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雨已經過了,下一個節氣是立夏。
不知不覺之中,春天走到了尾聲。也許,你還沒有賞夠春天的花,還沒有看夠春日的暖陽,就要告別春天。
三毛說: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留戀春天,讓我們在詩詞中銘記暮春最後的模樣,告別最美春天。
《送春》
宋·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送走春天,王令是非常達觀的,他說: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花兒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你看,那啼叫的杜鵑,那麼深情,春天一定會再回來的。
春天的希望,就在人們盼望的眼睛裡。
《三月晦日贈劉評事》
唐代:賈島
三月正當三十日,風光別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須睡,未到曉鍾猶是春。
春光逝去,賈島無法挽留它,為了守住一線春光,賈島與友人一夜不眠不寐,長坐不睡,與那即將逝去的春天共守殘夜,哪怕是一剎那時光,也是值得珍惜的。
一夜不眠,為了留住春光,賈島真是個非常「執著」的人。
《蝶戀花·送春》
宋代:朱淑真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
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柳絮紛飛、杜鵑哀鳴、暮雨淅瀝,春天真的要走了。
留不住春天,舉起酒杯,送春一程,春卻不語,下起了瀟瀟雨。詞人要送的是春天,更是心中的愁緒。
《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清代:張惠言
年年負卻花期!
過春時,只合安排愁緒送春歸。
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
自是春來不覺去偏知。
詩人在自責,因為他總是錯過美好的春景,一次又一次。
梅花雪,梨花月,那麼美好,可是美景總是稍縱即逝,讓人留戀。春天來時,不知不覺;春天走時,卻偏偏知曉。
《晚春》
唐·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捨不得春天的,除了詩人們,還有草和花。
春天不久就將歸去,花草樹木想方設法挽留春天,於是爭奇鬥豔,人間萬紫千紅。可憐楊花榆錢,沒有艷麗姿色,只知漫天飛舞,好似片片雪花。
人言草木有情,韓愈將花草擬人化,說它們多情留春,讓人耳目一新。
《菩薩蠻·春來春去催人老》
宋代:張元干
春來春去催人老,老夫爭肯輸年少。
醉後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還起舞,管領風光處。
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張元干真是一個可愛的人,春天要走了,他說:
春來春去時光如飛催人老,我怎肯輕易輸給年輕人?酒醉之後像少年一樣狂放不羈,鬍子白了根本沒有關係。
頭上插著花起身狂舞,要盡情地享受春光。讓我們舉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讓花兒笑人們不懂惜春。
如果人人都能如張元干一般,那該多麼歡樂呀?
《木蘭花慢》
元·梁曾
問花花不語,為誰落,為誰開。
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
人生能幾歡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
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繞珠圍。
彩雲回首暗高台。煙樹渺吟懷。
拼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里春歸。
西樓半簾斜日,怪銜春、燕子卻飛來。
一枕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
春天走了,詞人問花,花卻不說話,「你是為誰零落,為誰而開呢?」就算有三分春色,一半已隨水流去,一半化為塵埃。人生能有多少歡笑,故友相逢舉杯暢飲卻莫辭推。
詞人極力想挽留春天,卻只是徒然。「珍惜」是春天的主題,珍惜春光吧,珍惜這美好的一切。
《三月晦日偶題》
宋代:秦觀
節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兒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
對於春天的逝去,秦觀的看法豁達多了。
他說,時序時節是亘古不變的規律,但是痴情的男女卻苦苦地想要挽留春天。五彩繽紛的花兒凋謝了又有什麼遺憾的呢,夏天的樹木濃密蔥綠,也一樣很可人。
春天固然美麗,可是,夏天也值得期待。
春天,馬上就要過去了,朋友們,在最後的春天裡,再好好的欣賞一下春天,等待著夏日的來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