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多做一點,群眾就安全一點」

2020-03-08     衛報

2020年新春的爆竹仿佛不是那麼熱情,新冠疫情的突襲給新的一年來了個「措手不及」。夜已深,太多的人無法入眠,心被一個個不斷攀升的數字緊緊地牽著,我們不曾相識,卻被緊緊相連。

武漢封城,全國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全面打響。祖國北方的這座小城也沒能倖免。燈火闌珊的街道空無一人,如此寂靜。多難興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病毒的侵蝕剎那間不再變得那麼恐慌,只因為一個個「勇士」築起了一道道抗擊疫情保衛家鄉的牢固防線。

「請問您和家人最近離開過東勝嗎?」「請問您和您的家人有沒有近期去過武漢或接觸過武漢歸來的人員」「請問您和您的家人近期身體狀況怎麼樣?」東勝區民族事務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在接到抗擊疫情工作的通知時,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協助街道辦事處對轄區居民進行排查。民委工作的同志,有著與其他部門工作不同的特殊性。他們大多從小接受蒙語教育,生活和工作也都是蒙語交流。普通話雖然聽得懂,也會說,但真正全部用普通話交流下來,對他們來說要比其他部門工作人員量大。「打電話得語氣客氣一些,問的詳細一些,有的群眾有思想負擔,情緒低落,要避免造成誤解或者恐慌。」在排查工作中,大家還不忘要相互交流排查的經驗。一連兩天,東勝區民委的同志們對600多戶居民逐一進行了排查,儘可能地做到「每戶必排,凡排必盡」。

阿希達、書勤古巴特爾是東勝區民委的「顏值擔當」。兩個小伙子在假期還沒結束,就直接投身到抗擊疫情的前線「北出口」。「我們不來,別人也得來,誰來都一樣。」阿希達微笑著說。正月的天氣寒風刺骨,尤其到了晚上凍得只能不停的在路上來回跺著腳走。下班到了住的地方簡單吃一口,補個覺,起來繼續。「等到疫情結束,就可以踏踏實實回家,這個特殊的時候,能做點什麼,比在家裡呆著反而更踏實一些。」書勤古巴特爾說。

做完居民排查,按照東勝區政府疫情防控統一安排,民委全體幹部走上工作崗位,干起了「保安」。在他們負責的小區門口,全天候登記、問詢、掃碼……用他們特有的那股子蒙古族的韌勁,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要覺得自己的工作不重要,無所謂,我們每個人多做一點,群眾健康就安全一點。」民委幹部這樣定義自己的工作。這一干就是40多天。少數民族企業、公益協會、培訓學校為他們送來溫暖的棉衣、圍巾,各類方便食品,口罩、眼罩等防護用品,在付出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了被關愛被惦念的感動。

春天來了,街道上的車輛、行人漸漸多了起來,全國疫情形勢也逐漸好轉。他們所做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卻是疫情防控期間全國各地黨員幹部的一個縮影。大「敵」當前,每個中國人都在用自己的行動守護家園,堅定必勝的信念,承擔起屬於自己的擔當,哪怕是安安穩穩的呆在家。

一場「戰役」面前,又見民族希望。

(資料來源: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僑聯、趙坤、白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gXGvnAB3uTiws8KKc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