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x為何「冬至大如年」?

2023-12-22     南方城市網

原標題:ibox為何「冬至大如年」?

冬至又叫冬節、賀冬節,還有亞歲、肥冬、喜冬等稱謂,是我國最早制定出的節氣。據《左傳》記載,現在保留下來的我國對冬至最早的觀測記錄,是在春秋時代魯僖公五年(公元前655年)正月辛亥和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二月己丑。「至者,極也。」《恪遵憲度抄本》上說:「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至,故曰冬至。」

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就使用圭表測量中午時分日影長度的變化。冬至是一年中日影最長的一天,夏至是日影最短的一天,所以在戰國以前,冬至、夏至分別被稱為日南至、日北至。

冬至不僅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中的「四時八節」之一。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體現了這一節氣的重要性。

《冰嬉圖》卷,清,金昆、程志道等繪,該圖反映了清代宮內冬季冰嬉的習俗。故宮博物院藏

唐代在冬至休假七日

把冬至定為節日始自漢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盛於唐宋,相沿至今。

《淮南子·天文訓》說:「冬至……陰氣竭,陽氣萌。故曰冬至為德。」古人認為,冬至作為萬物始成的重要節點,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歷來受到朝廷和民眾的重視。《漢書》載:「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對冬至的重要性,《晉書》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魏晉南北朝時,冬至稱「亞歲」。冬至日朝廷不僅要舉行「賀冬」儀式,皇帝還要賜宴招待文武百官和萬國使臣,接受群臣和各國使節敬酒祝壽,並且例行放假。《後漢書》里也說:「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就是說,冬至日除皇帝祭天和朝賀外,官府例行放假,流行相邀聚會和互賀的「賀冬」或稱「拜冬」的禮俗。

唐朝規定,冬至日與元正日同樣「休假七日」,官奴婢給予三日休假。《大唐新定吉凶書儀》載:「元正日、冬至日,右已上二大節,准令休假七日,前三後四日。」朝廷行拜賀禮後,皇帝多在大明宮的含元殿賜宴,朝野也流行冬至聚宴。

明代則在冬至「賜百官始儀貂裘帽」。《帝京景物略》載:「冬至節,宮眷內臣皆穿陽生補子蟒衣。」陽生補子蟒衣即「補子」上繡有表示「陽生」景象的官服。「百官賀冬畢,吉服三日,具紅箋互拜,朱衣交於衢,一如元旦。」《燕京歲時記》:「每年冬至月初一日,臣工之得貂裘者,均於日一體穿用,謂之『翻褂子』。」

在中國眾多的慶賀禮俗中,最高的祈禱儀式是天子舉行的圜丘祀天禮。《禮記外傳》曰:「王者冬至之日,祭昊天上帝於圜丘。注曰:冬至日,祀五方帝及日月星辰於郊壇。」中國古代禮儀分為吉禮、嘉禮、軍禮、兵禮、凶禮等「五禮」和大祀、中祀、群祀三等。圜丘祀天屬吉禮之首、五禮之首,以及大祀之首,通常由皇帝親自主持,以顯示帝王的「天子」身份,以及皇權至上、無比崇高的權勢。早在漢武帝確定冬至為節日之前,已有周王在圜丘舉行祭天祈福活動的記載,並為歷代帝王所繼承。

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天壇廟,是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北京天地壇,早期帝王在這裡合祀天地。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下令在天地壇大祀殿之南建圜丘壇專以祭祀皇天,祈谷壇用於祈禱上天保佑五穀豐登。嘉靖十三年(1534年)二月,詔令定名南郊祭壇為「天壇」,這是天壇一名的首次出現。

清代沿用明制,「定每歲冬至日大祀天於圜丘」,冬至祭天成為清帝親祭的首要大禮。據統計,從明朝永樂年間到1912年民國政府宣布廢止「祭天」為止,天壇的祭天整整延續了490年,有22位皇帝舉行過654次(含祈谷禮)之多,致使天壇祭祀禮儀發展到頂峰。

宋人稱冬至為「亞歲」

中國向為禮儀之邦,受冬至帝王祭天影響,民間也祭祖設家宴,向父母師長輩拜節。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載:「十一月,冬至之日,薦黍、羔,先薦玄冥於井,以及祖禰……其進酒尊長,及修刺謁賀君、師、耆老,如正旦(日)。」

日本僧人圓仁留學唐朝期間,在所著《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有唐文宗開成三年(838年)冬至賀冬情況:「十一月二十七日,冬至之節。道俗各致禮賀。住俗者拜官,賀冬至節。見相公即道:『晷運推移,日南長至。伏惟相公尊體萬福。貴賤官品並百姓,皆相見拜賀。出家者相見拜賀,口敘冬至之辭,互相禮拜。』」宋人稱冬至為「亞歲」,重視冬至一如唐人。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冬至的情況時說:「朝廷大朝會,慶賀排當並如元正儀。而都人最重一陽賀冬。車馬皆華整鮮好,五鼓已填擁雜遝(tà)於九街。婦人小兒,服飾華炫,往來如雲。」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中記述:「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歲時雜記》載:「冬至既號亞歲,俗人遂以冬至前之夜為冬除。」冬至節的前一天被稱之為冬除或除夜,外出的人要回家祭祖過冬節,全家老少齊聚吃團圓飯,與除夕一樣也叫「添歲」。清初潘榮陛著《帝京歲時紀勝》寫道:「預日為冬夜,祀祖羹飯之外,以細肉餛飩奉獻。諺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之遺意也。」

從現有史料來看,冬至吃餛飩的習俗起碼在唐代已經形成。《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載,開成五年十一月廿六日冬至節「沙彌對僧,右膝著地,說賀節之詞。吃粥時,行餛飩、果子。」敦煌文書《冬至相迎書》:「長至初啟,三冬正中,嘉節膺期,聊堪展思。竟無珍異,祗待明公,空酒餛飩,幸垂訪及。謹狀。」空酒是謙語,意為薄酒。冬至請朋友赴宴吃餛飩,以賀佳節。

冬至吃餛飩的習俗在宋代已經非常普遍,宋陳元靚《歲時廣記》稱:「京師人家,冬至多食餛飩,故有冬至餛飩,年之萌始之說。」南宋臨安城有錢人家冬至時所吃餛飩,品種可達上百味。《武林舊事》:「享先則以餛飩……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

至於冬至吃餛飩的原因,《燕京歲時記》解釋道:「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混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我國古代傳說,天地未分之際,宇宙一片混沌。歷經18000年孕育,終於出現了盤古氏,盤古用利斧開天闢地,又經過18000年,才形成日月星辰、錦繡大地。冬至之日為一年中陽氣上升之始,在這一天吃餛飩,取天開於子,混沌初分的意思。所以人們以吃餛飩來象徵打破混沌,開闢天地,據說這天吃餛飩可讓人聰明。

「數九」寒盡迎春分

數九,用物候形象地反映數九中的氣候變化情況,是冬至期間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習俗之一。中國傳統文化中,九為陽數,又為極數,數九即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冬至過後,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便在「三九、四九」,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數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最後「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從冬至到春分,整整九十天的時間,正是寒極轉暖、春回大地的過程。

「九九歌」的產生和流傳由來已久,南北朝時期宗懍撰寫的《荊楚歲時記》里已經有「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的記載。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因此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的「九九歌」也有所不同。現在發現最早的「九九歌」,是後唐同光三年(925)前傳入敦煌地區佚名的《詠九九詩》。

「九九消寒圖」出現的年代比九九歌要晚,元楊允孚《灤京雜詠》:「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原註:「冬至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回暖矣。」大約元末在北京地區的閨閣中已流行畫梅花的習俗。

到明清時,「九九消寒圖」已經非常流行。《帝京景物略》載:「日冬至,畫素梅一枝,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盡而九九出,則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圖。」另一種消寒圖,以清宣宗道光皇帝御製詞「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二句,每字各九畫,用雙鉤裝潢成幅。日以「陰晴風雪」注之,自冬至始,日填一畫,凡八十一日而畢事。

「九九消寒圖」流傳有許多不同版本,良莠不一。劉若愚曾在《酌中志》中批評司禮監印刷的「九九消寒」詩圖「皆瞽詞俚語之類,非詞臣應制所作,又非御製,不知如何相傳耳,久遵而不改。」(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7316cea5678fa5d0531eea3ba280b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