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戰役:為何我軍一反常態,2萬俘虜一個不願釋放?

2023-01-16     羲和奇談

原標題:孟良崮戰役:為何我軍一反常態,2萬俘虜一個不願釋放?

孟良崮戰役,我軍抓到2萬俘虜,為何不放走一個?

解放戰爭期間,我軍抓到了大量的國軍俘虜。對於這些俘虜,我軍通常會對其進行政治教育,接著,便會給俘虜兩個選擇,加入我軍或者遣送回家。如果他們選擇加入我軍,我軍全體上下都會摒棄前嫌,與他們一同抗敵。但如果他們選擇回家,我軍也會給他們一筆遣散費,幫他們回家生活。

但是在這批俘虜當中,我軍卻打破了以往的做法,堅決不放走一個俘虜。而我軍之所以這麼做,完全是出於無奈。在之前的俘虜中,有一部分人加入了我軍,也有一部分人回到了家鄉。但最令人心寒的是,有一部分國軍竟然利用回家的這個理由重新加入了國軍。並將我軍內部的一些消息透露出去,對我軍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俘虜

這就導致我軍在釋放俘虜時必須嚴格考察,確定對方沒有回歸國軍內部才可以釋放。而經過我軍的分析,發現74師並不符合釋放條件。一旦他們被我軍釋放,勢必會再次回到蔣介石手中。原因無他,這支部隊是蔣介石的心頭肉。在這支部隊中,蔣介石裝備了清一色的美式裝備。除此之外,74師在國軍中待遇非常好。

蔣介石的軍費更是從來沒有落下過。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這些國軍的思想勢必會受到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單純進行思想教育並沒有太大的效果。可以說,只要我軍下令釋放,大部分俘虜肯定會回到蔣介石手下。到時候我軍將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我軍只能將這些俘虜暫時扣押下來。

蔣介石

除此之外,不釋放這些俘虜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實力太過強大。除了清一色的美械裝備,更重要的是,這些國軍的素質都非常高。他們大部分軍官都是黃埔軍校的學生。而普通士兵大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這些士兵單拎出來一個都可以充當部隊中的班長排長。而可怕的是,這樣的人竟然有兩萬人,一旦放回去,勢必會成為蔣介石的一大助力。

由此可見,這支部隊對我軍的威脅有多大。面對這股龐大的兵力,我軍決定將他收為己用。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增加老蔣的勢力,又可以解決我軍的燃眉之急。在這場戰役中,我軍雖然擊斃張靈甫,重創74師。但是自身也有著12000多人的傷亡。而現在面對老蔣的虎視眈眈,補充兵力刻不容緩。

張靈甫

而當時的我軍大都是從農民中徵兵,他們都是新兵,根本無法與訓練有素的74師相比。與此同時,大量人參軍,農村的勞動力就會大大減少,進而影響到我軍的生產力。因此,一旦我軍將74師納為己用,對於我軍來說無疑是一大助力。考慮到這些因素,我軍直接將他們1000人分為1組,加入我軍各個部隊。

孟良崮戰役,我軍抓到2萬俘虜,他們會為我軍提供哪些幫助?

當我軍抓到兩萬俘虜後,一反常態不打算將他們釋放。這則消息傳出後,我軍各個縱隊紛紛提出要求,希望能在自己隊伍中編入74軍俘虜。甚至一度開始爭搶俘虜。可見這些俘虜戰鬥力有多強悍。為了讓他們心服口服,我軍直接將74師的俘虜提高一級待遇。而事後也證明了我軍的這一舉動有多正確。在加入我軍後,這些俘虜紛紛為我軍的日後的戰鬥出謀劃策。同時,他們還提出了我軍的四點不足。

國軍

第一點就是排兵太過密集。我軍在進攻時,很多時候都是以縱隊隊形。這樣雖然可以集中兵力,形成兇猛火力,但是弊端也十分明顯,一旦敵軍在中間投入炸彈,最少三個班會遭到打擊。而我軍採用帽子為信號的進攻的方式也很容易被敵軍發現,從而導致戰場上發生變故。第二點就是我軍的陣地選擇。

在戰役中,炮兵的作用非常大。但是在孟良崮戰役中,我軍將山炮設置在了一處低於74師的陣地上。要不是當時74師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很容易被發現,並且一擊即中。第三,就是關於我軍傷亡的分析。在他們看來,我軍之所以有這麼大的傷亡,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士兵不會保護自己。

炮兵

在戰鬥時,我軍通常會直接射擊。這樣一來,很容易被對方掃射。應該先挖一個臥射坑,既可以攻擊又可以躲避。除了挖建彈坑之外,在隱蔽上我軍也應該下功夫。在這場戰役中,很多人用花草插在身上作掩護,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很容易成為敵軍的活靶子。最後一點就是搜集物資不夠及時。

他們眼睜睜地看著我軍將無線電話機拋棄,用騾子馬匹駝物資。這在他們看來,完全是一種浪費。要知道,無線電話是他們特意從美軍引進的,非常先進,在作戰中可以及時傳遞消息。而騾子馬匹都經過了長時間俄訓練,在作戰中更是有很大的用處。俘虜們提出的這四點建議很快就傳到了陳毅耳中。

駝物資

對此,陳毅十分重視。特意將這些意見整編在一起,讓全軍學習。由此可見,這支俘虜可是幫了我軍大忙。但是一開始對俘虜的改造卻十分困難。抓到俘虜後,我軍立即對其進行了甄別,試圖將其中的軍官找出來。但是沒想到,單單這一步,就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其中一大半的人都在隱瞞身份。

其中就包括多位少將。他們假冒普通士兵的身份,企圖混過偵查。而在普通士兵中,冒充最多的就是書記官、司務長等非戰鬥人員。在他們的認知里,只要自己沒有參與戰鬥,就不會遭到處罰。出於這個認知,我軍發現了大量的非戰鬥官職。這可難倒了我軍。為了弄明白他們的真實身份,我軍徹夜不眠的商討對策,終於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陳毅

那就是以74師人事科科長為突破口。為此,我軍先甄別了人事科科長的身份,並與他進行了單獨談話。將他的思想工作做好後,我軍再將人事科長帶到眾人面前,請他幫助我們偵查。這可愁壞了這些俘虜。只好坦白承認自己的身份。接著,我軍便帶動這些坦白的俘虜共同甄別身份,這才將整個74師的人員分辨清楚。

孟良崮戰役中,我軍抓到2萬俘虜,如何進行改造?

當我軍準備將74師俘虜拉入陣營後,改造變得刻不容緩。但是他們身為國軍的王牌部隊,對國民黨內部的執念非常深。因此,改造進行得異常艱難。在將這些士兵分到我軍後,我軍各縱立即表達了歡迎的態度。但是令我軍沒想到的是,即使是敗軍之師,在分配到各縱隊後也顯得十分趾高氣揚。對我軍的飲食等更是不屑一顧。

國軍俘虜

更讓人大吃一驚的是,有的士兵竟然還保存著在國民黨中的入伍證明以及被俘經過。這可讓我軍一頭霧水經過審問才知道,這名士兵是打算用這個充當敲門磚,再次回到國軍部隊。但好在這名士兵最後自己交出了這些東西。在這些日子的相處中,他發現我軍上下同吃同住,沒有任何差別對待。也不會看輕俘虜。這才打消了回歸國民黨的念頭。

由此可見,這些俘虜的思想雖然頑固,但是我軍的改造卻也十分有效。但是這些日常對普通士兵有用,對國軍的軍官卻收效甚微。這些軍官受到專業的培訓,思想十分頑固。對於這一問題,陳毅決定從他們的家眷入手。於是,陳毅特意准許他們的妻子與他們住在一起。我軍的寬宏大度讓這些軍官的牢固思想開始動搖。

不服改造

見到改造成果之後,我軍又接連帶著這些被俘官兵參加了多場戰鬥,讓他們親自體會了我軍在戰場上靈活的戰術。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清楚的認識到,此次他們的失敗並不是運氣不好,而是我軍有這個實力。俗話說英雄重英雄。在發現我軍的能力後,這些國軍軍官對我軍心服口服。而真正讓他們下定決心加入我軍的,還是老蔣的一個舉動。

1949年,華東解放軍官訓練團向山東進軍。但沒想到的是 ,蔣介石竟然得知了這一消息,開始排除飛機在我軍的必經之路上輪番轟炸。在轟炸中,74師之前的一個軍官當場死亡。而解放軍發現後,立即開始保護這些軍官。一時間,我軍也死傷無數。我軍與蔣介石態度的對比,瞬間讓74師的全體官兵寒了心。

轟炸

心甘情願的加入了我軍。而在孟良崮戰役結束後,我軍厚葬張靈甫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認為,張靈甫身為74師的帶領著,對我軍的傷亡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根本不應該厚葬他。但是粟裕卻不這麼認為。張靈甫雖然是敵軍將領,但是卻也為抵抗日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在抗日戰爭勝利後,張靈甫雖然與我軍多次作戰,但說到底還是因為受到蔣介石的命令。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從這一方面來說,張靈甫並沒有太大的錯誤。而我軍對張靈甫的厚葬,也正好可以讓被俘的國軍看到我軍的態度,從而對我軍放下戒備。可以說,厚葬張靈甫是非常正確的決定。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9b327da1455e3827017d8b04a043d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