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人物定位,決定了戰甲的性質,再加上DC和漫威風格上的差異,自然戰甲裝備體現的方式就有所不同
我們都知道,『蝙蝠俠』和『鋼鐵俠』都分別是DC和漫威當中,比較有分量的人物角色,他們在各自的團隊之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兩者在很多的方面都有著非常類似的地方,就比如,他們都是超級英雄中無數不多的普通人類。
有著過人的智慧,以及無可匹敵的財富。在實力上,也都主要依靠戰甲和科技裝備的輔助。但,他們兩者之間也有很多的不同。最為顯眼的一點,那就是鋼鐵俠的戰甲,在科技程度上,以及外觀上,都要比蝙蝠俠的帥氣很多。
且不論《復聯3》以及《復聯4》中的馬克50以及馬克85,單單是《鋼鐵俠1》中的馬克3,就已經在外觀上贏了蝙蝠俠的常態蝙蝠戰衣,而且馬克系列戰甲的諸多功能和武器搭載,在科技含量上也的確遠超蝙蝠俠的常態戰衣。
雖然很是喜歡蝙蝠俠,但這差距,著實有點大,這是為何呢?按理說,老爺的財力可是能夠與托尼相匹敵的。
角色定位上的差異
對於鋼鐵俠和蝙蝠俠的區別,最為重要的是,他們兩人在定位上的差異了,在DC的早期漫畫之中,蝙蝠俠的定位可不是什麼正義聯盟的超級英雄,而是一個對標『偵探』的一個俠義人物,有點類似於我們武俠中的那些替天行道的『大俠』。
而且蝙蝠俠在最開始的時候,他所應對的大多都是哥譚市中的一些罪犯,規模並不是很大的一些黑幫組織等等所以從定位上來說,蝙蝠俠是城市生活中的一種存在,這一點和漫威的『蜘蛛俠』非常的相像。我們也都知道,在漫畫中,哪怕是MCU當中,蜘蛛俠也並不是太依靠於戰甲。
如此而來,蝙蝠俠在裝備的打造上,自然就會顯得並不那麼起眼了,畢竟DC想要塑造的是蝙蝠俠這個人物,而非是他的裝備。看看漫威在《鋼鐵俠》系列中,對於戰甲鏡頭的展示,就可以對比出,雙方在科技裝備上的投入程度了。
補充:鋼骨作為DC目前階段中唯一一位科技元素,但他的塑造,在細節處理上完全無法和漫威的相比
戰鬥方式的喜好
此外,在影片中,人物的傾向也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鋼鐵俠不同於蝙蝠俠,他可沒有什麼過人的本領,除了『知識詛咒』之外,托尼幾乎和常人並無區別,他的身體素質甚至還如很多經受過訓練的普通人,比如鷹眼、寡姐等。
但蝙蝠俠則不一樣了,韋恩自小就非常的自律、要強,不僅在全球流浪的時候,學會了很多的格鬥技術,其中還不乏中國的武術,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韋恩也一直非常長期的鍛鍊,以此來時刻保持一個非常好的身體狀態。
好不誇張地說,蝙蝠俠在身體機能方面已經達到了普通人類的極限。對此,蝙蝠俠自己其實也是非常的自豪的,從他的戰鬥方式中,我們也能看出一二。雖然有很多裝備,但蝙蝠俠卻唯獨的偏愛近身的格鬥,甚至是一些常規的遠程武器都不屑使用。
(備註:貌似絕大部分的英雄都不太喜歡使用一般的武器,只有冬兵和寡姐比較例外)
蝙蝠俠戰衣的潛在含義
對於蝙蝠俠名稱的由來,我想有必要提及一下,當布魯斯韋恩結束四處求學流浪生活,回到哥譚市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腐敗,並且黑暗的城市,這深深觸動了韋恩的心理,曾幾何時,那個害死自己父親的兇手,也同樣沒有得到自己兒時所期望的那種懲罰。
而如今,自己已經長大成人,再次審視這個城市的時候,他發現原來的自己認識的還是太少,並不是不公平那麼簡單,這座對自己有著深刻影響的城市,早已暗無天日。所以他選擇了,要以自己的方式來維護正義。
當法律無法懲戒的時候,自己便替天行道,而一方面為了不影響自己的家族,另一方面為了數造一個可以被人們牢記的形象,他選擇了在黑夜來臨之時,化身『蝙蝠俠』。因為蝙蝠是韋恩小時候最為害怕的一種生物,同時蝙蝠也是恐懼的象徵。
他希望自己曾經害怕的生物,能夠像一種圖騰一樣,威懾整座城市,讓罪惡有所忌憚。這一點在影片『俠影之謎』中韋恩和管家詳細說明過。當然我們從蝙蝠俠戰甲設計的過程中,也能看出一二。戰甲無論經過怎樣的升級和改裝,但始終保持著黑色的主調。
備註:托尼是完全不在乎其他影響,能有多招搖,就多招搖。就連真實身份都毫無避諱的公開於眾。
所以總的來說的話,蝙蝠俠和鋼鐵俠在裝備上的差異,最為主要的就是角色定位上有很大的區別,他們各自的人物原型塑造,決定了裝備的性質和屬性。
文:雨打屁屁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