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唐宋這十首詩詞,盡顯文人深邃的情懷,又暗含人生真諦

2021-09-21     刺蝟看書

原標題:中秋佳節,唐宋這十首詩詞,盡顯文人深邃的情懷,又暗含人生真諦

又到一年一度寓意闔家團圓的節日——中秋節。在我國古代,每逢中秋佳節之日,文人墨客寫下諸多讚美中秋的優美詩篇,他們不僅肩負著傳承我國民俗文化的重任,同時為後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是讓中秋佳節充滿詩情畫意的韻味。今天,在中秋佳節之日,我們一起來欣賞古人十首古詩詞,體會文字背後的深意與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月亮在古代文人的詩詞之中是常常能見到的,他們用月亮抒情,留下諸多熠熠動人的詩篇。從晉朝開始,便有了中秋玩月的舉動,直至唐朝,中秋節還未成為官方規定的節假日。不過,唐代在詩歌等文學題材的作品之中,記錄了八月十五賞月、玩月的風氣。為此,唐詩人們開始將中秋賞月、飲酒、寄情等寫在詩文之中。到了宋朝,中秋節的民間習俗開始興起,在宋文中也會看到更多關於中秋節的記載。

唐代詩人喜歡詠物寄情,對月亮情有獨鍾,關於中秋節賞月、玩月的詩篇也有不少。通常情況下,唐朝詩人喜歡用華麗的詞藻吟賞明月,意境空靈,遐想月宮是什麼樣,抒發思鄉之情等等。通常情況下,唐朝詩人寫賞月的詩文詞華麗,意境唯美,感情明朗;觸景生情的詩一般是觸動遊子思鄉之情,思念故土,抒發親人離散多年不能相見的無奈之情。寫月宮的詩,能夠彰顯詩人的想像力,傾向於神話傳說類的詩文。

總體來講,唐朝詩人在中秋節這一天寫詩,是傾向於浪漫主義,他們展開想像,將景物、思想與遐想相結合,勾勒出一幅幅生動和空靈的畫面。另外,對中秋節賞月相關的詩篇,顯現出部分唐朝詩人對大自然的思考,讓詩歌妙趣橫生,更加有藝術價值。

到了宋朝,中秋佳節成為一個盛大的節日,宋代的文人墨客沿襲了前朝寫月色的傳統,寫景抒情,遐想月宮的模樣,但宋詩凸顯時代背景,擁有別樣的特色。宋代寫中秋佳節的詩詞融入了理智,具有理性色彩,暗含對宇宙的憧憬,同時彰顯人生哲理。

宋代關於中秋佳節的詩詞更展現珍惜月圓,珍惜家人相聚的美好時光,帶有強烈的傷感色彩。另外,宋代文人在描繪自然變化的同時,增加生命的憂慮,包括人世變換,漂泊無定,由於種種原因無法與家人相聚的無奈。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詩詞運用今昔對比的方式,更加凸顯人事變遷的無奈。

宋代文人寄情於中秋節,詩文中體現人生哲理,以求精神上的解脫與心理上的自由,營造出一個神聖的精神家園,他們用自然景物表現出一種豁達之情。再有,宋朝文人描繪中秋佳節,還有另外一層深意。他們用詩詞寄託,隱喻人與事。有的文人,用中秋佳節寄情,側面反映出壯志未酬,人老未能效忠國家,寄託報國志向。

唐宋文人,由於時代的不同,文化氛圍的不同,營造出不同的人生真諦與文人氣質。兩代人用中秋佳節,表現不同的情懷與思想。今天,在這闔家團圓的日子,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古人十首關於中秋節的詩詞,體會他們的思想與內涵,讀完絕對會對我國傳統文化頂禮膜拜,相信你會喜歡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91083630_12008519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