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這樣的「大」撤退,哪怕被吹上天,還是欣賞不來!

2022-07-05     晴天記憶生活

原標題:《敦刻爾克》這樣的「大」撤退,哪怕被吹上天,還是欣賞不來!

《敦刻爾克》因為北美的口碑超好,加上對諾蘭的期待值很高,看完之後,感覺太難受了,那種落差就像是過山車下落過程中突然故障再也沒上來的感覺。諾蘭大神,不要拍這種戰爭片了,還是去玩你擅長的吧。大撤退不夠大,也不夠急!

諾蘭是一個英國導演,至今拍過10部長片。產量不高,但是質量都很高。10部電影中有7部殺入了豆瓣T250,評分最高的一部是《盜夢空間》9.2分,第二高是《星際穿越》9.1分,第三高是《蝙蝠俠:黑暗騎士》9.0分。國外的IMDBTOP250也被他刷了多次,簡直就是「刷榜小王子」。

諾蘭最擅長的是懸疑片,多線敘事也是拿手好戲,他的電影給人的感覺就是設計精妙,電影技法高深,每部電影都是不同題材,這其中不乏燒腦神片。

諾蘭有如此完美的過往,《敦刻爾克》自然也是好評如潮,豆瓣評分8.6,IMDB8.4,Metascore94,爛番茄93%。後面兩個是專業評分,評價相當高。再看看豆瓣的熱門短評。

我只想說,論格(Z)調(B)就服他們。電影好不好看另說,逼格不能掉。給諾蘭的電影打低分,就無異於證明自己沒有欣賞品味。你們說不好看,是你們看不懂,沒品位,閱片量低。

當然,也有實在是看不下去,實話實話的。但是評分依然不敢往低打。

我自己看完之後也是打了7分,諾蘭的片子起步就應該在8分,由於落差減一分!撇開電影本身不說,對那些借電影貶低別人凸顯自己優越感的人真是無FUCK可說。

要說懂電影,我們肯定比不過那些「專家」。但是電影是一門大眾藝術,院線電影是給「大家」看得,不是給少部分人裝逼用的。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就自己的觀後感來說說這部電影。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果不合誰心意,歡迎討論。

電影裡面有些場景處理的比較不錯。

比如男主角爬什麼船什麼船就被打沉,說明撤退非常不容易。

比如被很多人讚揚的配樂,如果是一段一段來把握好節奏確實挺棒。

比如男主爬到一個小船里被未知的敵人射擊充滿未知的恐懼

比如飛行員的空戰戲份,演員很帥,演的很好。

比如老船長的故事線,非常有代入感,比海岸上的戲好看很多。

但是,小細節救不了大格局。整體來看,這部電影真的讓人昏昏欲睡,提不起慾望。故事太薄弱了,情緒太內斂,劇情太平淡,缺少一些強有力的東西。

電影雖然沒有類型限制,但是每種類型都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戰爭片沒有戰爭,懸疑片沒有懸疑,歷史片沒有歷史,那肯定是不行的。

這部電影豆瓣上的類型是歷史片和戰爭片,國外還加上了「動作片」這個類型。

如果它是歷史片,那麼請尊重歷史。

如果它是戰爭片,請給我敵人、炮火、鮮血。

戰爭是一種集體和有組織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為,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

戰爭必然意味著有敵人,有暴力,有鮮血,有武裝戰鬥。40萬人要撤退,連他媽敵人都看不到一個。小船被打了那麼多孔,連一個敵人的腦袋都沒看到,然後一群人全拚命的在那裡跑。諾蘭你可以玩你技法,但是好歹也給幾個鏡頭啊,比如斷後部隊被德軍打的節節敗退的場面。有了這種場面,海灘上的人拚命逃跑才合情合理。

作為戰爭片,始終都得有一些宏觀的場面。你可以刻畫某個特別的時刻,但是你必須把這些時刻放在宏觀的環境之中。作為一部涉及人數眾多的戰爭片,連個像樣的戰鬥場面都沒有,是缺經費嗎?

本片的恐懼到是表現的很不錯。比如在海灘上聽到敵軍的飛機時,比如幾個人跑到一首小船里被射擊的時候,比如登上艦艇的法國士兵始終不敢進入艙內。

戰爭是殘忍的,正是因為這種殘忍,才會讓人恐懼。諾蘭有表現恐懼,但是沒有表現殘忍,導致恐懼不成立。整部電影看下來很少見血,從來沒見過缺胳膊斷腿,更加沒有多少殘忍的特寫,所有殘忍的畫面都都是遠遠的冷靜的站著遠程眺望,這太讓人出戲了。

如果是懸疑片,請給我意想不到的轉折和結局。

其實,這部電影與其說是戰爭片歷史片,還不說到處充滿了懸疑片的感覺。全程都是充滿懸疑的音樂,感覺時刻都要嚇你一下,來個神反轉,但是作為一個歷史題材,開頭、結尾、過程都是註定的,沒有絲毫懸疑。

諾蘭還是用自己擅長的手法在拍戰爭片,由於題材的局限性,導致諾蘭被束手束腳,全程只能靠配樂來撐。

說是戰爭片,德軍和盟軍一個正面交鋒的鏡頭都沒有,就見到盟軍在跑,跑,跑。跑會家之後首相立馬給他們鼓勵,兄弟們跑的好。最後邱吉爾強行煽情,實在讓人受不了,逃跑都逃出高潮了?還不如我直接看紀錄片中的邱吉爾演講來的熱血。

本來以為這次大撤退,諾蘭能挖掘出比較好的主題,沒想到諾蘭只是簡單的玩了下配樂和敘事手法。

這不是一部好的戰爭片,也不是一部好紀錄片,更加不是一部好的懸疑片!這是一部平淡無奇的「裝逼」片。靠著緊張刺激的BGM強行推動著沒有劇情的劇情。作為文藝片不夠文藝,作為商業片不夠娛樂,諾蘭在奧斯卡和觀眾中間已經失去重心。當然諾蘭的電影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上面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證明沒有吹捧的那麼神。

關鍵是這樣一部電影依然有一批「死侍」在狂熱的讚揚,如虔誠的信徒一般。只能說,全球鐵粉一個樣--偶像不容汙衊。只是高逼格粉的意志力更強,學識更豐富,更加能言善辯。

比如有人就用一個強有力的排比句讚揚這部電影:「沒有慷慨激昂,沒有熱血沸騰,沒有英雄的衝鋒,沒有人性的光輝。有驚恐的士兵,泥濘的海灘,陰暗的天空,草芥的生命,求生的慾望,沉悶的氣氛,壓抑的絕望。戰場就是煉獄,生命就是這麼卑微不堪」。還有人用「反高潮」來夸這部電影.....!

雖然前面說了什麼都沒有,但是他的內心卻被深深感動了,而且說得氣勢磅礴。真的,只要想夸一個人總有方法。長得丑就說他有學問,長得丑又沒學問就說他善良,即醜陋又沒學問又不善良還可以誇他有錢嘛,如果錢也沒有,可以誇他人生已經這麼絕望,剩下的都是希望了。諾蘭不是什麼都沒有的人,要誇他很簡單。

我喜歡諾蘭,但是不迷信諾蘭。

《敦刻爾克》我全程認真看完,沒有眯一下,但是始終覺得不好看。沒有跟上吹捧的節奏,有點慌,但是自己怎麼想還是得怎麼說。

期待諾蘭的下一部作品吧。

文|AK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63147aba7f707572d18e6bfffe5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