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已盡力,控制IPO節奏,規範減持才是最大的利好

2023-08-28     凱恩斯

原標題:政策已盡力,控制IPO節奏,規範減持才是最大的利好

周末證監會一口氣發布了幾個重磅政策利好,可以說政策已經盡力,把股民期盼的利好都出來了。其中提到: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凈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凈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對於存在破發、破凈、經營業績持續虧損、財務性投資比例偏高等情形的上市公司再融資,適當限制其融資間隔、融資規模。(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不受破發、破凈和虧損限制。)

之前是離婚式買房,現在是離婚式減持

前幾個月,A股出現各種離婚式減持,像360、崑崙萬維等的減持都惹來了不少爭議。三六零。4月4日,三六零公告稱,實控人周鴻禕與妻子胡歡已辦理解除婚姻關係手續,周鴻禕擬將名下6.25%的股份分割至胡歡名下。按照三六零當日收盤價計算,周鴻禕因離婚轉出的股份市值接近90億元。次日開盤三六零股價大跳水,截至收盤市值蒸發近80億元。

而崑崙萬維創始人前妻減持甚至被監管點名。早在2016年,崑崙萬維創始人周亞輝即與李瓊離婚,離婚時,李瓊分得26.43%的崑崙萬維股權,按照當時股價計算市值超70億元。今年6月20日,李瓊開啟減持模式,當日宣布減持3%,崑崙萬維稱其減持原因為「將其減持股份稅後所得的50%以上出借給公司,借款年利率為2.5%,期限三年。」此後的一個月內李瓊又三次發布減持公告,30天內周亞輝前妻合計公告減持9.37%,而截至7月底,崑崙萬維股價較首次公告李瓊減持當日的收盤價,已跌超40%。而這一個月內,崑崙萬維兩度收到關注函,要求就減持情況進行說明。

其實大家也都知道,表面是離婚,實際上全是為了減持,就像之前幾年的離婚式買房,全都是為了繞開監管。特別是離婚後大股東配偶的股份減持不再需要按照大股東和董監高的要求進行信息披露,也不需要執行對董監高股權減持限制的規定,從而可以更為快捷、方便減持大股東離婚分割出去的股份,所以容易被質疑為繞道減持,造成市場情緒恐慌並導致相關股票市場價格的下跌。

但是,如今「離婚式減持」迎來了新規,滬深交易所發布了實施細則,上市公司股東以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減持規定,明確了大股東因為離婚、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終止、公司分立等形式分配股份的,股份的過出方或者過入方應當合併、持續共用大股東減持額度。

其實很好理解,上市公司大股東的減持額度是有規定的,就像以前最高減持的額度占到總股份的比例是有規定的,但是若是以離婚的方式,部分股份就是過入到另一方,那麼減持額度就無形增加了,減持套現的規模就一下子擴大了,這顯然會對市場帶來壓力,確實也是不公平。

以往減持制度對大股東、實控人有三年禁售期的約束,同時IPO前的其他股東也有禁售期,但是禁售期也不足以避免問題發生。還是得換個想法,換個角度,比如有了IPO融資了10億元,中間增發又融資了5個億的大股東、實控人減持的前提,對投資者的分紅回報就要提高。

新規定下來之後,如果離婚了,自己的持股一半過入出去了,那麼之後減持的時候你自己手上持有的股份和過出的那部分股份合計計算減持額度,也就是說不管離不離婚,都不影響原來的減持規定。還有就是分割股份後,每年減持不能超過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25%。

新規定算是對股東理由各種方式變相減持的行為做了一定的限制,是監管的一個方面,不過這次的政策調整,對股東減持的規定沒有特別嚴謹,如果想要嚴謹,可以直接實行企業不能盈利,就不能減持的政策。

從交易端調整到供給端調整

現在市場交易端成本已經下降到非常小,比如降低佣金和印花稅,印花稅現在也降低

了,算是監管部門在交易端所做的調整和改變改革。而我們也應該更多關注資產供給端,最近三年,市場資金每年的赤字大約在1.5萬億元,不斷在萎縮。可見,資產供給端的監管力度應該是不足的。

現在股票市場的存量減持,對市場影響大,2023年上半年,A股市場凈減持1711億元,2022年A股市場凈減持了3310億元,2021年A股市場凈減持了4282億元,可見,如果沒有這個減持新規,每年A股至少凈減持3300-4200億,可見,減持的影響有多大,所以管理層也得考慮融資規模和分紅回報比例,把這些都和減持相掛鉤。

同時,2020後大量上市的公司今年面臨解禁也出了行政維穩管理手段:從嚴控制其他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鼓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他股東承諾不減持股份或者延長股份鎖定期。

上面也在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主要針對的就是上市套現問題,這也是個很影響大家情緒的問題。

減持的背後,證監會也提到,ipo發行密度肯定沒有之前高了,特別是大市值ipo可能會往後面延一延。華虹剛上市募了212億,然後拿著不少錢去理財,說明也要規範融資資金的使用,和融資使用後的是否再過度發債增發的問詢。

呂長順(凱恩斯) 證書編號:A0150619070003。【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買賣依據,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da732e49fc4f44318f76b79a39807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