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秘密赴美學習受訓,「海馬斯」或提前到貨!美軍主動泄密,給大陸送上「收台禮包」!
台防務部門近日公開了一份有關「美對台軍售案執行情況」的報告,其中提到,共有3項延誤、1項提前,15項「進度正常」。
要知道,根據美國對台軍售的情況來看,延誤交付是基本操作,提前倒是不多見。
而這裡提到有望提前交付的就是美製M142高機動「海馬斯」火箭炮系統。
台當局曾在2021年花了325.2354億元新台幣(人民幣約72.5億元),向美購買了29套「海馬斯」及配套裝備,但這批裝備因為俄烏衝突、美產能不足等問題被延期。
現在,最新消息顯示,首批有望在今年年底交付,後續分批次交付,最終完成訂單的時間將提前至2026年。
至於最後到底能不能真的按時交付,那就得另說了。
不過,「海馬斯」目前雖然還沒到貨,但相關的人員培訓卻已經是提前完成。
今年2月,台軍曾秘密選派了30名台軍前往美國接受「海馬斯」操作訓練,10月底完訓。
但是美國陸軍卻突然主動泄密,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赴美訓練操作「海馬斯」系統的台軍人員已經正式結業,並且還附上了相關的受訓畫面,甚至將每位受訓人員的姓名、外貌、職務等資料全都曝光。
有網民指出,解放軍完全有能力藉助人臉識別身份,迅速確定相關人員信息,然後按相關「懲獨」法規實施「精準反制」。
對此,台當局直呼,對於美軍的這個舉動「大感意外」。
所謂「海馬斯」系統,曾在俄烏衝突中大出風頭,尤其是在一段時間內,烏軍在北約的情報支持下,拿到「海馬斯」的烏軍給俄軍造成了大規模殺傷,重創了俄軍士氣。
但後來,俄軍提高了電子干擾和態勢感知能力,同時出動無人機專門獵殺,導致「海馬斯」的戰績越來越少。
總體來看,烏軍利用「海馬斯」確實拿下了一些可觀的戰績,但發揮主要作用的並不是「海馬斯」,而是北約提供的情報支持。
但是台當局也看不到本質,一度將「海馬斯」視為重要倚仗,甚至還曾宣稱,其射程能夠覆蓋大陸沿海城市和港口,而解放軍還沒有辦法攔截。
確實,「海馬斯」火箭炮具備一定的戰術價值,但問題是,這並不能改變兩岸軍力的巨大差距。
且不說台當局目前只有11套「海馬斯」系統,對岸的解放軍是什麼實力,台當局又不是不知道。
都不用說那些東風15短程彈道飛彈,還有遠程彈道飛彈啥的,光是台海一線部署的一大批PCL-191多管火箭炮,配上無人機、預警機、偵察機等,基本就能實現「發現即摧毀」的能力。
我們真正要警惕的是,美台軍事勾連愈發明目張胆,現在都懶得連遮遮掩掩了,直接將牌攤到明面上。
台當局派人前去美國接受軍事訓練,目的很明顯,就是「倚外謀獨」,提升軍事實力,為所謂「非對稱作戰」添加籌碼。
不過,對於這種情況,我方一直都在高度關注,並且在不斷做著應對準備。
除了不斷提升遠火部隊的精確打擊能力,進行一系列軍事動,震懾「台獨」分子之外,解放軍也通過一系列演習科目,警告企圖干涉台海局勢的外部勢力。
聯合利劍大規模圍島演習、中國海警圍台巡航,以及明確加入了對軍火船赴台識別和登臨檢查的科目等動作,都在向外部勢力說明,一旦行動開始,他們的任何武器支援都靠近不了台島。
現在,美國將與台灣的軍事勾連從「地下」轉入了「公開」,一定程度上就是給大陸送上了「收台」的禮包,加速中國統一的進程。
台當局要趁早認清現實:不管什麼樣的裝備,不管有多少美製武器,都將是一衝就垮!等解放軍火箭彈真的落下時,台當局恐怕後悔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