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長津湖》里的一縷暖光

2021-10-05     第十電影

原標題:他是《長津湖》里的一縷暖光

《長津湖》上映5天,票房已突破17億。

這部電影之所以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是因為所有創作人員都認認真真、帶著敬畏之心,這種真誠觀眾是能感覺到的。

片中戰爭場面真實,群像人物個個鮮活,三個小時,聚精會神,時間一晃而過。

在我看來,《長津湖》最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它擺脫了以往大部分戰爭片的窠臼,讓沉重悲痛的氛圍和節奏煥發出另一種希望與生機。

從這一點來說,余從戎這一角色功不可沒。

李晨飾演的余從戎和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是有共性的。

伍萬里作為新兵蛋子,戰鬥力很弱,好在扔石頭打水漂的功夫得到了施展,無師自通,在戰鬥時投手雷一投一個準。但仍然沒有改掉習性,投射之前要像扔石頭那樣先轉上幾個圈。

余從戎開場沒多久,就在火車上和伍萬里你追我趕,空間狹窄,兩人上躥下跳,李晨在這個長鏡頭裡演得一氣呵成。

可以說,他們承擔了整個影片里相對來說較為輕鬆的部分,我們能從他們身上看到志願軍戰士身上積極樂觀、陽光開朗的一面。

在影片里,幾乎所有志願兵都對伍萬里的成長起到了作用。

比如神槍手談子為,伍萬里稱他為「打不死的英雄」,談子為的回答大意是沒有打不死凍不死的英雄,只有一個又一個一直往前沖的戰友。這番回答就是在打破個人英雄主義,在中國的軍隊里,只有無數前赴後繼、視死如歸的血肉之軀,也是在這次交談後,伍萬里第一次認認真真報出了自己的編號和姓名:「第六百七十七名,伍萬里。」

還有讓我印象很深的一段,前一刻還在和伍萬里聊天的同齡戰友,後一刻被炮彈炸得四分五裂,戰友的鮮血濺到伍萬里臉上,和他倉皇恐懼的眼淚混到一起,他第一次直面了死亡。

伍千里按了按弟弟的頭說:「你還會面對很多很多次。」這句話非常殘酷,但的確是真話,當哥哥的沒自信能一直護住弟弟,只能告訴他真相讓他立刻成長。

而余從戎的表達方式是什麼呢?

他一次又一次「欺負」伍萬里——帶頭搶伍萬里的檢討書,公然朗誦,打趣嬉鬧;時不時弄個小惡作劇,明明知道雷公是左耳不好,騙伍萬里說雷公右耳有問題,害得萬里信以為真,湊在雷公右耳大聲怒罵……

總之,戰爭以外的大部分時間,余從戎都在和伍萬里打打鬧鬧。戰爭尚未開始前,一到他們的對手戲,影廳觀眾就會笑。看著像歡喜冤家之間的玩笑逗樂,但細細琢磨,就能發現其中的用心良苦。

一方面,余從戎是為了讓這個新兵蛋子迅速融入集體;另一方面,他又何嘗不是在保護這個弟弟,想辦法讓他在進入最殘酷的戰爭前,擁有儘可能多的輕鬆時刻。

這個平時總「欺負」伍萬里的「幼稚鬼」,到了戰場上,第一時間把弟弟護在身後。

伍萬里投出第一個空爆彈,余從戎跟著伍千里一起歡呼,驕傲高興得不得了。

李晨把這個人物演得太真摯動人了,我們得以感受到他內心深處對伍萬里的厚愛。

李晨自己說,這是他拍戲以來跟過最大的組,也是投入最多的一部戲,開劇本會的次數之多達到了他拍戲以來之最。每個人都會出主意一起聊人物,為整個故事增光添彩。

我想這種劇組氛圍,其實像極了影片里的七連,每個人不管日常如何相處,到了正事上,都互幫互助、鼎力相扶。

在這種規模的製作中,李晨釋放了自己的能量,跟自己較勁,努力做到了最好。

有場拿著防彈板穿過敵人槍彈的戲,李晨意外被炸到,火星和碎片進入了眼睛。隨後簡單處理後表示:「剛才那個不行咱們就再來一條。」

在一旁的吳京:「剛才那個很驚險,大哥!」

李晨:「沒關係真沒關係。」

這樣的幕後花絮可以看出,片場氛圍真的很好,大家都是用盡了自己的全力。

有一場和美軍的肉搏戲,他兩拳打過去胳膊脫臼了,做完復位又接著拍;

後來的補拍中,由於前面的戲余從戎打碎了房間裡朝鮮人的大醬缸,滿臉都是大醬,於是在補拍的時候,造型部門每次都需要花三個小時把醬刷到李晨臉上。

其實這些幕後的故事也像余從戎這個角色一樣,可愛又溫情。

拍《長津湖》對每個演員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因為這個項目太大了,李晨也說這是他投入最多的一部戲。將近3個半月的夜戲,白天睡覺,晚上工作,還要克服各種各樣的生理障礙,真的很不容易。李晨殺青照上,林超賢導演和他都面帶笑容,這種長時間努力過後的喜悅,也只有他們自己能體會。

這不是李晨第一次出演蘭曉龍編劇的作品,在此之前,他已經成功塑造過《我的團長我的團》里的張立憲、《士兵突擊》里的吳哲。有粉絲甚至發現《長津湖》幕後照里的余從戎竟與當年張立憲的姿勢很是相似,角色之間的緣分妙不可言。

李晨與蘭曉龍之間,是有一些了解與默契在的。

他覺得蘭曉龍會給很多人物設置一些比較獨特的東西,他會思考,會將人物的特點儘量在一定範圍內去放大,所以他能將余從戎演繹得如此飽滿。

余從戎這一角色使志願兵的形象更真實,也更豐富,觀眾們能看到不打仗時的他們是什麼狀態。

在戰場上,他們英勇果斷,激烈殺敵,但不衝鋒陷陣時,他們有說有笑,積極開朗,也會有平凡普通的嬉鬧玩笑。

所以我們看完電影,才心懷感激,珍惜當下。是無數普通人以無數犧牲,換來了我們正在擁有的和平生活。

熟悉的朋友一定知道李晨身上的軍人情結,除了蘭曉龍編劇的這幾部戲,他還成功塑造過很多軍人形象。

看過《八佰》你一定會記住那個會皮影的山東兵齊家銘,面對生死坦然自若,意志堅定性格沉穩,和《長津湖》里的余從戎反差很大。面對不同電影里的不同角色,李晨能把握住角色的特性,走進角色內心,釋放角色外在性格,這是一位好演員應該擁有的能力。

《空天獵》也是李晨很重要的一部作品。拍這部電影,源於他對軍旅題材的喜愛,而空軍題材,恰恰是國產電影里不多見的,因此拍這樣一部高難度電影,需要更多勇氣和精力。影片展現了很多難得一見的軍機,上演了眾多高難度飛行技術動作,滿足了很多軍事迷的好奇心。

作為演員的李晨,把塑造軍人形象當做一種榮幸,我想,一次次認真揣摩角色的他,一定能感受到各種各樣的軍人品質,時間久了,必會潛移默化到自己身上。

帶著敬畏之心和責任感,跟隨銀幕角色成長,更好的演員李晨還在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3577593_61316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