知最大的緬甸蟒是位於美國伊利諾州蛇類野生動物園中的一條緬甸蟒,其體長達到了驚人的8.2米,體重更是達到了183公斤。

為什麼說世界上最大的蛇,連10米長都沒有?

在20世紀初,歐洲曾掀起了一股奇珍異獸風,當時有這樣一個非常有趣的懸賞,不管是誰,只要找到一條體長超過30英尺(9.144米)的巨蟒,而且還是活著的,那麼就可以獲得5000美元的酬金。

要知道,這可是100多年前的事了,而且時至今日,這個酬金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目前已經漲到了5萬美元。

可即便如此,這個懸賞始終無人認領,這也就是說,目前還沒有一條體長超過9米的巨蟒,那這是什麼原因呢?

1、基因

蛇的體長主要和其本身的基因有關,蟒蛇天生就要比一般的蛇要長,這是無法避免的。

而現在之所以沒有體長超過9米的巨蟒,可能是像泰坦蟒這樣的巨蟒基因已經不復存在了。

2、環境

蟒蛇的體型和環境也有一定的關係,在沒有天敵、食物充足、環境舒適的條件下,蟒蛇可以存活更長的時間,體型自然也可以更長。

但目前,許多蟒蛇的生活環境並不理想,它們面臨著棲息地被破壞、食物大幅度降低等問題。

3、氣溫

體型越大的蟒蛇,對環境溫度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果地球溫度能回到5800萬年前那樣,那像泰坦蟒這樣的巨蟒,也不是沒有可能會再次出現。你們覺得呢?

寫在最後: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秦嶺並不存在著大蛇,因為不管是從氣候類型、地形還是溫度,秦嶺這個地區都不適合蟒蛇生存。

其次,世界上已知最大的蛇主要有4種,分別為泰坦蟒、網紋蟒、亞馬遜森蚺以及緬甸蟒。

泰坦蟒之所以會滅絕,主要還和地球溫度降低有關,而其他的蟒蛇之所以沒有超過10米,主要和蟒蛇的基因、環境因素以及氣溫有關。

以上就是關於蟒蛇的一些知識,大家有相關補充的,歡迎評論區留言探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73fd60113e69c7d2f268f8e7a802d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