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控智駕資本市場負責人廖璡: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定義礦業轉型新邊界|甲子引力

2023-12-12     甲子光年

原標題:易控智駕資本市場負責人廖璡: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定義礦業轉型新邊界|甲子引力

礦山無人駕駛商業化拐點已經到來。

《未來呼嘯而來》一書中曾提出一個鮮明的論斷,「當某些獨立加速發展的技術與其他獨立加速發展的技術融合時,奇蹟就產生了」。在未來呼嘯而至的當下,技術融合正在顛覆商業社會,全行業智能化轉型風起雲湧,加速賦能千行百業。

新能源汽車與人工智慧相向而行,成為技術融合的主戰場。這其中,無人礦卡更是走在了商業化的絕對前沿,承載著無人駕駛技術規模化落地的產業期許。

2023年11月30日,在「甲子光年」主辦的「致追風趕月的你」2023甲子引力年終盛典上,易控智駕資本市場負責人廖璡在新動能與新賽道專場帶來了題為《單礦203台:礦山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的突圍之路》的主題演講,向與會嘉賓分享了易控在礦山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的最新實踐和思考。

廖璡首先分享了以「安全」、「低碳」、「可靠」等關鍵詞構成的全球礦山無人駕駛最新進展。此基礎上進一步分享了易控在礦山無人駕駛場景的技術實力、市場需求和未來規劃,闡述了易控單座礦山規模化運營203台無人礦卡刷新全球紀錄的標杆性意義。演講整體重點圍繞以下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

  • 業內已經將無人礦卡作為常態化生產工具,易控技術實力和規模化運營能力領先全球;
  • 圍繞商業落地,易控組建了無人駕駛算法、整車線控平台、精細化管理運營三大核心能力,運營5年0事故;
  • 易控推出業內首個新能源無人駕駛線控平台「御石」,具備可進化、組件化、集成化、高安全、高節油、通用化六大特點;
  • 單礦規模化、對標有人駕駛、商業價值是無人礦卡的重要變量,海外將成為中國無人礦卡的重要戰場。

在國內礦山無人駕駛的商業化拐點已經到來的當下,廖璡表示現在正是大規模批量複製的關鍵節點。

以下是易控智駕資本市場負責人廖璡演講實錄,「甲子光年」整理刪改:

在場的各位嘉賓老師、各位觀眾,非常榮幸向大家彙報易控智駕在礦山無人駕駛規模化落地的一些思考與探索。

從全球市場角度著眼,礦山無人駕駛在目前最大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易控智駕認為,礦山無人駕駛主要突圍的目標就是超越「有人駕駛」,無人駕駛只有做到比有人駕駛更具有商業價值,才能吸引礦方合作,讓無人駕駛真正規模化的商業落地。因此,我將圍繞這一議題展開分享。

1.全球礦山無人駕駛進入商業化階段

易控從調研和實踐中認為,礦山無人駕駛行業正在加速進入商業化階段,這主要得益於礦山對運輸方案的特殊需求,即在保證整體安全、可靠基礎上,具有幾個明顯痛點:

1)首先是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對礦方及各級監管部門而言,管理壓力極大,而無人化運輸方案,正是可以提升礦山安全運轉能力最有效的路徑之一。

2)招工難、用工難。以內蒙、新疆等區域為例,由於礦山的惡劣環境對人類工作、生活非常不友善,司機出於對身體健康的考慮,很多礦方都面臨著招工難問題,再結合持續攀升的人員成本,這些礦方的無人化轉型勢在必行。

3)低碳、零碳。礦業是落實「雙碳」政策的積極踐行者。如何進一步實現零碳、低碳運輸方案,是大部分礦區都非常重視的業務發展方向。

4)此外,我們密集調研了大量的高海拔礦區,發現真正的高海拔礦區(5000米海拔以上的無人地區),礦方都有著急切的無人化改造需求。因此,對易控智駕而言,能持續在高海拔礦區布置無人駕駛礦卡方案,不單擁有經濟價值,更擁有極強的社會價值。我們必須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的無人礦卡方案,滿足礦山作業的連續性要求。

5)礦山作業車輛的使用強度非常強。一輛礦卡每年可能要運作300多天,每天工作近22個小時。同時還有面對高振動、高粉塵、雨雪、極寒、高溫等非常惡劣的工況。這就引出了對整個無人駕駛礦卡系統的可靠性要求。

如果真正用算法、用硬體來替代人工的話,那麼對硬體的可靠性、出勤率要求都非常高,這都是行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

更重要的是,今年以來,政策正在不斷推動礦區無人化的發展。比如,2023年4月,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區露天煤礦安全管理若干措施的通知》,礦山300公里範圍內作業人員不能超過29人;又比如,2023年9月,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關於印發《煤礦單班入井(坑)作業人數限員規定》的通知,產能3000萬噸以上的大礦單班作業人數不能高於850人。可以說,對作業人數的限制,對礦山產生的直接導向就是無人化。

在一系列綜合因素作用下,在礦山領域,礦方已經把無人駕駛作為一個常態化生產工具來使用,而不僅僅像之前一樣僅僅做為Demo演示如此簡單。

我們看到,某大型露天煤礦在招標文件中明確要求,不僅要求使用90噸以上的礦卡,而且一定要使用無人駕駛,這是中國礦山無人駕駛產業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杆性事件。而一些大型國有礦山,也在招標文件中要求使用線控礦卡,這正是在為未來使用無人駕駛做預埋。

此外,海外的無人駕駛礦卡也經歷了多年的商業化歷程,在商業化領域引領世界。以西澳為例,相比中國礦山無人駕駛1%的滲透率,其礦山無人駕駛滲透率高達15%。

為此,我們在海外進行了大量調研,發現中國無人駕駛、特別是封閉場景的無人駕駛技術已經引領全球,但仍存在規模化應用程度不高、運營效率未領先人工等一系列問題。

但易控從技術實力和規模化運營能力而言,已經領先全球今年,我們實現了單一礦山203台規模化落地的運營體量,這具有標誌性意義。在此之前,全球最大的單礦無人駕駛運營記錄是澳洲某礦山的108台,顯然,易控的203台規模已經遠超這一體量。

2.商業化落地是檢驗無人駕駛成果的唯一標準

商業化落地是所有無人駕駛領域中最重要的短板,而易控智駕一直都以商業化落地為核心展開業務,通過一系列布局,產生了良好的商業整體收益

圍繞商業化落地,我們主要是組建了三個核心的能力。

1)第一是無人駕駛算法。只有算法才能把模型初步跑通,讓無人駕駛礦卡從0到1、以demo形式跑起來。

2)第二是整車線控平台。無人駕駛發展到目前階段,算法固然非常重要,但承載算法的載體,也就是車輛本身(特別是剛才提到的線控底盤)也非常重要。真正的規模化應用之後,單有大腦是遠遠不夠,必須要有非常健全、可以匹配大腦的四肢。

為此,易控展開線控技術研發,讓整車線控平台更好的匹配無人駕駛算法,從而更快地疊代產品。而對整車而言,規模化疊代的能力會越來越重要。

3)第三是精細化管理運營。即使最終無人駕駛到來後,無人駕駛能力也一定是有邊界的,如何讓車輛、算法在邊界範圍內發揮更大作用,是精細化運營所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只有給大規模運營的無人駕駛車隊提供更好的整體服務體系,才能讓車輛、算法發揮更大作用,帶來經濟價值。

對此,我認為一些衡量指標非常重要。

首先,易控無人駕駛運輸方案已經可以去和有人駕駛競爭。易控超500萬公里的運營里程,在業內遙遙領先;而在所有礦區都能實現的常態化無安全員運營,也證明了易控場景的泛化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在5年多時間裡沒有出現任何安全事故,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次是運營體量。這也是在技術引領全球之外,在商業化領域重要的趕超指標。目前,易控已投放389台運行車輛,並且在明年就可以超過國際巨頭體量。

此外,易控還具有快速部署能力。

對礦山無人駕駛而言,很多機構投資人都會關心技術場景的可複製性、可泛化能力,易控為此經歷了非常多的產品疊代。目前,易控用一周多時間,就可以完成一個場景複製,只需對一些車輛展開調試,就可以做到完全常態化運行。

這其中典型,就是易控在新疆某露天煤礦運營的單礦203台案例。該礦山是全亞洲最大的露天煤礦,有4000萬噸產能,整個礦區有接近600台車,多車型、多編組,車流量密度非常大,面臨很多有人和無人混編場景。其作業場景也非常綜合,擁有新疆當地常見的冬、夏工況,包括重載上坡、極寒、高溫等極限場景。

在該項目3年多的運營時間裡,易控從最初幾台車,到單編組、雙編組,再到四編組,再到六編組,目前已經在3個標段和採煤場景同時作業,從40多台車到100台車,再到現在的200多台車,幫助該煤礦成為目前國內第一個真正實現礦山的無人駕駛規模化、商業化落地項目。

更重要的是,該項目中的203台無人礦卡,一年產能高達數千萬方,運營效率接近人工作業效率,並且能幫助運輸項目實現盈利,這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也是無人駕駛在礦區的核心邏輯。未來,我們希望和礦方共同把該礦打造為各項生產指標均位於全球首位的礦山無人駕駛標杆項目。

3.打造礦山無人駕駛「一站式」解決方案

從大框架而言,如果使用簡單的雲端方案,礦區無人駕駛方案其實差別並不明顯,只是內核不盡相同。但當單礦車輛數達到幾十台後,雲端平台架構就會出現可拓展性瓶頸。

為此,易控投入了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去升級整體系統架構,確保軟體更具普適性與一致性,最終打造出相當於滴滴打車一樣的調度指揮中心,可拓展性極強。

同時,為了讓車端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更強,對網絡要求更低,同時遷移到其它場景的能力更強,我們決定把更多的決策放在車端,這也為快速部署能力提供了軟體重新架構基礎。

而輔助作業方面的組件也必不可少,因為最終的礦山無人駕駛,一定是有人跟無人的結合,有些環節一定是人類操作更靈活。因此,為了讓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相結合,易控推出了輔助作業系統。

最後,車輛可靠性也非常重要,前裝量產新能源線控礦卡也必不可少。為此,易控發布了業內首個新能源無人駕駛線控平台「御石」,它具有以下六特點:

第一,可進化。對客戶而言,可以選擇使用「御石」平台去進行有人駕駛,並在後期藉助這一線控化平台,升級到無人駕駛。

第二,組件化。作為更標準化的智能套件,它提供更安全、更高效便捷的安裝方式。

第三,集成化。高集成化讓整個底盤的響應速度和上層軟體的匹配度更高。

第四,高安全。也就是多級線控冗餘,智能故障診斷。

第五,高節油。相比於傳統的油車,「御石」平台可以節油25%到30%,而且可針對工況匹配不同的控制策略。

第六,通用化。「御石」平台可適配不同的能源體系,以及不同的車型和噸位,無論是純電、增程式油電混動、未來氫燃料,都在易控目前的布局和架構當中。

4.礦山無人駕駛商業化拐點已經到來

易控認為,國內的礦山無人駕駛,商業化拐點已經到來,正處於大規模批量複製的關鍵節點。

今年之前,礦山無人駕駛只是跑通技術模型、剛剛展開產品化的階段。而今年以來,礦山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產生了質的變量,礦山將成為整個L4級無人駕駛生態中最先落地的商業化場景,它具有以下四個變量:

第一是單礦規模化。無論是易控投資人還是相關礦方,都已經深刻意識到,單礦200台以上規模,已經讓無人駕駛礦卡成為礦山真正的生產工具。易控目前是業內唯一做到大批量規模化運營的無人駕駛公司。

第二是對標有人駕駛。這也是礦山無人駕駛商業化拐點的核心邏輯:只有和有人駕駛直接競爭,才能越過拐點,實現真正規模化的商業落地。

第三是商業價值。一項技術一定要有商業價值才具備可持續性與生命力。今年之後,易控的礦山無人駕駛已經進入完全商業化階段,並在未來實現對有人駕駛的持續領先。

第四是出海近一年以來,易控在海外做了大量調研,我們發現易控所帶來的中國方案在海外市場具備很強的競爭優勢。一是,相比于海外方案,易控的礦山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遙遙領先。二是,易控具備海外企業不具備的新能源優勢。目前,海外大量礦山仍未有成熟的新能源方案,而中國在新能源方面的優勢非常巨大。易控智駕的礦卡已適配純電、增程等多種能源類型,還測試過氫能車輛。三是,國產供應鏈的降本優勢。可以說,相比於國外方案,易控方案是幾倍級的降本。此外,我們的關鍵部件國產化率可達到100%,充分實現了自主可控。

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未來有機會與各位夥伴進一步交流合作,謝謝大家!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b4b894c13f00f783aafb98fce9af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