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怎麼吃?吃多久效果最好?錯誤的吃法會毀了寶寶的腸道

2019-04-22     兒童康復師李振

說起益生菌,家長們都不陌生,但很多家長卻認為益生菌不算是藥,對於服用時間啊、沖服方法啊都顯得過於隨意。甚至有些家長都不知道益生菌是什麼,只是聽說吃了對寶寶好,就盲目給寶寶服用。

究竟這益生菌到底是什麼?該怎麼吃?吃多久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叨說叨!

什麼是益生菌?

益生菌其實就是模擬母乳喂養嬰兒腸道正常菌群應運而生的,可以保護腸道黏膜,排除腸道內有害菌,刺激免疫細胞的一種活菌,以雙歧桿菌、乳桿菌為代表。

給寶寶選擇和服用益生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益生菌≠益生菌製劑

[益生菌]是調節腸道菌群,改善人體健康,有益無害的活菌;而[益生菌製劑]是含有益生菌的產品,但其中還有添加劑等其他成分。所以家長在選購時要考慮其添加的其他成分是否對寶寶有益,最好選擇分劑量包裝的乾燥粉末製劑,且製劑中不含奶、糖、麩質等添加物。

即沖即服

益生菌屬於厭氧菌,包裝開封后要儘快服用,最好隨吃隨沖,減少益生菌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以免益生菌變成死菌而失效。

水溫不可超過40℃

水溫過熱會殺死益生菌而起不到作用,所以益生菌不能用熱水沖調(水溫不可超過40℃)或是沖調後再二次加熱。最好是人體適宜的溫度,即:37℃。

不可與抗生素同服

抗生素的主要功能是殺滅細菌,也就是說,只要是細菌,不管你是有害菌還是益生菌,統統都殺滅。所以,益生菌不可以與抗生素同服,兩者之間至少要間隔兩個小時以上才行。

一般需要吃多長時間?

人腸道中的細菌可分為三類:有害菌、有益菌(即益生菌)和中性菌。其中益生菌和有害菌是相互制約的,維持著腸道菌群的平衡,而一旦打破這種平衡的制約關係,腸道內菌群失調,人就可能會生病。

所以,正確的補充益生菌,可以抑制致病菌及腸源性毒素的產生和吸收,從而達到調整腸道內菌群失調的目的。至於需要吃多久,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而定,不需要長期服用,或是當做保健品去服用。

一般,像是治療腹瀉、便秘等腸道疾病時,在症狀完全緩解後再繼續服用一周鞏固下療效即可;像是免疫力低下的情況,最多服用2個月的周期即可;而像胃腸道有炎症的話,服用的時間就需要根據寶寶恢復情況來定了,通常時間會比較長;如果確實需要長期補充益生菌,那麼就要注意不能長期吃一種,而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更換。

不過,在寶寶身體沒有出現異樣,其腸道菌群處於平衡的狀態下,如果盲目給寶寶服用益生菌,就可能會導致其他有益菌的減少,即產生「菌群失調」。況且寶寶的腸道還在不斷的發育,如果長時間依賴益生菌,還會影響寶寶自身免疫系統的發育,使腸道失去自我調節菌群平衡的能力,那麼身體就會出現問題。

總之,益生菌並不是「有病治病,沒病預防」的神丹妙藥!希望看完今天的內容後,各位粑粑麻麻們可以重新認識益生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5-FhB2wBmyVoG_1Zoo8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