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
•財政部等四部門宣布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政策,將貸款利率下調為同期同檔次LPR減70個基點。
•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要求統籌當前和長遠,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
•SK海力士展出了全球首款48GB 16層HBM3E產品,容量和層數均為業界最高。
要聞精選
•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4日上午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議案。
•商務部表示,為維護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利益和全球綠色轉型合作,中方決定就歐盟反補貼終裁措施提起訴訟。
•據水利部介紹,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9289.8億元,在去年同期較高水平基礎上增長9.8%,再創新高。
•財政部等四部門宣布調整完善國家助學貸款有關政策,將上調每人每年申請貸款額度,並 將貸款利率下調為同期同檔次LPR減70個基點。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要求統籌當前和長遠,切實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打好穩增長組合拳,確保中央企業全年改革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Techinsights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3%。其中, vivo出貨量同比增長17%,繼續居首。
•乘聯會根據月度初步數據綜合預估,10月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廠商批發銷量140萬輛,同比增長58%,環比增長14%。
•賽力斯表示,公司沒有計劃召開「人形機器人技術論壇」等會議,沒有與任何夥伴聯合開展有關人形機器人方面的合作。公司將持續錨定新能源智能電動汽車主賽道,同時關注相關領域的前沿技術探索和研發。
熱點解讀
華為Mate新品定檔11月發布
11月4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在微博宣布:「史上最強大的Mate!11月見!」業界預計,本次華為Mate 70系列排期或在11月中旬, 將首發全新的原生鴻蒙系統,不再兼容安卓開發的App應用,僅支持鴻蒙原生應用。四季度以來,vivo、OPPO、小米、榮耀、一加等手機廠商紛紛發布旗艦手機產品。
東莞證券認為,華為Mate 70系列零部件已經開始供貨,且初期備貨量高於此前的Mate 60系列。近期多家終端廠商密集召開新品發布會,AI創新、旗艦功能下放有望成為主要賣點。同時10月底蘋果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在美區正式上線。密集催化下,消費電子終端需求有望進一步回暖,相關環節業績也有望繼續向上。
HBM技術需求顯著增長
11月4日,全球存儲晶片巨頭SK海力士股價大漲6.48%。當天的SK AI峰會上,SK海力士展出了全球首款48GB 16層HBM3E產品,容量和層數均為業界最高。 與12層產品相比,16層產品在訓練性能上提升了18%,在推理性能上提升了32%。SK海力士董事長表示,英偉達CEO黃仁勛已要求他將該公司下一代高帶寬內存晶片HBM4的供貨時間提前六個月。
華鑫證券認為,生成式AI以多模態的形式繼續發展,全球科技巨頭企業持續投資於通用人工智慧的研發。今年以來,HBM、eSSD等面向AI的存儲器需求顯著增長。SK海力士2024財年第三季度營收創歷史新高,HBM在DRAM總銷售額中占據30%的比重,預計在今年第四季度達到40%。關注HBM產業鏈相關標的。
公司新聞
禾信儀器擬併購量羲技術
禾信儀器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向兩名交易對象收購量羲技術控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上市公司在原有質譜儀及技術服務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通過引入優質資產,豐富高端儀器設備產品品類,拓寬業務範圍。
天地在線擬併購佳投集團
天地在線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兩名交易對象持有的上海佳投網際網路技術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募集配套資金。佳投集團主要從事廣告交易系統服務和智能營銷服務,主要服務於阿里巴巴、美團、京東等大型網際網路公司。
直真科技中標大數據項目
直真科技作為聯合體牽頭人,與河南智雲數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中標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大數據產業園大數據處理中心項目算力集群部分建設、維護、運營一體化一標段,中標金額9.02億元。項目工期為90日曆天,運營期60個月。直真科技2023年營收為4.36億元。
古越龍山控股股東擬增持公司股份
古越龍山收到控股股東中國紹興黃酒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函,黃酒集團擬在6個月以1億元至1.5億元增持公司股份,增持資金為自有資金與專項貸款相結合的方式。工商銀行紹興分行與黃酒集團已簽署《上市公司股東增持借款合同》。
經緯輝開擬增持諾思微股權
經緯輝開擬以自有資金5800萬元受讓衛偉平持有的諾思微4.7672%股權。此次受讓完成後,公司通過直接、間接方式控制諾思微的股權將從17.11%增至21.88%。諾思微主要從事射頻前端體聲波濾波晶片(BAW)及模塊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本次交易有利於公司整合資源,進一步實現在半導體領域戰略布局。
東傑智能簽訂設備供應和技術服務合同
東傑智能與AESC Florence,LLC簽訂設備供應和技術服務合同,金額達到了公司自願性信息披露標準。該合同的簽訂有助於進一步推動公司業務的拓展,鞏固公司在智能物流倉儲領域以及海外歐美區域的競爭優勢。
京北方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
京北方控股股東拉薩永道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與中證乾元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向其轉讓公司3702.31萬股,占總股本的5.98%,轉讓總價款為4.78億元。
龍虎榜
三機構席位買入綠的諧波
11月4日交易公開信息顯示,綠的諧波獲3家機構席位合計買入1.03億元,另有1機構席位賣出1811萬元,機構凈買額占總成交的7.05%。
綠的諧波主營精密諧波減速器產品。國盛證券認為,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增長,其中第三季度業績已顯著修復。公司研發投入持續加強,已成功研發多款新產品,並在多個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為未來的增長打下堅實基礎。長期看,公司有望受益於智能機器人發展,實現規模快速擴張。
三機構席位買入瑞迪智驅
交易公開信息顯示,瑞迪智驅近三個交易日獲3家機構席位合計凈買入9708萬元,占區間成交總額的9.58%。
開源證券認為,人形機器人登上《時代周刊》封面,被稱為2024年最偉大發明之一。華為在機器人產業早有落子且初步形成生態。瑞迪智驅為受益標的之一,公司是國內少有的同時擁有電磁製動器、諧波減速器、精密傳動件的生產商。
機構調研
裕太微表示,根據SIA的數據,全球和中國半導體銷售額均連續10個月實現同比正增長。預計公司第四季度營收將繼續增長,實現連續第8個季度的主要產品營收環比增長。公司近期2口千兆乙太網交換機晶片問世,已開始小批量出貨。公司在工規產品端的客戶去庫情況良好,庫存壓力得到了較大緩解。
華達科技表示,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增速和國內乘用車銷量增速水平相當,毛利率同比略有提升,說明客戶轉型戰略已取得積極進展。公司與奇瑞的合作原本僅占銷售營收的2%到3%,但通過近兩年的努力,預計明後年業績將顯著增長。公司在長城和比亞迪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步提升,預計未來業績會有明顯增長。
日聯科技表示,公司是最早進入集成電路及電子製造X射線檢測裝備領域的國內廠商之一,成功開發出VISION系列在線式3D/CT智能檢測裝備,並成功交付至國內多家電子製造領域領先企業。併購重組方面,公司計劃通過投資併購先進檢測設備或核心部件廠商,或與知名設備廠商進行合作開發,以覆蓋更多的產品品類,占領更多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