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新年,每個中國人都有一份獨特的「年之情結」。於萬千中國家庭來說,春節,不僅是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是舉家團圓的好日子,由此,春節的儀式感最為濃烈。所謂年味兒,就是通過各種習俗維持的一種儀式感。對老一輩人而言,親手置辦年貨,是對年節最大的敬意。 在2020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記者們也將跟隨老百姓置年貨的腳步,走街串巷,尋找傳統的本土「年味兒」!
57歲的張明勝,開著塘灣鎮上唯一的「百子糕」糕點店。30年前,他從父輩的手中接過家族的技藝,成了遠近聞名的「百子糕」第三代傳人。百子糕是贛派特色風味糕點,用純糯米炒熟磨粉,加上白糖、紅糖、桂花和紅綠絲,拌勻後,用特質模具壓製成「百、子、千、孫」字樣,圖喜慶吉利之意。又有蝴蝶、連環以及福、祿、壽、喜等字,間有紅、白兩色,作為婚嫁喜慶饋贈的吉祥物。
張明勝店裡的糕點有其獨特之處。大到壽星、壽桃,小到花朵、字樣,一應木質磨具都是他親自刻的,有時候突發奇想,他還會在傳統模樣上加些自己獨到的見解。老百姓們都說,他家的糕點,不僅甜度適中,口感軟糯,花樣還多且吉利。
製作百子糕,對氣溫有一定的要求,冬天還好,夏天要在半小時之內做完上烘箱,不然糯米就很難成型。同樣的原理,口感最佳的保鮮期,冬天為10天左右,夏天3-5天。
每年廿三開始,張明勝的手機就響個不停了。除了周邊鎮上、村裡的人們來採買,不少貴溪市區或其他鄉鎮的老百姓也會打來電話預定。「年貨三件套」——百子糕、壽糕、蔥酥糕,是採買的首選,也是每年都需要加班加點製作的火爆糕品。它們分別摻入白糖、紅糖、蔥酥油製作,口味各異,能滿足老中小三代人的喜好。「老人愛壽糕,喜歡它的甜味和吉利;中年人愛百子糕,喜歡它的小巧和細膩;孩童愛蔥酥糕,喜歡它的香味和嚼勁。」談起糕點的「簡歷」,張明勝說得頭頭是道。
村上春樹說,沒有小確幸的人生,不過是乾巴巴的沙漠罷了。新年的儀式感,就是這麼一份值得全家人珍視的小確幸。
年味是什麼?年味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是舉家圍坐在桌前的一杯酒;是父母親手做的一頓年夜飯;是逛廟會看著舞龍吃著糖人兒的一種純真;是不管認識不認識,見面都說過年好的那一份友好;是滿大街掛滿了紅燈籠的那些祝福……
來源:貴溪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