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暖心提醒,音樂相伴更有感覺~
莊曉峰
一個晴朗的冬日午後,婷婷(化名)來到心力衰竭特色門診。她懷抱快滿周歲的寶寶,特地給我看了寶寶可愛的樣子。酣睡中的孩子,嘴裡還叼著奶嘴,不知什麼時候才能了解他的母親這一年來所經歷的種種艱難。
我查閱了婷婷的心臟超聲報告,從報告中左心室大小和射血分數以及心衰重要標誌物的數值可以看出,她的心臟與之前相比縮小了一些,射血分數提高了一點,各項數值也已經接近正常值了。
我由衷地感到喜悅。正是在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婷婷才一步一步艱難地恢復了健康。
遭遇疾病偷襲
婷婷是一位小學音樂老師,生病前的她熱愛生活、樂觀向上,與丈夫一起期待著孩子的到來。婷婷懷孕後,夫妻倆像許多年輕夫婦一樣,拍了孕期藝術照,一切都那麼美好。然而,生活中難免有不幸降臨。
在懷孕的第36周,婷婷感覺自己異常疲倦,到醫院做孕檢時,爬兩三層樓就感覺非常費勁兒。起初,她以為只是孕晚期不適,但隨著呼吸困難和腳踝腫脹的加劇,她意識到情況可能不太好。到醫院就診後,婷婷被診斷為圍生期心肌病。這個消息令她和家人都十分震驚。
圍生期心肌病是臨床上一種特殊的心肌病,絕大多數發生在孕婦妊娠期的最後一個月或產後五個月內,患者的主要症狀為心力衰竭。目前,該病的病因並不十分明確。通過剖宮產生完孩子後,婷婷病 情更加嚴重,被轉到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收入心力衰竭監護病區。
從那時起,我擔任她的主治醫師。
面對隊友離棄
婷婷剛來的時候,情緒極其低落。她的心臟擴大得特別明顯,症狀也很嚴重,但她拒絕各種有創治療。只有在別人問到孩子的健康狀況時,她才會自豪而喜悅地說 :「寶貝很健康!」 每當這時,她臉上溢滿幸福,就像陰霾的天空照進一縷縷陽光,瞬間明媚燦爛起來。
我耐心地跟婷婷解釋圍生期心肌病的特點,並跟她一起商量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根據國內外的最新指南,急性發病者的藥物治療可以用「BOARD」 來概括,即溴隱停(B)、口服抗心衰藥物(O)、抗凝藥物(A)、血管擴張劑(R)和利尿劑(D)。這幾種藥物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病情。通過多次醫患溝通,在我們的積極引導下,婷婷終於重拾戰勝疾病的信心。
婷婷發病初期就表現為重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撐過第一關後,她開始接受規律的抗心衰藥物治療,同時調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狀態。慢慢地,她的病情由重轉輕,從心力衰竭監護病區轉入普通病房,最後出院。即使出院在家,她也需要繼續康復,定期進行門診隨診。
一次,婷婷幾個月都沒來門診隨診,我有些擔心她。終於有一天,她來了,我才遺憾地得知,她出院後不到半年,病情日漸好轉之時,她的丈夫卻提出了離婚。
好在結局圓滿
是突如其來的重大疾病,讓婷婷的丈夫喪失了信心。婷婷抑鬱了幾個月,才再次走出不幸。
圍生期心肌病患者有23%~78%能夠恢復正常的心功能。一般來說,患者心功能的恢復在發病後一個月即開始,6個月內基本可以完全恢復。極少數患者的恢復期要延續兩年時間。
婷婷的心臟功能在發病半年後仍沒有恢復的跡象。當時我特別擔心,因為按照機率和經驗,她很有可能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了。然而,在她發病滿一年時,奇蹟發生了,她居然完全好了!她開始騎行鍛鍊,並逐漸增加騎行的距離,逐漸感覺自己的身體恢復到發病前的狀態了。 可以說,婷婷的結局是圓滿的。
如今,坐在我面前的婷婷哄著孩子,一副滿足的樣子。但是,並非每個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看著可愛的孩子,我想到了我之前的幾位圍生期心肌病患者。
另外的不圓滿
一位來自山西的女患者,才20多歲,產後不到一個月便發病了。除了心衰特別嚴重,她的心臟中還有大量血栓。她在當地接受治療,出院後就沒有再服用抗凝藥物。後來,她的血栓隨著心臟的跳動脫落,離開心室,隨著血流到達大腦和下肢,形成腦栓塞、外周血管栓塞,瞬間就讓她失去了意識。
半夜,呼嘯的救護車將她緊急轉運至醫院,但她還是沒能及時接受腦血管取栓術,從此再也沒有醒來。
還有一位來自河北的女患者,30歲時結婚生子。雖然她採用最好的藥物進行治療,但她的心臟功能幾乎沒有恢復。她全身浮腫,一步一步走向心衰。後來,她離婚了,一度連看門診的心情都沒有,甚至自行斷藥好幾個月,也沒有經濟能力接受人工心臟植入或心臟移植。生病的第二年,她不幸死於晚期心衰。
愛的偉大力量
5月12日是母親節。母愛無言,深沉如海。圍生期心肌病的患者都是母親。她們為人類的繁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一部分女性甚至因此失去了生命。
在古希臘神話中,蓋亞被稱為大地之神、眾神之母,代表能創造一切生命的原始自然力量。她的出現標誌著混沌開始由無序轉為有序,也標誌著萬物開始產生。
而現實中,每一位母親都是凡人。但她們展現出的堅持不懈、從容不迫的精神,或坦然面對疾病、面對生活的堅強韌性,並不亞於蓋亞。冬日的暖陽照進我的診室,給婷婷的側影籠罩上一層柔和的光輝,將她和嬰兒映照得宛如神聖的雕像。我感受到了一種神秘而溫暖的力量。正是這種愛的偉大力量,幫助患者重獲新生,不斷戰勝人間的疾患和痛苦。我相信,她們在今後的人生中定會更加理解生命的真諦,她們與孩子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文: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 莊曉峰
策劃:余運西
編輯:欒兆琳楊真宇
校對:李詩堯
審核:秦明睿徐秉楠
喜歡就告訴我們您「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