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郭德綱很少正式接受採訪,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作品和德雲社的行動說話。近日他比較罕見地接受了一段採訪,就德雲社上市、流量相聲演員和脫口秀的問題,說了自己的看法。
郭德綱還是像以往那樣自信,認為脫口秀並沒有多新鮮,100多年前就存在於相聲表演的墊話當中。而且,他認為相聲演員如果願意,每個人都能當脫口秀演員,而脫口秀演員如果想說相聲,就沒那麼容易了。
也就是說,在郭德綱看來,脫口秀相對於相聲沒那麼重要,而且演起來很容易。
問題是,真的是這樣嗎?
01
先說說相聲墊話這個問題。
確實就像郭德綱所說,相聲在開始正活之前的墊話兒部分,非常像脫口秀的狀態,就像演員在跟觀眾聊天兒。尤其是單口相聲,演員一上來先和觀眾嘮家常,說一些和主體部分不太相關的內容,目的是和觀眾拉近距離,同時看觀眾對包袱兒的一些反應,好在後面的表演中有的放矢,確定表演節奏和風格。
如此說來,相聲的墊話兒就和脫口秀差不多。但還是有很大區別,最主要區別是墊話一般都是現成的路子,選擇哪個很多時候是隨機的,演員不用為此做太多準備,和觀眾把觀眾拉近就可以,這段本身不作為吸引觀眾的最主要部分。
但脫口秀不一樣,演員上台之前,接下來五分鐘的表演台詞,基本是事先嚴格背誦過默念過的,隨後的表演儘管也有互動的部分,但更多還是按照事先的準備原原本本說出來。
另外,這五分鐘就是演員要奉獻給觀眾的五分鐘,不能過於隨意,因為觀眾就是要看這段表演的。
02
再說相聲演員能不能說脫口秀的問題。
郭德綱說,相聲藝人如果願意,每個人都是脫口秀演員,但脫口秀演員如果願意,看看誰能做相聲演員?
從表演經驗來說,相聲演員的表演功力一般都是要超過脫口秀演員的,因為他們畢竟經過多年的學習打磨,包括說繞口令學唱太平歌詞什麼的。脫口秀本來就不太注重表演,更主要是要把價值觀表達出來,把情緒傳遞出來就行,表演只是作為輔助手段。
因此,好的脫口秀並不過於追求表演,表演過於外化反而影響個人表達。所以,脫口秀演員如果一下子上台表演相聲,肯定是不適應的。但問題是,他們並沒有這樣的想法,他們本來就不是想用繞口令什麼的來提供愉悅的,而是要通過文本和表達。
03
反過來說,相聲演員肯定說得了脫口秀嗎?從表演方面說,也許是這樣,他們畢竟有著多年的舞台經驗,不至於像有些年輕脫口秀演員那樣見到大場面就手足無措,所以如果有不錯的文本,他們應該是可以表演的。
但問題在於,相聲演員能寫出優秀的脫口秀文本嗎?郭德綱這樣通透的人應該是可以的,于謙應該也可以,但他們那些徒弟們,未必說得好。
目前年輕相聲演員的最主要問題,就是創作能力差,大部分時間都在表演傳統相聲。脫口秀之所以能夠受到歡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那些人說的都是自己寫出來的文本,表達的都是內心的心聲。如果缺少持續的文本創作能力,相聲演員說一場脫口秀還可以,但時間一長恐怕就不再有新表演出來。
脫口秀畢竟不像相聲那樣有現成的傳統文本可以演,每個人始終都要處於一種創作狀態,這一點是一般相聲演員難以勝任的。
而且我現場看過一位相聲演員表演脫口秀,他的狀態還像是在表演單口相聲,文本也水平一般,現場效果並沒有多好。
04
郭德綱在接受採訪當中多少顯露出來,相聲演員對脫口秀的輕視。這倒也沒什麼可指責的,因為反過來說,頂尖的脫口秀演員其實也不太瞧得上相聲。脫口秀行業和相聲行業,目前的歧視鏈其實是雙向的。
我個人認為,中國喜劇的未來在於脫口秀,而不是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