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狠起來有多猛?42歲的韓雷讀博當了高校老師

2023-07-05     紅廚

原標題:廚師狠起來有多猛?42歲的韓雷讀博當了高校老師

中考落榜,從廚師到自考專科、本科、二戰考研、四戰考博,再成為大學老師……近日,42歲的韓雷用短視頻講述自己的求學之路,激勵了眾多網友,他用自己的奮鬥史證明內力覺醒是一個人前進的最大動力,行動起來,任何時候都不晚。

作者:陳蘭

編輯:長樂未央

放棄六年烹飪生涯

脫產學習商務英語自考本科

韓雷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 1997年中考落榜後,便進入了廚師行業。

「和他人相比,我是屬於那種不聰明的,初中一畢業就去學了廚師,據父親說,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

對於年少的韓雷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他進入天津市烹飪技術學校學習烹飪的第一堂課,老師就對他說,廚師是個勤行,從業人員要做到手勤、眼勤、嘴勤,可這幾點韓雷都不具備,所以在學習上,韓雷也總是慢半拍的。

「記得學習廚師的時候,一班的同學裡我算是開竅晚的,學習東西比較慢,尤其是在學習雕刻的時候,更是笨到極致。」回憶起當時經歷,韓雷如是說道。

但爸爸的一句話鼓勵了他:勤能補拙。

為了讓韓雷練好雕刻,韓爸爸買了一麻袋土豆(100斤),而韓雷也是一個非常願意努力且勤奮的人,五天的時間他就把這一麻袋土豆刻完了。同時一朵漂亮的土豆花也刻成了,連他自己都為之驚嘆。

最後,在交作業時,韓雷從上百位同學中脫穎而出,他的「土豆花」幾乎和老師刻的一模一樣。這是韓雷第一次得到了努力的正向反饋,「以前我不知道學習是一個不斷重複的過程」,他曾將自己在學業上的不順歸咎於智力等客觀因素,但在職校的經歷讓他意識到,個人努力加上找對方法才能讓學習事半功倍。

此後,韓雷越發努力,一次學不會的東西,就兩次、三次。比如,為了將拔絲技法練熟,韓雷每天都會做一個拔絲山芋,半個月後拔絲技法他已熟練於心。為了掌握菜品的口味,他會去吃顧客剩下的菜,回去慢慢試驗、揣摩直到做出和師傅一樣的菜。

中專快畢業的時候,韓雷找到了實習的飯店。如果當時留下來,他的收入還不錯。但是後來聽完一位叫於鐵的烹飪老師講完課後,韓雷受到了啟發,他認為想要做好菜,必須要學好文化知識,還要學習更深入的理論知識,於是他決定報考烹飪的大專班。

大專班即將畢業的時候,韓雷被順利地分配到了天津凱悅飯店工作,而韓雷的人生轉折點也發生在了這裡。

一天韓雷在休息室休息,聽到旁邊有外國員工用英語交流,當時他就想自己什麼時候也能像他們一樣說英語。經過反覆的思考後,韓雷最終決定放下烹飪工作,去上自考英語。

但做出決定的那個晚上,韓雷還是哭了,因為對烹飪的付出實在太多了,但他認為選擇了就要對自己負責,於是21歲的韓雷辭去廚師工作,到天津商業大學脫產學習商務英語自考本科。

二戰考研成功上岸

三年讀600多本書,最終決定考博

起初韓雷的心理落差特別大,因為他是班裡年齡最大的,沒上過高中,這讓韓雷更加刻苦。

「你學10個小時,我可以學13個小時到15個小時。」持續性學習是韓雷的優勢,他相信勤能補拙,於是他爭分奪秒。課堂上,他瘋狂做筆記,記錄老師說的每一句話。課下,他反覆練習英語發聲,每天六點到校,晨讀到七點,然後進班早自習,緊跟著就是一天的課程,下午固定兩個小時的聽力,就這樣持續了將近一年。

在這一年裡他聽壞了5個隨身聽,發音也從帶有天津味的英語轉成了美音,上課時被老師點名念課文,他的發音驚呆了全班同學,老師也給予了他極大的認可。

不僅如此,他還把英語新概念2、3、4全都背了下來,為了提升自己的英語聽力他還把《阿甘正傳》這部電影聽了73遍,同時在2004年的時候順利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

就這樣,韓雷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自考專科和本科的課程。這也讓他又明白了一個道理「天道酬勤」。

打通了學習的「任督二脈」之後,韓雷決定繼續讀書。韓雷說:「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少。只有你知道了方法,路才能越走越寬。」於是韓雷踏上了考研之路。

因為基礎比較薄弱,又加上備考期間韓雷接了一份發傳單的工作,最終他以一分之差與研究生失之交臂。但他並沒有自怨自艾,而是鍥而不捨準備二戰。

二次備考,韓雷辭掉了兼職工作,全身心投入,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背外語,等自習室開門後再進教室,晚上11點回家,就這樣又堅持了一年。最終,27歲的韓雷以初試複試第一的好成績,考上了天津商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研究生。

讀研期間,他知道自己的專業基礎薄弱,便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從6點鐘開始晨讀、上課、看書、吃飯、健身……三年時間他讀了600多本書。

研二時,韓雷擔任本科生的思政老師,他用心準備,授課精彩,收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從這一刻起,韓雷慢慢發現他喜歡上了講課,他也因此萌生了考博的意願。

考博成功圓夢教師

不斷「提升」的髮際線是努力的證明

考博的過程依然困難重重。韓雷一邊工作,一邊備考,輾轉換了3份工作。期間在一家私立學校任教,對他而言,那段過往生活最大的挑戰是要在工作和複習考博之間找到平衡點。韓雷回憶,前三次考博的時候,他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分給了學生,因此也就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

為了安心複習博士考試,最後他不得不換了一份跑校的兼職工作,在不同的學校接課,這樣一來他比較自由,有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考博。有時候他一天要做5份工作,半夜12點才回家,公交站、商場、馬路邊、餐廳都成了他學習的地方,而且工作也沒耽誤。

連考三年未中,第四年,韓雷終於如願以償地走進南開大學的校門。博士複試那天,韓雷拿出五年前自己買的一件休閒西服,雖然略顯陳舊,但他還是穿上了這件承載他夢想和期待的衣服走進了複試教室。

天道酬勤,2016年,韓雷正式成為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

讀博第一天,韓雷發現自己是班裡全職讀博中歲數最大的,他意識到自己的「劣勢」,一股緊迫感油然而生。此後的日子裡,除了日常上課,韓雷還在發奮看書、寫論文,英語晨讀也沒有放下。

他牢牢抓住每個可以鍛鍊提升自己的機會。他參加了博士生講師團,在博士生講師團里,接觸到了不同群體,了解了不同群體的狀態。韓雷先後出團大小宣講近80次,涉及人群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企業員工、離退休人員等等。

為了爭取時間,彌補自己的不足,讀博期間的韓雷大概看了800本書,列印的論文有1米厚,「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做好學術積澱。」韓雷不斷給自己打雞血,保持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將大部分的精力用於讀書學習。

讀博期間,韓雷坦言自己真正「開竅」了,「導師點撥一下,我就知道怎麼做。」以前的豐富經歷給了他很多積累,學習的幾個專業都是跨學科,外語方面又有優勢,韓雷感覺自己真正開悟了。

三年的讀博時光,他共撰寫論文53篇,發表25篇,獲二等獎學金、國家獎學金、周恩來獎學金提名獎各一次。

讀書十餘載,終撈星河。2019年,韓雷獲得南開大學博士學位。

而隨著一次次的自我超越,韓雷的髮際線,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提升」,他對此也感到很坦然,因為髮際線展現出了他努力的過程。

最終,博士畢業的韓雷進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成為了一名教師。

結語

「人生漫漫,從來沒有一帆風順,有的只是螺旋式上升」。韓雷的工作歷程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也不禁讓正在努力讀書或工作的人們深受觸動。

從廚師到大學教師,韓雷把自己的經歷發在網上,引起了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看到韓雷的經歷,自己也有了動力,覺得做什麼都有信心了。更有網友表示,他看到了韓雷的經歷,才重新拾起考研的勇氣,第二次考研成功通過了。

韓雷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證明,唯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方可到達人生的目的地。內力覺醒是前行之路的最大動力,人生越努力越幸運,我們都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6c4a9ba32c66cb0251b4670655e90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