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就是通向新世界的大門。前段時間我讀完了《紅樓夢》,初步領略到書中世界的魅力。看過之後,一方面是找更多的相關書目去讀,另一方面也想到與《紅樓夢》相關的地方去看看,比如此前去過的大觀園、恭王府和曹雪芹故居,也包括沒去過的正定榮寧二府。
離我家最近的是大觀園。十幾年前在西南三環住的時候,經常坐49路公交車,每次都路經大觀園,但我從來也沒有想過下車去看看。那時候不要說是《紅樓夢》原著,就連1987版電視劇我都沒有看過,因此只把它看作一般的園林——甚至還不如一般園林,因為它是為影視劇拍攝造的假景。
2014年的「六一」當天,和家人陪親戚一起去了趟大觀園,這才知道此前無數次路過的園子裡是什麼樣子。愛人和親戚略懂《紅樓夢》,至少看過電視劇,一路走來興趣盎然,我大部分精力都放在給四五歲的女兒拍照方面,至於拍攝地的怡紅院還是怡綠院,暖香塢還是冷香塢,都不太要緊。
女兒上小學之後,我們搬到離大觀園只有五六站地的地方住,周圍公園不少,我們也逛過很多,但沒再選擇進過大觀園。不了解《紅樓夢》的話,大觀園就只是影視基地,而拋開人文因素,幾塊錢甚至免費就可以逛的其他公園,好像比它還值得遊玩。
而看完《紅樓夢》的原著和電視劇之後,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大觀園雖然是影視外景地,但這個外景地是專門為拍攝《紅樓夢》而建,並非一般的古代題材影視城可比,趁著這一天秋高氣爽,正好遊覽一番。
大觀園正門。1984年《紅樓夢》電視劇建組,大觀園也開始在北京的南菜園一帶興建,這裡最早是皇家的菜園子。就在當年,劇組就開始進園拍攝,大觀園正式開放是在1986年。1987年,《紅樓夢》開播
大觀園裡的景點名字,大部分都是賈寶玉起的,或者說是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名起的。包括這個入門即見的「曲徑通幽處」
沁芳亭。旁邊還有那副對聯,「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從園內的設計看,它離寶玉的怡紅院和黛玉的瀟湘館都不遠,正好處於中間位置
怡紅院內,牌匾「怡紅快綠」。紅是指旁邊的海棠樹,綠是指另一邊的芭蕉樹
記得上一次來的時候,很多屋裡都能看到《紅樓夢》人物的蠟像,做得本來就非常粗糙,無人打理又落滿灰塵,讓人覺不出美感。應該是在這方面多受詬病,如今除了元妃省親的部分,人物蠟像都已經撤去。不過寶玉的這間臥室里,畫上的人物是誰呢?是薛寶釵,還是襲人晴雯?晴雯倒是愛拿扇子撕扇子
櫳翠庵牆外的樹影
妙玉的樸素房間。不管真花假花,妙玉屋子裡放紅梅總是沒錯的
凹晶溪館門口。館名是林黛玉起的,那兩句讖語一般的詩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就是她和史湘雲在這裡連成的。館內如今是家商店,銷售紅樓文創產品
遠觀凹晶館,的確是凹出了造型
元春省親別墅牌坊。上一次來大觀園,對這裡的印象最深
顧恩思義大殿。門口的文字介紹中,把「顧恩思義」寫成了「顧名思義」,看痕跡園方肯定是修改過,把「恩」字粘到「名」字上面,但如今還是被人揭下來了。除了《紅樓夢》,大殿前還拍過很多影視劇,包括《還珠格格》
博物館內的泥人。人物造型不少,最像1987版《紅樓夢》裝扮的,是這位劉姥姥
尤三姐拔劍自刎,淚大仇深
賈敬躺平。倒是很符合人物性格
各種版本的《紅樓夢》
蘅蕪苑中。我挺想看看不事鋪張的薛寶釵,屋裡的陳設有多麼侘寂,沒想到如今這裡也賣文創產品。身穿古典服裝的女營業員非常熱情,我不得不買了一套明信片,根據清代孫溫畫的《紅樓夢》製成
李紈的稻香村,稻香老農的住所
李紈的日子,過得確實清冷很多
稻香村園內的樹影短牆
惜春姑娘的暖香塢
晃動的竹影
遠觀省親別墅牌坊
黛玉的瀟湘館
瀟湘館內的對聯,「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一首禪詩,和《紅樓夢》應該沒有直接關係
黛玉的床榻
黛玉葬花之處。「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
省親別墅水邊的母親和孩子
「白玉為堂金作馬」不現實,也不牢靠,霽月難逢,彩雲易散,還是選擇做心有驕傲的平凡人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4629792_121006643-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