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真的存在嗎?從曾仕強的親身經歷中,找到了答案

2023-12-31     郭秀華

原標題:鬼真的存在嗎?從曾仕強的親身經歷中,找到了答案

在中國,鬼是一個經常出現的角色。傳統觀念中,鬼通常被認為是人死後靈魂的幻化形式。按照正常情況,人一旦死亡就會投胎轉世,但如果這個人是冤死或遭遇意外,死後可能化為厲鬼,繼續停留在人間,對活人造成傷害。然而,這種觀念很可能是封建迷信所產生的概念,因為科學研究領域根本不存在靈魂,因此鬼的存在從科學角度來看是不存在的。然而,仍然有很多人聲稱曾親眼見過鬼,其中包括國學大師曾仕強,他分享了自己的見鬼經歷。

曾仕強不僅是一位文學大家,他對《易經》的研究對古代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年後,他成為了台灣交通大學的教授,在管理方面有一定造詣,形成了中西方思想的對比模式,對中國的管理模式和發展前景進行了深刻的解讀,被譽為中國式管理的奠基人。除了在管理領域的建樹,他還精通古代文化各個方面,古代文化書籍的注釋也是他的另一強項。

曾仕強分享了他在14歲時的見鬼故事。當時,他居住在一個偏日式的庭院裡,庭院中還有一口古井。儘管環境非常寧靜優雅,但對於14歲的少年來說,面對古井總是會有一些恐怖和陰森的感覺。在某個晚上,當他在井口邊打水時,看到了一個影子,一個難以辨認性別和年齡的模糊身影。回想起老一輩的說法,他明白如果看到鬼不能逃跑,否則鬼會追隨。於是,他強忍害怕,用目光死死地盯著那個鬼影。當他的心情完全放鬆下來,不再害怕時,他發現那個鬼影在他眼前逐漸消失。多年後,他承認是自己幼稚,將內心的擔憂映射成了現實。他說這就像疑心生暗鬼,其實世界上並沒有鬼魂,只是因為我們想得太多,才會臆想出鬼的存在。鬼怪論為何能延續

許多人認為鬼怪論與科學無關,因為科學無法解釋許多奇怪的現象。然而,更多人認為鬼怪論是一種封建迷信學說,與人們的科學認知水平有關。許多文學作品,從四大名著到許多話本小說,都記載了不少關於鬼怪的故事。鬼怪論中的鬼和神相對應,神代表著光明,鬼則代表著陰暗。鬼怪論建立了一整套體系,通過《易經》、道家、風水、小說、神話等思想,人們逐漸形成了一種關於鬼神存在的觀念。這種觀念中,神象徵著正義的力量,而鬼則代表著陰暗的一面。人類之所以能夠延續至今,正是因為陰暗無法壓制光明。這種結局反映了邪不壓正的思想,即便在古代小說和傳說中,人們也會用正義的力量去感化鬼怪。

鬼怪論的延續也有其他解釋。除了道聽途說和古人的傳播之外,大多數鬼怪論觀念源於人們的心理恐慌。如果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出現問題,或者在短時間內心理較為脆弱,就會在腦海中產生對現實不存在的畫面,將虛幻當作現實,這時鬼怪就會在人的想像中出現。此外,在生病或虛弱的時候,人容易產生噩夢。在噩夢中感受到恐怖的事物,會讓人自然而然地認為鬼怪在作祟。這種現象在醫學上被稱為驚悸。

儘管鬼怪學說並沒有得到嚴謹的科學解釋,科學家一直在努力研究鬼怪的真實性,但至今沒有定論來肯定或否定鬼怪的存在。在唯物主義學說盛行的今天,鬼怪學說並不太受歡迎。人們將對善的嚮往和對光明的代表正義的力量寄託於未來,希望通過對鬼怪的敬畏之心使人向善,並堅定信仰。在信奉唯物主義學說的前提下,鬼怪學說並不會真正威脅到人類的存在。只有在心中完全摒棄鬼怪的存在,人們才能真正向陽而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450e39d0f17aa97d53b39002ba52c7c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