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艇兵有多辛苦?做飯嚴禁生火,長期航行只能吃罐頭

2019-11-03     大喵情報局

在我國的各個兵種中,潛艇兵是公認最為辛苦的兵種之一。潛艇兵的工作環境完全與外界隔離,潛艇出海執行任務時,時間又很長,十天半個月都算少的。潛艇兵戰士們將他們工作的潛艇戲稱為「龍宮」,在這個狹小而擁擠的空間裡,處處占據著各式各樣的管道、閥門和儀表,在潛艇長航時,戰士們無論職務高低,人人都穿著一件寬鬆的亞麻背心,這是因為各種設備散發的熱量難以排出,導致潛艇內一年四季的溫度都很高,潛艇兵日常生活的艱辛程度可見一斑。

在潛艇上,最寶貴的莫過於淡水和蔬菜。在遠航的過程中,新鮮蔬菜無法長期保存,只能用蔬菜罐頭來代替。雖然潛艇兵很喜歡蔬菜,但是卻對蘿蔔、黃豆、大蒜等敬而遠之,因為一旦在潛艇內產生污濁的空氣,氣體便會在密閉的空間內久久徘徊,不易散去,從而影響到戰友們。

戰士們長期在水下生活,該如何做飯呢?無論潛艇在水面還是水下,都是明令禁止煙火的。原因顯而易見,潛艇在水下無法與外界進行空氣流通,只能依靠化學制氧獲得氧氣。如此一來,氧氣就變得非常寶貴,明火無疑會消耗大量氧氣,同時,燃料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燒則會產生一氧化碳等廢氣,大量廢氣無法排到潛艇外部,只能通過上浮至水面與外界換氣,如此一來,又增加了潛艇暴露的風險。

潛艇生火還容易導致安全問題,產生火災隱患。前文中提出,潛艇內部密布著各種管道、儀表和設備,內部擁擠而狹小。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旦失火就是滅頂之災。再加上潛艇醫療條件有限,失火後又得不到有效的外部支援,短時間內無法轉移傷員,從而加重事故的後果。從其他國家發生過的慘痛事故中,我們可以看出潛艇發生火災的慘狀。

1967年9月8日,前蘇聯海軍672型核潛艇K-3艇在水下49米處發生火災,火勢迅速蔓延,產生的氣體瀰漫至整艘潛艇,最終導致39名官兵喪生;1970年4月8月,同樣是蘇聯海軍627型核潛艇,K-8艇第三艙室和第七艙室起火,潛艇雖然緊急上浮,卻無濟於事,最終只能報廢。2019年7月1日,俄羅斯1艘試驗核潛艇發生火災,造成14人遇難,其中包括7名海軍上校……

血淋淋的教訓擺在眼前,因此在潛艇上絕對禁止明火。那麼,潛艇兵的日常飲食又該如何解決呢?一般而言,潛艇上吃的食物大多都是事先包裝好的半成品或罐頭,食用之前只需要簡單處理即可。現代核潛艇的動力系統可以提供充足的電力,因此潛艇上都是使用電廚具,例如電飯煲、電炸鍋、微波爐等,通常不會產生明火。

另外,潛艇上還會配備洗碗機等電動設備,美國現役核潛艇的廚房全身上下都由不鏽鋼製成,方便清洗的同時還能起到降低火災危害的作用,美軍核潛艇上還裝有電動咖啡機,將明火的使用機率降低為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F-RP24BMH2_cNUgjs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