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皇家賽馬帶你領略英國的帽子文化

2021-10-21     江團網

原標題:從皇家賽馬帶你領略英國的帽子文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每年六月中旬舉行的英國皇家阿斯科特賽馬會(Royal Ascot)是英國夏日裡最盛大的社交節日和全球最奢華賽事。除了賽馬的風光外,時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主題,眾多王公貴族、名媛淑女盛裝出席賽馬會,參會人員頭上戴著的各式各樣華麗的帽子更是賽場上一大亮點,使得皇家馬會變成了「帽子盛會」。英國人為何如此喜歡帽子呢?

女士帽與歷史傳統

上世紀西方女子戴帽是一種禮儀,一個有身份的女子在公共場合不戴帽子是非常失禮的行為。而且頭髮必須綰成髻,然後再戴上帽子,因為頭髮也是身體的隱私部位,只有在家裡才能露出來,要披肩的話只能在臥室里,不能讓別人看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英國的上流社會,女士戴帽不僅是禮儀要求,更是一種身份象徵。英國的淑女們利用帽子表達追求時尚的態度,女士帽種類繁多,罩著輕紗的、插羽毛的等,有的甚至只有巴掌大小。不同式樣有不同戴法,參加各種活動,包括婚禮、葬禮、生日聚會,甚至看歌劇、看演講、看划船比賽都需要戴帽子。

男士帽與紳士風度

圖片來源於網絡

英國是紳士文化的發源地,英國男子的紳士風度也是聞名世界。據文獻記載,標準的英國紳士應該是,「西裝革履,頭戴禮帽,手握文明棍,外表體面,談吐不凡,彬彬有禮」,可見男士帽已經成為了紳士風度的象徵之一。

最典型的男士帽就是波樂帽(Bowler Hat),戴一頂黑色又新又挺直的波樂帽,能體現出一個英國男子良好的社會地位。男士到朋友家做客進屋要先脫下帽子,在街上遇到熟人也要脫帽施禮以示尊敬,這些都體現了英國男子的紳士風度。

帽子與權力象徵

在古羅馬和希臘,奴隸們只能頭戴破草帽用來遮陽。中世紀時期,帽子有了更加明晰的等級觀念,比如國王戴金制皇冠,囚犯戴紙帽子。到了十六世紀後期,宮廷中王后、公主、官員的帽子更是有了特別的設計。歷史的發展使得帽子逐漸成為了權利和地位的象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風華絕代的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更是對帽子情有獨鍾,自她登基以來戴過的帽子不計其數。女王的帽子不僅僅是一種時裝配飾,更是一種權利的象徵。英國王室的傳記作家羅伯特·蘭斯曾說,女王戴著的帽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王冠的替代品,不僅僅是裝飾,更代表著一種威嚴。

帽子與天氣

除了美觀、禮儀等因素,英國人戴帽子也跟天氣有關。英國四面環海,受北大西洋暖濕氣流的影響,四季變化不明,前一分鐘還是陽光普照,轉眼之間就可能颳起風雨。日子久了,英國人發現帽子比傘實用,天氣好的時候能遮陽,遇上突如其來的小雨也能擋一擋,趕上天氣冷的時候還能捎帶著防寒保暖,久而久之,帽子就成為了英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帽子與語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英國許多社交習俗都與帽子有關係。男士在街上遇到熟人要脫帽施禮,以示尊敬,這種習俗在英語的語言表達中有所體現。如,「Hat in hand」指「十分恭敬」,又如,「Take one's hat off to (someone)」,引申義為「敬仰某人」。

在英國,帽子的作用遠不止於防曬和保暖,它既是一種配飾,適用於很多慶典場合,也是一個人職業、宗教信仰和社會地位的象徵。正因如此,皇家馬會這場歷史悠久的賽馬盛事才會成為英國人的「帽子盛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6300441_121088922-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