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不畫餅的分享會,畫出了優酷精品策略下漫改賽道的真實樣貌

2023-09-28   影視獨舌

原標題:這場不畫餅的分享會,畫出了優酷精品策略下漫改賽道的真實樣貌

2023年9月28日刊| 總第3372期

「沒想到在看沒有特效的初剪版時,我就感動到落淚了。」

「從《少年歌行》到《異人之下》,我們一直在塑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超能英雄。」

「通過《異人之下》跟優酷合作,對我來講是讓影視有一個新變革、新啟動的合作。」

聽完優酷副總裁謝穎、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異人之下》導演許宏宇三位的分享,影視獨舌最大的感受是:不說套話、不畫餅。他們面對提問,給出的均是真誠的經驗分享,言語中也不乏風趣詼諧之處。

從左至右:主持人李星文、《異人之下》導演許宏宇、優酷副總裁謝穎、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

剛播出幾集便達到S級水位,豆瓣8.1開分創漫改劇最高紀錄。雖然三位嘉賓謙虛地稱其為「圈層爆款」,但在真人漫改賽道上,《異人之下》已經是標杆之作。

究其過往,優酷在真人漫改賽道上的耕耘早有成效。

年初「打響漫改劇第一槍」的《少年歌行》書寫新武俠熱血氣,播出後長尾效應顯著,豆瓣評分一路漲至8.3。謝穎表示,優酷已經和原著作者周木楠達成長期戰略合作。「少歌三部曲」的《少年白馬醉春風》已經殺青,《暗河傳》也在籌備中。

從《少歌》到《異人》,連續兩部真人漫改劇的成功,讓優酷率先積累起寶貴的一手經驗:故事本土化、題材多樣化、內容精品化、視野國際化。也向外界釋放出信號,優酷持續發力真人漫改賽道,正是其打造精品內容策略的重要布局。

隨著「少歌宇宙」「異人宇宙」的初具雛形,「宇宙化」或成為漫改最大趨勢。在「高質量內容」成為行業共識的時間節點上,這場不畫餅的分享會,不僅畫出了優酷精品策略下真人漫改賽道的真實樣貌,也畫出了未來5~10年里宇宙化、產業化、工業化的藍圖,讓中國影視有新的可能性。

漫改很難,但收穫很多

相對於文字IP,動漫IP的真人化改編有很多天然存在的難度。即便是動漫大國日本、美國,也經常在真人化改編上翻車。

回憶創作過程,許宏宇導演感慨,無論是他自己,還是編劇、演員、技術團隊,都是第一次實操漫改,在服化道的設計、電腦特效的運用、甚至表演方式上,不得不在新的領域裡摸索,初期很難預想出它的調性。

《異人之下》導演許宏宇

動漫受眾和劇集受眾之間存在巨大差異。為了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時遵循劇集觀眾的習慣和需求,許宏宇活用拎出主線人物、調整角色登場時間、後期概念前置、提煉主題立意等手段,提升了劇集的完整性和流暢度。

尤其是他將劇集主題定為「守護」——起手與收尾均為張楚嵐和馮寶寶的互相守護,有效地兼顧到了原著粉的心。

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便是原著的粉絲。他原本以為,這部劇需要靠大規模的特效加持才能達到「燃」點,沒想到在看沒有特效的初剪版時就感動到落淚了。

雖然主創團隊沒有直接的漫改經驗,但過往作品中在故事講述、人物塑造、情感描寫上的功力與經驗,保證了《異人之下》的創作成色。

劇集開播後,許宏宇和團隊天天都會根據觀眾的反饋進行復盤。觀眾提出的問題中,有80%都是創作團隊之前就曾經討論過的。總結經驗加上吸納反饋,讓他有信心在後續的創作中有所進步。

漫改題材之所以高難度卻依然能讓創作者們熱情投入,是因為動漫IP大都有「宇宙化」的潛力。譬如《異人之下》劇集上線後,帶動優酷站內原著動漫的日均觀看用戶翻了20倍,劇漫聯動不是說說而已。

許宏宇更是在初接觸《異人之下》原著時,便已經有了宇宙化的想法。他甚至強調,宇宙化不等同於系列化:「宇宙化是每一個人物都可以產生故事。」

某些網文大IP頻繁換主創班底,導致用戶流失的前車之鑑,更是給他啟示。「我們希望所有演員都能夠繼續演下去,最終一起做出這個宇宙。」

文化符號要有,但文化認同更重要

如何在現代語境里喚醒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是一個深奧的課題。

傳統概念中的文化傳播,往往停留在具體的視聽層面,比如服化道、場景、台詞中的成語詩詞、打戲中的武術招式、古風配樂等等。這些其實都只是做到了文化符號的呈現而已,文化傳播還有更深一層——文化認同。

把中華傳統文化變成根基去創作,就是《異人之下》贏得觀眾的奧秘。比如王也一招一式都非常標準的太極拳、龍虎山的自然風貌、不同角色的各地方言、用四川民歌《黃楊扁擔》做插曲等,都讓當代年輕人有文化歸屬感。

優酷副總裁謝穎

談及劇中諸多熱血沸騰又暗含中式哲學的名場面,許宏宇表示,像張楚嵐和張靈玉的異人演武大會決戰,如果是好萊塢來做,一定是兩個人打到死去活來,各種特效打造的招式不斷往上堆,直到觀眾審美疲勞的臨界點時,才由力強者勝。

而東方文化下的這場決戰,背後藏著「陰陽」兩字。張靈玉把陰五雷打入張楚嵐體內,張楚嵐也把陽五雷打入張靈玉體內。於是兩人都看到了對方的「相」,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中華傳統文化,在這場戲裡不僅僅是視聽呈現,而且融入到了勝敗的走向和角色的成長之中。

傳播文化,一方面是讓觀眾見識傳統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是讓觀眾認同傳統文化後成為文化傳播中的一環。這也是產業化成熟度的重要標誌。

謝穎也分享了兩個有趣的事情。一是張楚嵐、王也的衍生手串、張楚嵐同款皮繩手環、王也同款道袍和粉色晴雨傘、馮寶寶同款紅琉璃石項鍊、張靈玉瑪瑙戒指、諸葛青合金項鍊等,這些周邊產品已經賣出了500多萬。二是在比利時漫展上,居然有一位荷蘭女孩cos張靈玉,還跟旁邊的蜘蛛俠一起在現場打太極拳。

這兩則趣事,恰好體現出當代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是開放且包容的,根植於傳統文化的國風、國潮已經成為年輕人社交談資和文化消費的熱門關鍵詞。而中西超能英雄同框的背後,是以《異人之下》為代表的真人漫改劇,不僅彰顯出內容影響力,也幫助國漫IP走出國門,受到更多海外用戶的喜愛。

文化傳播帶來的衍生品收益和大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又能在資金上和市場上反哺創作,提高續作的品質,從而達到更成熟、更長遠、更高標準的產業化。

正如許宏宇所言:「跟優酷做《異人之下》,不只是在做一個項目。對我來講,是真的讓影視產業有一個新的變革或者新啟動。」

提質增效,科技創新反哺內容創作

在視覺效果的呈現上,《異人之下》既有震撼人心的大場面戰鬥,也有令人驚艷的新技術運用。

「震撼」的代表作是王也的風后奇門與諸葛青的武侯奇門之間的術士對決。這場基於道家自然運轉法則的戲份,打出了和日漫、美漫完全不一樣的風格,展現出中國影視工業化水平於近幾年的大幅提升。

「驚艷」的代表作,是國內真人劇集首次出現的數字演員——厘里。厘里是阿里大文娛技術團隊自研AI技術生成的超寫實數字人,此次通過真人替身加後期光場製作的方式,在《異人之下》中飾演了臨時工二壯。

鄭勇坦言,決定由厘里出演二壯後曾一度有些忐忑,因為觀眾看劇,第一看故事,第二就是看錶演。厘里的表演必須能夠讓觀眾覺得可信,並對其心理活動產生共情。

這就決定了在科技上必須要有所突破。相較傳統的虛擬製作,通過自研AI技術打造的數字人厘里,降低了《異人之下》在建模、原畫等環節投入的成本和時間,也避免了對動捕技術的依賴,同比製作成本降低了80%,效率提升40%,呈現效果也更趨近於真人拍攝。

阿里大文娛首席技術官鄭勇

「數字人厘里參演真人劇集,對於阿里大文娛和整個行業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數字人可以參演電視劇了,甚至哪天可以參演電影,我覺得《異人之下》是一個起點。」

鄭勇透露,阿里大文娛打造的第二個數字偶像IP,國風男數字人「詢焱」也即將上線。

當新技術進入2.0階段,不僅能夠提質,更能增效。許宏宇認為時間效率上的巨大優勢,會給影視工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謝穎強調,要用一個完整周期的眼光來看科技創新。「就算再降本增效,科技創新的投入也是不會降的,我們會有一筆恆定的投入放在新技術里,它終將反哺到作品上,以優質內容回饋市場。」

結語

《異人之下》《少年歌行》的成功為真人漫改賽道帶來了破局意義。

聚焦當下,真人漫改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未來五年甚至十年的年輕觀眾。放眼未來,以真人漫改為代表的創新賽道,平台將加大精品內容投入、用科技幫助故事發揮更大的想像力、和優秀內容人共創共贏,讓中國影視有新的可能性。

今年3月,在第十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阿里大文娛董事長兼CEO樊路遠曾表示,作為一家「數位技術與優質內容雙輪驅動」的視聽平台,優酷一直以推動中國影視工業化進程為己任。真人漫改是內容與技術結合最為緊密的賽道,優酷在內容與技術上的雙重優勢,勢必為一部部真人漫改潛力之作注入強勁的血脈,奔往精品化、全民化的璀璨未來。

文/滿囤兒

家人們,請給影視獨舌標星號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