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濕氣重、先健脾,多喝三種湯,健脾暖胃,祛濕氣

2023-12-26     宜君美食分享

原標題:中醫認為:濕氣重、先健脾,多喝三種湯,健脾暖胃,祛濕氣

中醫上,濕氣是自然界中的潮濕、肉食的肥膩所造成的脾運化失調,脾主水,水液的運化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從而更好的濡養五臟六腑,若脾胃的調節機能下降,則人體的水液淤積過多,使陽氣減少,變生成了濕氣,由此可知,脾對濕氣的影響。若不注重養生,易使身體堆積毒素,可能會出現大便黏膩、皮膚發黏、因此,中醫認為:濕氣重、先健脾,多喝三種湯,健脾暖胃,祛濕氣。

1、蟲草花筒骨湯:食材有蟲草花、筒骨、乾貝、玉竹、枸杞、芡實。將所以食材分別清洗乾淨,在鍋中加入筒骨、蟲草花、乾貝等食材,並加入適當的清水,蓋鍋熬至40分鐘後加入適當的調味料即可。在營養學的角度上,蟲草花的營養價值較高,所含有蟲草素、胺基酸、蛋白質的成分,對於脾胃的水液運化有促進的作用,從而起到健脾暖胃,祛濕氣。因此,濕氣重的人,多喝蟲草花筒骨湯。

2、西洋菜豬蹄湯:食材有西洋菜、豬蹄、枸杞、紅棗。將豬蹄洗凈切塊加入鍋中焯去多餘的血水撈起備用,另起鍋加入豬蹄、枸杞、紅棗和水,以及適當的調味料,熬至30分鐘後,加入西洋菜煮5分鐘即可食用。中醫上,西洋菜有清熱的作用,經常吃西洋菜能夠清熱祛濕,減少濕熱所引起的濕氣重,在一定的程度上,有助於減輕脾胃的水液運作負擔,起到健脾的作用,因此,可以祛濕氣、排毒素。

3、淮山鯽魚湯:食材有淮山、鯽魚、枸杞、鹽、油、味精等。將鯽魚處理乾淨、淮山切塊備用,在鍋中加入適當的水加入食材,轉大火煮20分鐘並加入適當的調味料即可。中醫上,鯽魚有健脾開胃的作用,對於濕氣重所引起的腹瀉,有一定的改善。鯽魚富含胺基酸、不飽和脂肪的物質,可以調節脾的代謝機能,達到祛濕排毒素,健脾暖胃的作用。

中醫認為:濕氣重、先健脾,多喝蟲草花筒骨湯、西洋菜豬蹄湯、淮山鯽魚湯,祛濕氣排毒素,健脾暖胃。祛濕在於健脾,因此,建議大家多吃一些溫和的食物,減少對於脾胃的刺激,例如烏雞、馬鈴薯、山藥等。堅持下來,濕氣重的症狀也會有所改善。另外,建議配合運動,從而提高水液代謝,加速濕氣的排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b5c1129e38b9b2b36a940e36ba57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