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去世了,房子歸孫子,子女有份不?還有遺囑,那遺產該怎麼分……

2021-12-18     都市條形碼

原標題:爺爺去世了,房子歸孫子,子女有份不?還有遺囑,那遺產該怎麼分……

遺產繼承,關乎著家庭的和諧與安寧,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在全國審理的遺產繼承案件中,遺囑被確認無效的占到60%。遺囑既是個人意願的表達,又關乎個人財產的處置和分配。民法典繼承編中關於遺囑的效力優先,以及訂立遺囑的方式都發生了一些變化,具體如何規定?怎樣才能保證遺囑合法有效?

先來關注一個關於遺產的案例,

由都市頻道劉莎、歐陽演繹。

爺爺留下的房屋由誰繼承?

父親:「兒子!你快點回來,你大伯和姑姑說要把你爺爺的那套房子處理了。」

兒子:「他們怎麼突然想起來要賣房子?好!我現在就回來。」

兒子:「大伯、小姑,我聽我爸說你們打算把爺爺的房子賣了?」

姑姑:「你爺爺走了也有一段時間了,房子一直空著也不行,你也知道你表哥要結婚了,我們兄妹幾個把房子賣了分點錢。」

兒子:「小姑、大伯,你們可能不知道,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就說好了把房子留給我,現在房子怎麼處置跟你們是沒有關係的。」

姑姑:「留給你?怎麼可能?我們三個才是你爺爺的親子女,老人走了,房子肯定是我們幾個的。」

兒子:「你要是不相信的話,來看一下,這是爺爺的遺囑。」

姑姑:「過分了!老爺子怎麼這麼偏心?不行!我要找律師去,這事情沒完,我要討個說法,走!」

問題:房子應該歸誰?孫子還是老人的子女?

在大家的普遍觀念中,只要持有代表長輩真實意願的遺囑,孫子獲得遺產是板上釘釘的事,這起真實發生在北京西城法院的遺產糾紛案最終是怎麼判決的?專業人士、律師的觀點是什麼……請關注《民法「典」亮生活》。

要以哪份遺囑為準?

老人:「兒子,我考慮了很久,我還是想把我那套房子以後的所有權分配定下來,你妹妹已經嫁人了,你們兩個一人一半存款,房子就只給你一個人了,我們抓緊時間去做個公證。」

兒子:「好的,謝謝爸!」

女兒:「爸,趁熱喝!慢點!」

老人:「莎莎,你又要忙工作,又要忙著來照顧我,還有保姆,如果你太忙就不用天天過來了。」

女兒:「爸,說什麼呀?我又不是外人,我還不知道你啊,以前都是跟我哥住,他照顧你,你怎麼適應得了保姆?現在沒有辦法,他也調去外地了,又結了婚,肯定不可能回來,沒事,有什麼你跟我說。」

老人:「你忙成這樣我都過意不去。」

女兒:「哥,爸爸走了以後該處理的事情也處理得差不多了,現在就剰下這套房子,他臨走前立了份遺囑,說房子我們一人一半,你看怎麼處理一下。」

兒子:「但是爸爸還有另外一份遺囑,上面寫得清清楚楚,房子給我,而且我們還去公證處做過公證,你說怎麼辦?」

問題:應該以哪份遺囑為準?

兩份遺囑都有效的情況下,究竟執行哪一份?民法典中是如何規定的呢?現場觀眾和法律專業人士都有說法,詳情請關注《民法「典」亮生活》。

根據我國社會家庭結構和繼承觀念等方面的變化,民法典繼承編順應發展,修改完善了繼承制度,公民的遊戲帳戶、手機號、微信號等合法財產都屬於遺產,以滿足遺產處理的多元需求。

更多詳細內容,

請關注本期節目!

民法「典」亮生活

播出時間:

周六(12月18日)18:40

雲南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

YNTV-2《都市條形碼》

周天(12月19日)晚21:30

雲南廣播電視台公共頻道

YNTV-6 《民生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09607758_9994739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