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媽剛過50歲,就發現自己的腰身像吹氣球一樣慢慢變粗,曾經合身的褲子現在都變成了緊身款。這天,她和李阿姨一起去她們常去的服裝店,希望能淘到幾條合適的褲子。可是,試了一條又一條,要麼腰圍合適褲腿卻像水桶,要麼褲腿合適腰圍卻緊得喘不過氣來。
李阿姨瞧見王大媽皺著眉頭,忍不住提醒:「王姐,咱們年紀不小了,肚子越來越大真不是啥好事。聽說,這肚子上的肉多,得癌症的風險也高呢!」
王大媽心裡一驚,但嘴上還是不服氣:「哎呀,不就是胖了點嘛,哪有那麼嚴重,還扯上癌症了?」
一、身材決定癌症?什麼身材易患癌?
在2024年4月的《科學進展》雜誌上,科學家們公布了一項大型研究,這項研究調查了33萬人,包括亞洲人、白種人和非洲人。結果發現,不同體型與整體癌症的發病風險相關。
經過15年的長期觀察,發現超過4.7萬人得了癌症。研究人員對他們的身材進行了分析:
全身性肥胖的人:患癌的總體風險增加了10%,患食道癌、肝癌、腎癌等10種癌症的風險更高。
個子高又全身性肥胖的人:患癌風險上升了3%,更易患上甲狀腺癌、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腦癌和中樞神經系統癌這5種癌症。
個子高且腹部肥胖的人:患癌的總體風險高出了12%,甚至與12種癌症密切相關。
相比之下,個子矮但體重和BMI較高,而臀圍和腰圍較細的人,患癌風險並沒有增加。
研究特別指出,身材具有「肚子大」和「個子高」兩個特點的人,患癌風險更高。
二、為什麼肚子大、個子高的人更易被癌症盯上?
不過,身高和體重與患癌有關,早已不是什麼新觀點了。
從身高來看,多項研究指出,高個子更易患癌。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顯示,身高較高的人更容易患上結直腸癌或結腸息肉。英國百萬女性研究項目通過對英國100多萬女性平均10年的跟蹤研究,發現身高和患癌風險幾乎是直線關係。
這是因為高個子體內更易產生促進細胞生長的物質,若細胞生長失控,就會演變成癌。但別擔心,雖然身高不能改變,但大家可以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癌的風險。
從體重來看,肥胖更是引發健康危機的重點分子。
2016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撰寫的文章,文章中提到超重和肥胖與多達13種癌症的風險增加有關。
肥胖不僅會改變體內的激素水平,比如升高雌激素和胰島素,還會讓身體處於慢性炎症狀態,這種狀態為癌細胞擴散提供了適宜環境。
所以,各位朋友別以為肥胖只是小事一件,它正是加速的元兇之一。
三、壽命長短,與身體的5處尺寸相關
我們不僅要關心體重秤上的數字,還要多留心身體這幾個部位的尺寸,它們可都跟健康掛鉤,甚至還關係到壽命。快來自查一下,看看是不是都達標了。
1、腰圍尺寸
腰圍是衡量腹部肥胖的重要指標。腰圍較大的人往往有更高的腹部肥胖風險,這與多種慢性疾病有關,如心臟病、糖尿病和某些類型的癌症。
理想的腰圍尺寸應保持在男性不超過90厘米,女性不超過80厘米。
2、頸圍尺寸
頸圍是檢查身體脂肪的一個好方法。如果頸圍很大,說明脂肪比較多,更容易得心臟病。研究發現,頸圍大的人更容易有睡眠時呼吸中斷、血壓高和心臟問題。
一般認為,男性頸圍應小於38厘米,女性應小於35厘米。量頸圍時,首先要放鬆,將皮尺放在第七頸椎(即頸後最突起處)上緣及喉結下方進行測量。
3、身高體重指數(BMI)
身體質量指數(BMI)是一個常用的衡量體重是否健康的指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成人的BMI正常範圍是18.5到24.9,而BMI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影響壽命。
4、臀圍尺寸
研究表明,臀圍較大的人可能擁有更多的「好脂肪」,這種脂肪與較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此外,較大的臀圍也說明肌肉含量較高,這對維持身體代謝和功能至關重要。
5、大腿圍
大腿圍較大的人或擁有更長的染色體端粒,能更長壽。研究發現,大腿圍每增加5厘米,與全因死亡風險降低18%相關。
不過,大腿圍並非越粗越好,如果超過了60厘米,就不會帶來更多的健康好處。而且,如果大腿變粗還伴隨著肚子和內臟的脂肪增多,反而會對健康造成威脅。
四、50歲後,怎麼才能維持體重?
如果發現自己屬於肥胖人群,別緊張,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編寫的《居民體重管理核心知識(2024年版)》給出了科學減重的建議。
保持健康體重的首要秘訣就是吃進去的能量要和身體消耗的能量相匹配。簡單來說,就是吃得合理,並且持之以恆,這樣就能長期維持一個健康的體重。
超重或肥胖的朋友們,建議少吃能量高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甜點和肥肉。多吃點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比如粗糧、蔬菜和水果。規律吃飯,細嚼慢咽,別一下子吃太多。
除了吃,還要堅持運動。不管是慢跑、舉重還是間歇訓練,都有助於控制體重。年紀大的朋友們運動時要注意安全,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比如散步、做做操。
另外,睡好覺對控制體重和身體健康都很重要。不同年齡段的人,推薦的睡眠時間不一樣,建議老年人睡6-8小時為佳。
最後,超重和肥胖的朋友們減肥要慢慢來,目標要合理。一般建議每周減重不超過半公斤,3到6個月減重5%到10%。或者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制定自己的減肥計劃。
身材管理確實挺重要的,記著,保持體重的秘訣就六個字:「少吃點,多動點」。
參考資料:
[1]《如何保持健康體重?怎樣科學有效減重?官方支招》.廣東疾控.2024-07-14
[2]《科學家眼中的「長壽身材」,身體8處尺寸影響壽命》.生命時報.2020-08-06
[3]《肥胖和超重易誘發13種癌症、增加腫瘤患者死亡風險!》.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2021-06-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