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衡中學生的假期安排,讓自家孩子學起來

2019-07-19     雲清大

暑假開始了,又看到大家在朋友圈和群里曬娃曬決心。

看看那些豪言壯語,似曾相識,都想彎道超車,都想完成逆襲,都想開學後成績提升。

但我敢說,90%以上的孩子,到開學時根本實現不了放假前的目標,甚至連老師留的作業都做不完。

真正成績越來越好的,還是那些學霸。

為什麼?因為很多孩子只有宏觀的決心,而沒有具體的計劃。

僅靠一時衝動下了決心,當三分鐘的熱度過了,還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我們都知道衡水中學的孩子們學習效率高。其實,他們的高效率,是在較強的計劃性之下完成的。

在學校上學時精確到分鐘的時間管理就不用說了,就算是放假,學校也要求學生在家堅持和學校一樣的作息時間。

孩子們從早上一起床,家長就要拍一張在書桌前寫作業的照片發給老師。

每天做的作業內容,都要向老師彙報。

學校專門開發了作業網上提交系統,一天的作業做完後,還要對照答案修改,修改完畢的作業,也需要拍照上傳。

而且,老師還會隔幾天給同學打一次電話,讓同學口頭彙報最近的學習情況。

這樣,學生雖然放假在家,但實際還是在學校的延續,照樣保持著高強度的學習狀態。

在網上,我們能夠找到最後考入北京大學的張喜悅同學的假期安排表:


5:50 開始晨讀7:00早飯等8:00-12:30 數學和英語或者數學和語文,最多兩套加對答案整理(但也隨做卷子的情況而定,一般是不寫語文作文時)午飯加午休14:00-18:30 理綜必一套或三科都必做一套加整理19:30-21:30或22:00做一套語文或英語加整理 (語文那套布置了作文就放到晚上)21:30或22:00-22:30針對性練習11點之前睡覺。


看看,這不和平時上學一樣麼!只不過是學習的內容由自己安排了而已。

這樣做的結果,是她在放假前就已經把老師留的作業基本做完。

然後,她用餘下的時間,把整理的作業又看了一遍,再列印近幾年的高考題做一遍並整理。

如此大的學習量,怎麼可能在成績上沒有回報!

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如果想走高考這條路,如果想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只能是增加做題量,沒有捷徑。

而想讓孩子提高成績,家長最忌諱的就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要努力學習,卻從來不在細節上進行幫助和督促。

學習不是打仗衝鋒,憑一腔熱血衝上去完事,學習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有一時的激情,還需要長久的堅持,需要踏踏實實一點一點去做。

和孩子一起制定詳細的計劃,把宏觀的任務分解到每一天每一個時段,是提高學習成績的最好辦法。

我們都知道,在學校上學之所以效率高,是因為老師有教學計劃,哪節課教什麼,什麼時間節點學到哪兒,都有明確的規定。

如果因為某種原因沒有完成教學進度,還要迅速找時間補上。

要是沒有課程表,沒有教學計劃,只是要求這半年就學這本書,你看去吧,十有八九完不成教學任務。

而如果哪位學生能夠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並嚴格執行,那麼,就算沒有老師成績也會很好。

其實學霸與普通學生的差別也在這裡。

對於學霸來講,在學校和在家是一個樣的,課上和課下是一個樣的。

而普通學生往往是剛放假時信心滿滿,但過不了幾天就會產生懈怠,最終荒廢了時間。

趁放假的時間還不久,趕緊自我檢查一下是不是已經開始放鬆了,趕緊做一個詳細的計劃,然後嚴格按照執行,這才是重中之重。

正如最後考入清華大學的陳夢格同學介紹自己假期生活時說的那樣,「也許最後你沒能完美地落實自己布置的所有任務,但是計劃性是高效的前提,在你努力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已經領先於任何人。」

真的,不論是誰,逼自己一把,在暑假實現和在學校一樣的效率,就能夠完成逆襲。

就算最後考不上清華北大,也能把自己的水平發揮到極致。


古往今來有大成就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勁。

一些成績優異的學霸更是如此,這讓小編想到雙雙考入清華的雙胞胎姐妹:焦宇晨、焦宇曉。

人物介紹

焦宇晨、焦宇曉,高中就讀於東營一中,2014年雙雙考進清華。女雙胞胎姐妹花焦宇曉、焦宇晨在2014年的高考中取得實考分理科704分和699分的好成績。



其中,焦宇曉已經獲得清華大學「領軍計劃」資格,除了能降60分錄取,如果實考分達到清華大學錄取分數線還可以獲得再加20分選專業的「優惠」,同時,姐姐焦宇晨也不示弱,不僅因在全國大賽中小學電腦製作中獲得二等獎而有20分的加分,還自薦參加並通過了清華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獲得了錄取時降20分的「優惠」。


在她們在母校的演講中提到這樣一句話:

假期不是用來休息的,是用來反超的。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很多人贏在了假期,也有很多人輸在了假期。

下面是她們的假期安排,各位家長和孩子可以好好看一看,相信會有所啟發:

早晨起床後,吃過早飯就開始了一天的學習。除了吃飯、上廁所以及飯後簡短的休息,我們從早到晚都不會離開我們的學習桌。

從數學到物理,從化學到生物,開學前,看著四本帶有三種顏色標記的《教材全解》以及反覆琢磨過的課本,我們感到的是假期過得充實的踏實與驕傲。

當然,假期中不僅是做題,也有我們自己安排的單元測試,每一個測試成績不過85的單元都需要重新來過。

全解上沒有測試題了,我們就跑到書店「蹭書」,只做不買,直至過了85,我們才會進行下面的單元。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微博上一名清華學霸的演講火了。不少小夥伴感慨良多,默默放下了手機:所謂天生學霸,不過是厚積薄發!

這段視頻的演講者叫狄迪,是清華大學碩士生。

他說,其實他也不是什麼學霸大牛,他也只是厚積薄發。

厚積薄發,說得很好。

有太多人把考上清北復交、C9高校歸功於智商超常。

但正是這樣的人,永遠也不會看到學霸背後的努力;

即使看到,也不會承認,畢竟在這些人眼中,抬高別人的智商,比掩飾自己的懶惰,更容易。

《匠人精神》中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功到自然成,最終止於至善。正如古大德云:"成大人成小人全看發心,成大事成小事都在願力。"

由量變而產生質變,這才是聰明人明白的道理。

在學習的過程中,最最需要的,不是一個有什么小聰明的「智叟」,而是一個下定決心施行笨功夫的「愚公」!

走得慢但能堅持計劃的人才會走得更長遠。

我相信對於學習也是這樣的,逼自己一把,在暑假制定計劃,實現和在學校一樣的效率,就能夠完成逆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hlEGwBmyVoG_1Z4ay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