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就是——立冬了,也是冬天的第一個節氣。
中醫認為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秋冬季節是人體最舒適、
消化吸收功能最好
的時候。按照天人相應的中醫養生原則,
立冬季節正是適時進補
,吸收營養物質,
補充機體消耗
的最好季節。
11月7日立冬,若不差錢,別忘了吃「立冬五寶」,順應節氣營養高,為入冬打好基礎。
一、蘿蔔
立冬時節,是吃蘿蔔的好時節。
白蘿蔔調節肝火
,潤燥還不上火。而且立冬季節乾燥,吃蘿蔔可以
改善皮膚狀態
,補充營養。
推薦做法:【白蘿蔔雞蛋湯】
1.
水果蘿蔔去皮、切成細絲;一小把白玉菇洗凈、切成小段;再煎幾個雞蛋備用
2.
砂鍋中加少許底油,放入蔥花爆香,把蘿蔔絲放進去翻炒1分鐘,斷生以後放入白玉菇,倒進去半鍋開水,放入煎好的雞蛋,蓋上鍋蓋燉煮15分鐘。
3.
一直把湯燉濃白,加點鹽、雞粉調味即可,清香有營養,常喝順氣還開胃。
二、紅薯
紅薯有著「長壽食品」的美譽。在立冬不要光吃精米精面,
一定要多吃粗糧
,而紅薯就是粗糧的一種。
益氣力,健脾胃,有助於排便和清理腸道。
推薦做法:【紅薯丸子】
1.
準備紅薯一塊,把紅薯切成片,把水燒開,上鍋蒸熟,切得稍微薄一點,蒸的時候節省時間,紅薯蒸熟以後取出放在盆中,用勺子按壓成紅薯泥,加入糯米粉50克,用手團成紅薯團。
2.
和好以後,用手揪下一個小面劑子,用手心揉成小圓球,揉成大小均勻的小圓球以後,全部放在盤中。
3.
鍋內燒水,水燒開以後下入紅薯丸子,蓋上鍋蓋煮5分鐘就可以了。5分鐘以後,紅薯煮熟撈出來,放入盆中備用。
4.
再煮一點紅糖水,把紅糖水煮到充分沸騰,出鍋倒入紅薯丸子盆中,再撒上一點熟芝麻就可以食用了,這道香甜軟糯的紅糖紅薯丸子就做好了。
三、山藥
山藥是立冬常吃的一種
藥食同源
的食材,它含有豐富的澱粉酶,有利於
滋陰潤肺、強健脾胃
,而且可
改善肌膚乾燥
,在冬季食用山藥是很有好處的。
推薦做法:【山藥炒木耳】
1.
準備山藥一根,把外皮削乾淨,切成均勻的薄片;適量的木耳,用涼水浸泡2個小時,把木耳泡透讓它充分吸收水分漲發,以免炒的時候,木耳突然遇熱膨脹而炸鍋;再切點紅椒片、蔥絲備用。
2.
炸蔥油:把鍋燒熱,多加一些植物油,油溫五成熱時倒入蔥絲,開小火浸炸,經常攪動把裡面的蔥油炸出來,蔥絲炸干、炸成金黃色時倒出來,用蔥油炒出來的菜更香。
3.
把山藥和木耳放入鍋中,焯水一是為了讓食材更容易炒,二是把木耳中多餘的水分釋放出來,以免冷水遇到熱油造成炸鍋,大約煮30秒鐘,放入紅椒片稍微汆一下水,倒出來放入清水中過涼,避免食材在餘溫下回軟。
4.
再次把鍋燒熱,加入剛剛炸好的蔥油,油溫五成熱時,把食材倒入鍋中翻炒均勻,加入食鹽2克,味精1克,轉大火快速翻炒化開調料,再勾入一點水澱粉增加調料的吸附力,淋入少許明油提亮色澤,翻勻以後即可裝盤,這道清脆爽口的木耳山藥就做好了。
四、板栗
栗子性味甘溫,富含碳水化合物和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素,
尤其鉀含量是蘋果4倍
,立冬時節常吃栗子不僅
強身健體
,還可以起到
很好的禦寒作用
,是延年益壽的營養佳品。
推薦做法:【板栗燉雞】
1.
準備適量的板栗去殼。小蔥切成段、生薑切成片,再倒入適量的料酒,抓揉出蔥薑汁備用。兩個雞腿剁成均勻小塊,放入盆中,加入一勺食鹽、倒入蔥姜和料酒,用手抓勻腌制30分鐘。
2.
蒜苗用刀背拍散、斜刀切成段;大蔥切成馬蹄片,生薑切成薄片放在同一個盆中,再放入一片白芷、兩粒八角、兩片香葉、幾個干辣椒;另外準備適量的冰糖備用。
3.
把鍋燒熱,油溫五成熱時放入蔥姜、干辣椒等小料,開小火爆出香味。然後倒入雞塊翻炒幾下,放入冰糖、用勺子把冰糖敲碎,繼續翻炒出糖色給雞塊上色。
4.
大約炒3分鐘,雞塊炒香以後淋入一點老抽調色,把顏色炒均勻,沿鍋邊加入適量的清水、水量要沒過雞塊,加入胡椒粉2克,倒入準備好的板栗,蓋上鍋蓋轉小火燜煮20分鐘。
5.
20分鐘以後挑出鍋中的香料,轉大火收汁,湯汁基本上收乾的時候,放入蒜苗段、加入一勺雞精,翻炒至蒜苗斷生,淋入一點明油提亮色澤、美味即成。
五、鯽魚
立冬吃鯽魚,補身又養氣。鯽魚含不飽和脂肪酸,常吃鯽魚不僅能
補充蛋白質
,還能減少肥胖,
降壓降脂
。
推薦做法:【鯽魚燉豆腐】
1.
準備小鯽魚兩條,用刀從腹部剖開,去除黑膜。接著在魚背上面,輕輕地划上幾刀。嫩豆腐一塊,斜切成塊;生薑一塊去皮,切成薑片,煮湯的時候丟進去。
2.
鍋內倒油,熱鍋涼油。再用吸油紙,吸乾魚身上的水分後,把處理好的鯽魚放鍋里煎。一面泛黃後,煎另一面。
3.
鍋內加入開水,倒入切好的豆腐塊,放入切好的薑片。蓋上鍋蓋,開大火煮兩分鐘後,轉為小火。小火慢燉幾分鐘。鍋內加入食鹽,2分鐘後,即可裝盤。
立冬時節,天氣變得越來越冷,也越來越乾燥了,
生活上要注意驅寒保暖
、及時添衣;
飲食方面
,應注意少食生冷,
多食這5種溫補潤燥的食物
,
為入冬做準備。
(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