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後養生,避開3誤區

2023-11-22     保健時報

原標題:小雪後養生,避開3誤區

小雪時節氣溫驟降,寒潮活躍,降水漸增,水凝成雪,珠結成霜,萬物封藏。民間有云: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騰地降,三候閉塞成冬;亦有「冬臘封腌,蓄以御冬」之習俗。那麼,小雪節氣後養生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天冷緊閉門戶不可取

冬季天氣寒冷,人們往往最關心室外的溫度,而忽略了室內的通風和濕度。因暖氣、空調等取暖設施的使用,導致室溫較高,室內空氣過於乾燥,會引起身體不適,極易發生疾病。

山西省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胡蘭貴曾建議,應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和濕度。冬季室內保濕,除每日向地上灑些水,或用濕拖把拖地板以增加濕度外,也可在散熱設施附近放一盆水,讓水慢慢蒸發,以保持室內空氣濕潤。此外,在居室內養幾盆花草或是購買加濕器,也可調節室內濕度,使居室內充滿清新空氣。

麻辣火鍋儘量少吃

很多人喜歡在冬季吃火鍋驅寒,但火鍋配料含有花椒、干辣椒等辛溫燥熱之物,加之室內供暖、穿衣嚴實,熱量無法及時外散,易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脫皮、咽喉腫痛等症狀。

浙江省麗水市中醫院中醫內科主治中醫師時曄曾介紹,小雪進補最好要清補、平補。儘量少吃麻辣火鍋、燒烤等辛辣助熱的食物,在吃這些食物的同時,配合吃一些去燥滋陰的食物,如蘿蔔、山藥、黑木耳、山楂、菠菜、白菜等,可以緩解溫熱食物的燥性。此外,還應多飲湯粥,如小麥粥、蘿蔔粥、大棗粥、蘿蔔絲豆腐鯽魚湯等。如不具備喝湯飲粥的條件,那麼就要注意保持水分攝入。

戶外活動不能少

小雪節氣開始,天氣漸漸進入真正的寒冬,室內外溫差漸大。很多人因懼怕寒冷,減少了戶外活動的時間。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譚超曾介紹,小雪節氣時,為了驅寒,可以適當運動。中醫學認為「動能生陽」「久臥傷氣」。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應該有過這樣的體會,天氣冷,手腳涼的時候適當活動一下肢體,就會暖和起來,這就是陽氣通達於四肢的表現。

冬天不用做劇烈運動,只要根據自身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即可,或者練習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五禽戲之類的傳統功法。在運動過程中讓自己微微出點汗。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機體的臟腑功能,在驅寒的同時讓濕邪通過汗水排出體外。

轉載請註明來源保健時報微信公眾號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圖片來自版權圖庫

記者||燕聲

編輯 || 顏紅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52fc6ac5d8a659aa513f76ac3ab51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