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接孩子放學為何容易「毀」掉他?孩子內心感受,很少有父母明白

2021-06-10   媽之道

原標題:晚接孩子放學為何容易「毀」掉他?孩子內心感受,很少有父母明白

晚接孩子放學為何容易「毀」掉他?孩子內心感受,很少有父母明白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每當幼兒園放學時,校門口總是一片喜悅和諧:

上了一天課的孩子,因為馬上能與父母見面而感到開心;工作了一天的幼師,為能按時回家休息感到開心;父母也會因為看到半天沒見的孩子而欣慰。

但在這一片和諧的景象中,總有那麼幾個小朋友,或者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期盼父母的到來;或靜靜地坐在班級中等待有人來接;又或者因為長時間沒等到父母哇哇大哭。

被晚接的孩子有什麼感受?幼兒園的老師最清楚了

直接質疑父母不要她了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曾經有位幼師說一個小朋友給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天她送班上的小朋友出幼兒園,只有一位小女孩的家長遲遲未到。

媽媽打來電話很抱歉地說路上堵車,要晚點接孩子了,幼師馬上將這個消息告訴了小女孩,結果女孩沒有聽原因就直接哭起來,說「 媽媽不要自己了」。

老師安慰她,這怎麼可能呢?媽媽只是路上堵車了,馬上就過來。但小姑娘又哭著說:「就是不要我了。」

因為今天早上她惹媽媽生氣時,媽媽直接扔下一句,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低頭沉默不語,但是性格越來越內向

也有很多孩子聽到這個消息時,只是低頭沉默不語,但隨著父母晚接的次數越來越多,他們的性格漸漸變得 內向,不愛說話,碰到父母誰也沒多高興。

抗拒上學

還有一些小朋友,因為父母遲遲不來接自己放學,直接抗拒上學,表示除非爸媽能按時接送他上課,否則 以後都不去幼兒園了

很多幼師表示:對於這樣的寶寶,父母多來晚接他們幾次,很可能「毀」了孩子。

除了有這三種表現的孩子,當然有部分小朋友在知道父母晚接自己時依舊 表現得很正常,甚至與幼兒園的老師以及其他員工相處的特別好,爸媽趕到時,仍然表現得 很是開心

這就表明了,接送孩子上下學的時間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否給到他們 足夠的安全感。

那些安全感足的小朋友,當然願意多等待父母一會兒,不會輕易變得情緒低落、性格內向。

因此,不能早接孩子放學的父母需做好這些準備

提前與小朋友做好約定

明明不能按時接送孩子的父母,最好不要對他們 撒謊,一次次的毀約會降低信任感。

如果有遲到的可能性,最好一大早上就與孩子 溝通好。並且不要用負面語言,比如我不要你了,你是個壞孩子來威脅他們。

如果已經給小朋友配備了電話手錶,也可 親自聯繫他們說明情況。

及時道歉

既然父母違背了雙方之間的諾言,及時道歉能讓小朋友心裡好受一些,也能讓他們有一種被 尊重、重視的感覺,也就不會那麼生氣難過了。

孩子鬧脾氣時自己不要發脾氣

如果沒有提前與孩子約定好接送的時間,結果自己晚到了;或者已經約定好時間,卻沒按時來。

小朋友等得不耐煩,遇到父母 鬧脾氣也很正常,這件事首先是父母的過錯,若父母覺得孩子不體諒自己工作辛苦,反而在他們鬧脾氣時生氣,也很容易破壞親子關係。

只有自己先體諒孩子,孩子才會學會體諒父母。

提前與老師搞好關係

對於那些免費陪孩子等父母的老師,晚接也浪費了這些幼師的時間,父母能提前與他們搞好關係,幼師也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與小朋友 相處的更好

【幸孕姐】

接孩子放學回家的這段時間也是不錯的,拉近親子關係的時間,父母要注意別在路上批評孩子最好能。爸媽一起來接送他們,這會給小朋友足夠的安全感,並且與家人的關係更加親近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