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是慫了,而是懂了

2023-07-31   江左梅娘

原標題:人到中年,不是慫了,而是懂了

有句話說:

「人生都是不得已,每一天日出日落,每一次花開花謝,也是不忍落淚的滄桑,於是就有了許多無奈。」

人到中年,肩上的責任千斤重,每一步都開始小心謹慎,經不起一點點折騰。

心裡的酸楚,只有自己往下咽,再苦再難,也要強打精神走下去。

但我們承擔的東西越多,越不能意氣用事,不能逞強,有時候學會認慫,也不失為一種智慧。

認慫其實不是放棄,而是與自己和解。

01.向工作認慫,不再任性而為

日劇《大叔的愛》中,有一段台詞: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車有房有娃的那些。」

人到中年,負擔加重,遭受壓制,已然沒有了霸氣轉身的勇氣。

有個同事宋工,在設計部,已經做了十幾年了,曾經是部門的骨幹。

後來,隨著繪圖技術的成熟,許多新的軟體取代了之前的手繪。

雖然宋工也很努力地解鎖了新的技能,但領導更傾向的是對年輕員工的培養。

漸漸的,宋工被邊緣化了。

於是,領導借著生產車間缺人手的時候,把他調離到車間做質量檢驗員。

車間的工作又髒又累,和辦公室有著天壤之別。

我們都為宋工感到不平,覺得他這樣還不如辭職,免得任由他人擺布。

他卻微笑著說:「沒關係的,機會是要讓給更有潛力的年輕人。我嘛,哪裡需要我,就安排去哪裡,都可以的。」

然後,繼續任勞任怨的在新的崗位上認真做事。

我是後面才了解宋工家裡的情況:老人已年邁,兒子剛剛讀大學,還有房貸車貸。

樣樣都要花錢,做為頂樑柱的他哪能隨便離職。

我也是在那時才理解了他心甘情願的妥協,唯有在工作里「認慫」,才能保全工作,守住自己想要的。

日漫《日常》里有一句這樣的話:

「一路走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無論是殘喘於市井還是來往於霓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目的只有一個,過上好日子。」

是的,不敢肆意發泄情緒,不敢據理力爭,不敢討價還價,這實在沒什麼,因為「生存才是最大的要義!」

人生,本就是一個退讓到接受的過程,退攻為守,把握眼前,自己才會活得踏實幸福。

02.向健康認慫,不再透支身體

培根說:

「人的一生可以干很多蠢事,但最蠢的一件事就是忽視健康。」

不把健康當回事的人,最終會讓你嘗盡苦頭,受盡痛苦。

有一個叫蘭姐的網紅,是一個女強人,事業有成。同時她也是一位抗癌5年的肺癌患者。

蘭姐曾在一個視頻《我為什麼得上了癌症》中說:「失去健康,不是蒼天不公,而是我透支的健康太多,是我自食其果。」

原來之前,她總是因為忙生意而忽略自己的身體。

早上幾乎不吃早餐,中午有時間就買一口外賣,而且吃的大都是麻辣,油炸等重口味不健康的東西。

很多時候還顧不上吃飯,一餓就是兩頓。

忙到晚上,趕緊來頓大餐。燒烤,火鍋幾乎是她的日常,又加上每晚每晚的應酬,留給自己睡覺的時間就少得可憐。

長期的胡吃海喝和嚴重睡眠不足,讓蘭姐好幾次都暈倒在店裡,但她毫不在意,休息一下後又繼續工作了。

直到有一次,她又不舒服,兒子帶她去醫院一檢查,卻發現她已經是肺癌晚期。

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個月了,蘭姐崩潰大哭,再想著那些她拿健康換來的一切,沒有了任何意義。

醒悟就在那個時刻,她擦乾眼淚,重新調整心態和生活,開始和癌症搶身體。

樂觀的蘭姐開始在視頻里分享抗癌的艱辛並分析自己得癌的原因。

她很後悔曾經沒有善待身體,總是無盡地去消耗它,並以此來勸誡和警醒那些總拿自己身體不當回事的人。

年輕時不惜命,中年後拿錢換命,其實都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李開復在《向死而生》里寫過:

「一場大病推倒了我,也開啟了我的智慧。真正生病以後才深深體會到,其實健康失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

人到中年,戒掉影響身體的壞習慣,向健康認慫,不再隨意透支身體,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03.向家人認慫,不再錙銖必較

很喜歡楊絳先生的一句話:

「男人給女人最好的聘禮是,一生的遷就和寵愛;女人給男人最好的嫁妝是,一世的理解和崇拜。」

生活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

而幸福的婚姻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甘願為你妥協和退讓。

因為這個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天生一對。

有的只是一個懂得遷就包容,另一個明白示弱讓步。

娛樂圈裡的神仙夫妻袁詠儀和張智霖。

袁詠儀是出了名的買包「狂魔」,家裡已經有各種各樣的名牌包包了,她還要不停地買買買。

張智霖嘴上說著:求求你,別再買了,但其實他並沒有真的想阻撓她。

他不會像其他老公那樣,看到自己老婆亂花錢,就心生不滿。

這事兒連記者都看不下去了,有一次記者對張智霖說:你老婆都好多包包了,她再要買時,你勸勸她,跟她講道理。

看著旁邊的袁詠儀,張智霖對記者說:女人只要寵著就好了,我是不會和她講道理的,道理和她,我選擇她。

所以,結婚多年,他們依然恩愛如初,當然,他們也並不是沒有發生矛盾的時候。

但每次起衝突時,張智霖都會先妥協求和,因為他覺得,做為男人,對自己的老婆認慫並沒有什麼,因為他不敢想像失去她會怎樣。所以,他才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事。

最好的日子,無非是你在鬧,他在笑,如此溫暖過一生。

網上有一句話:

「婚姻不是華山論劍必須爭個高低,適當的服軟也是經營之道。」

沒錯,家,從來不是一個需要講道理的地方。

婚姻里的退讓,表面上是輸了,實則是給了另一半更多的愛意和安全感,能讓對方心甘情願地回報你更多的愛。

會示弱的夫妻,才是婚姻里最大的贏家。

04.梅娘說

董宇輝說過:

「人到中年,再也沒有了避風港,風來了慢慢走,雨來了靠邊走,打雷了捂著耳朵走。」

好對,中年人,被生活磨去了很多鋒芒。

父母慢慢衰老,孩子日見長大,都成了他們的軟肋。

但人到中年,不是慫了,而是懂了。

懂得向工作認慫,保全退路,不再任性而為;

懂得向健康認慫,愛惜身體,不再隨意透支;

懂得向家人認慫,體諒善待,不再錙銖必較。

希望我們,歷經半生,依然可以淡然前行,平安喜樂,日子溫暖,餘生都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