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小眾寺廟,一個地位堪比大昭寺,一個供奉關二爺,你去過嗎

2022-10-08     九山行

原標題:拉薩的小眾寺廟,一個地位堪比大昭寺,一個供奉關二爺,你去過嗎

拉薩,作為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是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傳佛教的聖地。行走在拉薩街頭,你會發現這裡擁有最多的就是寺廟。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那種隨便拿出來一個都聲振寰宇的寺廟,還有很多規模不大,人員不多卻被當地人視為寶藏的寺廟。

今天,我們就說說在藥王山周圍的小寺廟。它們或藏在小路的盡頭,或躲在市井的巷尾,最大的特點就是如果你不刻意尋找,就肯定和它無緣。

魯普岩寺

在前面說「布達拉宮最佳拍攝機位」時,我們提到了一個地方,它位於人民幣50元背景圖案的拍攝點藥王山觀景台的後面,布達拉宮廣場西入口的南側。雖然和擁擠的觀景台僅有不到百米之隔,這裡卻人跡罕至,門可羅雀。這裡就是魯普岩寺。提到這個名字恐怕沒有幾個人知道,但是這個寺廟的歷史地位可是高得離譜,甚至到了和大小昭寺齊名的地步。

前面我們提到扎耶巴寺的時候說了,大昭寺是松贊干布為尺尊公主修建的佛堂,小昭寺是為了文成公主修建的,扎耶巴寺是芒薩赤姜王妃的佛堂。而魯普岩寺,則是松贊干布的另一位王妃,茹雍薩嘉姆王妃的佛堂。不過當時這裡的名字叫做扎拉魯普,是西藏的第一座石窟。隨著歲月的變遷,這裡便建立了一座寺廟。而這座寺廟再次出現在歷史文獻中,是那個「三個六世」時期。那個取代了倉央嘉措成為第二個六世的益西嘉措,在被廢除後就被拘押在魯普岩寺。

千佛崖

在藥王山的另一側,還有一個同處於松贊干布時期的佛教聖地,千佛崖。與魯普岩寺相似,這兩個地方依託於藥王山岩石的天然造型,製作了大量的摩崖石刻。這在拉薩的其他寺廟就很難看到的。就像魯普岩寺供奉的主尊釋伽牟尼和弟子的佛像就是利用天然的岩石,後由尼泊爾的工匠刻成浮雕的。

在千佛崖,有一個「甘珠爾」石經塔矗立在藥王山旁。《甘珠爾》是藏傳佛教中一部重要的經籍。而「甘珠爾」石經塔則是近年來工匠們將整部《甘珠爾》經刻在石板上,並將刻有經文的石板堆砌成的一座寶塔。每天清晨,總有數不清的藏族人來到這裡,對著千佛崖俯身朝拜,繞著石經塔誦經祈福。

在前往這兩處佛教聖地的路上,你都能見到用泥土模製的擦擦。這種源於印度,用紅色陶土塑制的泥佛,泥塔,被堆放在佛像的下面、石塔的底座上,山岩的轉角處,被藏族人用來消災祈福。而製作擦擦的門店,就在路旁,幾個工匠正在用各種模具周而復始地勞作著。如果追溯歷史,擦擦可以聯繫到第27代贊普拉托托日年贊時期,據說當時他在雍布拉康被一個寶箱砸中。這個寶箱裡有兩部經書、六字真言、一個金塔和一個擦擦。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看下這個故事,相比於神話,我更願意相信這就是佛教傳入西藏的開端。

功德林寺 and 關帝廟

在連接千佛崖和魯普岩寺的道路上,位於德吉路和北京路交口處還有一處名為功德林的寺廟。這座被稱為拉薩四大林之一的寺院,是格魯派的藏區四大寺的對應所屬。對於遊人來說,這座寺廟頗有些「大隱隱於市」的玄妙。人們多沿著其院牆路過,卻少有人能夠找到正門之所。就是這麼一個不易找尋的寺廟,卻被認為是拉薩「抽籤算命最靈的地方」。同時著名的還是這裡的接福。每當這裡舉辦接福儀式時,數百的藏民便會排出來蜿蜒的隊伍,並且實時補充,長久不息。

單純只有這些,功德林恐怕很難被我收入遊記之中。這裡最讓人驚奇的是,在功德林後面的磨盤山上,還有一座關帝廟。對,就是漢族人們熟知的「關帝廟」。這也是拉薩,乃至衛藏地區的唯一一座關帝廟。不過藏族人管這裡叫做「格薩爾拉康」。當然,這個「格薩爾」不是西藏的那位傳奇英雄,而是被藏民稱為漢格薩爾的關羽。

這位內地道教的大神,與西藏信奉的教派毫無關係,為什麼會出現在藏傳佛教的聖地拉薩呢?這個要從清朝時期福康安率軍進藏平息廓爾喀入侵說起。在廟中收藏的《磨盤山新建關帝廟碑》中記載,當時福康安率兵出征廓爾喀,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平定了入侵。所有軍民都認為是有神明保佑才能如此順利,所以便修建了這座關帝廟。

關帝廟規模不大,但是樂趣不少。在周圍都是藏式建築的環境中,突然發現一處漢式建築。此外,大殿之內還供奉著手持大刀的關公塑像,如此熟悉的感覺,在藏地絕對是個難得體驗。

其實無論是摩崖石刻,印式擦擦,還是漢式關帝廟,在拉薩街頭行走,只要你願意探索,總能找到一些莫名的驚喜。可能在西藏這個地方旅行,很多地方是要隨緣的。緣分到了,用心找了,它就在不遠的地方等著你;不用心的,就算人家在門前等著你,你也會轉身錯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54bd0f80562868fa63e953dc37b46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