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集團向小鵬汽車增資7億美元,國內造車新勢力格局生變?

2023-07-27     懂車師哥

大眾汽車集團將向小鵬汽車增資約 7 億美元,收購小鵬汽車約 4.99% 的股權。這是今年以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最重磅的新聞之一,或許會改變國內新能源車企之間的競爭格局。

為什麼大眾選擇了小鵬?

今年開年,特斯拉打響了「價格戰」第一槍,幾乎波及了國內所有的新能源車企,所有行業人士都在感嘆「太卷了」。隨之而來的是頭部效應更加集中,一批造車新勢力以及合資車企都在為銷量發愁,其中就包括小鵬汽車和大眾在國內的兩家合資企業。

小鵬的弱點之前早就公之於眾,內部管理混亂,產品定位不明確等等,於是何小鵬從長城找來了經驗豐富的王鳳英,開始了內部改革。幾個月時間過去了,從組織架構到新產品研發,小鵬汽車的確有所改觀,只是銷量依舊沒有太大起色。從前段時間發布的小鵬G6,我們可以找出一些原因。何小鵬在上市發布會表示,小鵬G6上市即交付,但結合之前的火爆訂單以及目前公布的周銷量來看,小鵬汽車明顯沒有做好準備,車輛交付周期長達4-6周,這其實反映出了小鵬汽車在供應鏈和生產節奏上的遲鈍,白白浪費了「一炮而紅」的機會。

大眾旗下的純電車型在國內遇冷,原因就更加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拉胯的車機體驗和智能駕駛方面的短板,在一眾自主品牌面前相形見絀。在純電領域的號召力,遠不及燃油車。自家的軟體公司遲遲沒有建樹,最好的辦法就是尋找一家擅長做軟體的公司合作,避免在新能源賽道中掉隊。與此同時,在雙方合作過程中,大眾還不能像從前合資建廠那樣捨棄話語權,選擇一家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勢力車企成為了唯一選項。小鵬恰好擅長智能座艙和智能駕駛,只是缺乏對供應鏈和生產線的掌控能力,所以二者一拍即合。

二者合作,能給雙方帶來什麼?

且不說大眾跟小鵬合作開發的車型具有什麼樣的競爭力,從昨天小鵬汽車股票暴漲40%,就能看出外界對於這次合作的期待。小鵬汽車在智能座艙以及智能駕駛方面的投入是所有新勢力車企中比較靠前的,取得的成績也是有目共睹,不少業內人士將小鵬的NGP和華為的NCA以及特斯拉的FSD列為同一水平。只要雙方開誠布公合作,小鵬用自己的技術賦能現階段的大眾純電汽車還是綽綽有餘的。

大眾之於小鵬,在供應鏈體系等方面的合作,可以幫助小鵬更好的控制整車成本,從而建立價格上的競爭優勢,這正是小鵬汽車當下最為欠缺的。這也是開篇提到了,這一次合作,或許會改變國內新能源車企競爭格局。比亞迪、特斯拉、埃安和理想四大巨頭初步形成,蔚來降價求生,還獲得了11億美元投資,小鵬總算也趕上了難得的好機會。總之一句話,只要合作朝著預定的方向前進,絕對是雙贏的局面。

有哪些不確定因素?

縱使外界普遍看好這次合作,但是面臨的挑戰依舊不小,為了「一碗水端平」,大眾並不會在現有ID車系中立即引入小鵬的軟體系統,雙方將基於小鵬G9的技術平台聯合開發兩款新車,預計2026年發布。也就是說,要看到雙方真正的合作成果,還需要兩年多的時間,這期間充滿了太多變數。

除了大眾牽手小鵬汽車以外,前段時間奧迪聯手上汽的消息也已經塵埃落定,接下來或許還有更多外資車企會與自主品牌聯姻。誰家的合作更有成效,更先見到成效,都是影響合作繼續下去的重要因素。甚至說1+1能否大於2?現在都是未知數。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大眾汽車至少先於日系和美系品牌開始了改革,如同剛開始推行純電汽車一樣。(文/阿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355b60b3cbc05dcad96e986165e9f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