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屬蓋亞那:法國,想讓我獨立,門都沒有,我要一直薅你羊毛!

2023-06-19     陳坤說歷史

原標題:法屬蓋亞那:法國,想讓我獨立,門都沒有,我要一直薅你羊毛!

二戰結束後,各列強的殖民地紛紛獨立建國,不過也有例外。比如法屬蓋亞那,這個殖民地非但不想獨立,甚至當法國想要給予自己更大的自主權時,也被其拒絕,理由是怕法國催自己獨立。而法屬蓋亞那之所以不願意獨立,是因為可以從法國身上薅到各種各樣的羊毛,也就是補貼。

靠著從法國身上薅來的羊毛,這個地方的人的生活水平在南美洲數一數二。有這樣的優待,換你你會追求獨立嗎?顯然不會!那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來簡單說說!法屬蓋亞那位於南美洲的北海岸,面積8.35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30萬,是法國的海外省,由法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也是歐盟的一部分。

1498年,哥倫布踏上法屬蓋亞那,在見識到加勒比人和阿拉瓦克印第安人的厲害後,帶著小弟跑了。100多年後,荷蘭人開始在這裡搞殖民,還進行了移民。1604年,法國從荷蘭人手中搶到法屬蓋亞那後,也開始建立居民點和進行移民。不過之後這個地方又被英國、荷蘭、葡萄牙相互爭奪。

直到1816年,法屬蓋亞那才最終被確定為是法國的殖民地。眾所周知,法國對殖民地的管理方式與英國不同,更多的是採取「直接管理」的模式,比如向殖民地派遣各級官員,對殖民地實行「同化政策」。所以在法國的殖民管理下,法屬蓋亞那對法國的認同度非常好,然後雙方和平度過了100多年。

二戰結束後,好多殖民地紛紛追求獨立建國,不過法屬蓋亞那卻是一個例外。當時舉行過一次獨立公投,可是只有5%的人希望獨立,還都是當地土著。既然沒獨立建國,那就以海外省的身份加入法國吧,殖民地這個詞肯定是不能用了。1947年,法國中央給予法屬蓋亞那有限的自治權。

之後,法屬蓋亞那還在法國國民議會和參議會各有2個議員席。自此,法屬蓋亞那也算是法國人了,和法國本土居民共享同等的待遇和福利。法國人有的,他們也有;法國人沒有的,他們還有,比如額外補貼。1968年,法國在法屬蓋亞那建立庫魯航空中心,以滿足火箭發射任務的需求。

此舉也讓法屬蓋亞那變成了現代的世界,並吸引了一些人移居到此工作。1977年,法屬蓋亞那成為法國的一個大區。由於這裡是海外省,比起法國本土肯定要貧窮落後些,所以法國每年都會給予巨額補貼。比如2015年,法國就給法屬蓋亞那補貼了38.7億美元,這個數字比蘇利南當年全國的GDP還要多。

要知道,蘇利南2019年的GDP也才39.8億美元。又比如,如果法屬蓋亞那人失業,可以申請最低生活保障金RMI ,一個月大約有450歐元。而鄰國巴西,許多人辛苦工作1個月,可能連100歐元都賺不到。這樣的收入差異,足以使當地民眾過上令周邊國家艷羨的生活。

靠著巨額的補貼,法屬蓋亞那的人均GDP已經快接近1.9萬美元,在南美位居首位。不過相比於法國本土4萬多美元的人均GDP,還是要低不少。背靠法國,靠著薅法國的羊毛就能過上富裕的生活,還手握實權,法屬蓋亞那肯定不願意獨立。不過,法國對法屬蓋亞那的態度,卻有些搖擺不定。

一句話概括就是:想要又不想要。想要是因為很多重要設施都建在這裡,比如航空中心。不想要是因為每年都要給法屬蓋亞那大筆補貼,這是一筆沉重的負擔。到了後面,隨著法國經濟不斷衰退,財政不斷惡化,越來越多的人也提議乾脆讓法屬蓋亞那獨立好了。2009年,法國讓法屬蓋亞那搞個公投獨立看看。

公投結果卻讓大家大跌眼鏡,70%以上的人都投了反對票,表示不願意獨立。到了2010年,法國又說要給法屬蓋亞那更大的自主權,可是接近70%的選民擔心會因此減少補貼,投了反對票,不支持從法國中央政府獲得更多的自治權。2017年3月,法屬蓋亞那爆發了一場法屬蓋亞那有史以來最大的遊行示威。

當然了,遊行示威並不是為了自治或者獨立,只是抗議嚴重的失業和社會治安問題,其目的不過是希望法國中央給予更多的補貼而已。法國人也知道這其中的貓膩,於是說道~要不你們還是獨立吧,大家散夥,各過各的。可是此舉遭到了法屬蓋亞那嚴重抗議,他們認為這是法國中央對他們的羞辱。

法屬蓋亞那當地議員表示:「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將一直堅持罷工與抵制。對於那些妄圖讓我們獨立的陰謀份子,我們絕不會掉進他們的陷進里。」要法屬蓋亞那獨立,門都沒有,一直薅法國的羊毛才是正道。之後法國向法屬蓋亞那撥出10多億歐元的緊急援助,不過他們表示這個數字太少,得再增加21億歐元。你看,這不就是典型的薅羊毛薅上癮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f04c6b41e4e2769363ae35eeae472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