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起源,綿陽哪裡有取名字的

2022-08-20     周易與傳統文化

原標題:綿陽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起源,綿陽哪裡有取名字的

綿陽取名字的來源和含義,綿陽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起源

綿陽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起源,綿陽哪裡有取名字的,綿陽取名字的來源和含義, 綿陽取名大師,綿陽周易起名大師,謝詠老師姓名學談,綿陽最著名的景點都有哪些?綿陽取名字的來歷簡介,綿陽取名字的含義與故事,綿陽哪裡有給寶寶起名的,綿陽取名字的由來和歷史,綿陽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起源?相信很多居住「綿陽」地區的朋友,或者正準備去「綿陽」旅遊玩耍的朋友們,以及「綿陽」地區正準備取名字改名字的朋友們都會對當地取名字的歷史來源,風土人情,周易起名大師,以及當地好玩的旅遊景點比較感興趣,下面就由中國姓名學大師,謝詠老師收集資料的關於「綿陽」起名稱方面的由來和含義以及著名的旅遊景點簡介,如果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多多了解一下……

綿陽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歷來為州郡治所,後因城址位於綿山之南而得名「綿陽」。邊堆山遺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是詩仙李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出生地,黃帝元妃絲綢之母嫘祖的故鄉,夏王朝的締造者大禹的誕生地。素有「富樂之鄉、西部矽谷」 美譽,是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建設的中國唯一的科技城,我國重要的國防軍工和科研生產基地,擁有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中國航發四川燃氣渦輪研究院等國家級科研院所18家。

(1)謝詠老師:綿陽起名字的由來和含義

綿陽的前身為綿州,綿州之綿指什麼,綿水為何又叫綿陽河,為何能夠成為綿州的代稱,綿陽前身為綿州,那麼「綿陽」一名,是怎樣來的?有什麼故事?

古漢語常識提醒我們,歷史地名中的「陰」「陽」,大多是方位詞,即所謂「山南水北為陽」或「山北水南為陰」,如漢陽、華陰等。因此,「綿陽」的「陽」,第一感總是代表方位,順著這種思路,很容易找到「綿水之陽」或「綿山之陽」兩種解釋。

目前,被官方認可的是「綿山之陽」說。2000年新版《綿陽市志》載,「綿陽因地處綿山之南,民國二年(1913)依照『山南水北』為『陽』的古義,命名為綿陽。」此說經二十年傳播,已成定論。

但是,這種說法有兩個硬傷。其一,所謂綿山,即使在綿陽本地,也是個含糊不清的概念,沒有任何人文活動的支撐,不符合山水定名最重要的條件:名山水。其二,綿陽是古已有之的地名,所謂「民國二年命名」,也不能成立。綿陽並不「年輕」,綿陽的得名,另有淵源。

一 先說說「綿」

「綿陽」的「綿」,也就是「綿州」的「綿」,從何而來?

據《元和郡縣圖志》記載,綿州置於隋開皇五年(585),「因綿水為名也」。但是並沒有進一步解釋綿州與綿水二者之間究竟有何種淵源。要知道,自古以來,綿州本州及所轄縣,除綿竹外,大部分均屬於涪江流域,綿水和涪水在各自匯入長江之前,是完全不相屬的獨立水系。作為綿州州名來源的綿水,除了清代升為直隸州之後,並不在綿州境內,以地理常識而言,綿水作為界河的特徵更鮮明,用那些離中心城市更近的山水來命名城市,豈不是更合理?

再來看看另一個著名的「綿」,「左綿」的「綿」。

「左綿巴中,百濮所充」,語出西晉文學家左思的《蜀都賦》。從《蜀都賦》的結構來看,作者擬成都為「都」,按前後左右方位分別鋪陳,描寫巴蜀風物,極盡賦體文章渲染之能事。「左綿巴中,百濮所充」以下,本來所寫是川北、川東一帶,即傳統的巴國腹地;「左綿巴中」,與下文的「右挾岷山」平行,這裡的「綿」是「綿延(至)……」之意,和「挾」一樣,均屬動詞。可見,無論文章還是單獨的字詞,《蜀都賦》里的「左綿」,原本與地名無關。

還有一個「綿」,也不要放過:「綿左」的「綿」。一眼之下,熟悉古漢語的人容易認為:綿左,不過是左綿的倒裝。這種倒裝在古典文學作品中俯拾皆是,往往出於聲律、對仗的需要,比如為了押韻,「慷慨」可以寫成「慨慷」,「綿左」也是這樣產生的嗎?

未必。古漢語裡,表述地理方位的詞,除了前面提到過的「陰」「陽」,常用的還有「左」「右」,比如「山左」「山右」表示太行山兩側的山東、山西。古人習慣於假定坐南朝北,東西兩側分別為左右,所以「綿左」很可能與「左綿」無關,而是指綿水的左岸(東岸)地域。但是「綿左」一詞,稍顯冷僻,無法達成「山左」「江左」那樣的號召力。

二 由「綿陽河」溯源

如前文,幾個帶「綿」字的地名都過了一遍,似乎還是不能解開綿陽得名的懸疑。既然《元和郡縣圖志》說,「(綿州)因綿水為名也」,那麼不妨了解一下「綿水」。

綿水即今沱江的正源,發源於九頂山南麓,《漢書地理志》載,「綿竹紫岩山,綿水所出,東至新都北入雒。」「雒」「洛」相通,「入雒」即入「洛水」,洛水是沱江的古稱,為長江重要支流。《蜀都賦》里,「浸以綿洛」說的就是這條河。

對於河流,古人有分段命名的習慣,這種習慣至今存在。古「綿水」,即今綿遠河,亦即沱江發源處至金堂縣鍾家河壩這一段沱江水體,長133.6公里,大部分流域在漢綿竹縣境內。「綿遠河」之名,時間較短,最多只能上溯至20世紀中後期。因為明清迄民國三十年代末,綿陽、德陽、江油、安縣、羅江、綿竹、廣漢等與綿水有關聯的市縣數十種古代地方志,無一例外,均載其名為「綿陽河」。「綿陽河」之名,可據民國《德陽縣誌》定下限為民國二十八年(1939),據明天啟《成都府志》定上限為明成化十二年(1476)。也就是說,明代至民國,「綿陽」這個河流名至少存在了463年!

山川河流名加方位詞,往往形成地名,如「漢陽」「淮陰」等,為什麼「綿陽河」自身即帶有方位詞「陽」?筆者認為,這正是「(綿州)因綿水為名」的關鍵所在,只有徹底摒棄預設「陽」字為方位詞的「先入為主」之見,才可能「探驪得珠」,解開「綿陽得名」這一謎題。

遺憾的是,元之於宋、清之於明,兩次王朝更替,四川遭受了慘烈的兵燹之災,文物文獻損失殆盡,「綿陽河」的上溯似乎無從著手。但以我國文化傳統極其頑強的延續性而言,判斷綿陽河有463年歷史,仍然太過保守。順便提一句,「河」為北方習用的俗稱,綿水稱「綿陽河」,也暗藏民族遷徙的信息。

三 與綿竹大有關聯

綿陽河在綿竹境內,基本上呈南北流向,也就是說,綿陽河與長江黃河等東西向河流不同,並不適宜用來表現與南北方位相關的地理概念。

漢綿竹縣疆域廣闊,大致包括唐宋以後的綿竹、德陽兩縣境域。劉備集團據蜀後,從綿竹縣劃出一部分,新置陽泉縣。陽泉縣歷晉、宋、齊、梁、魏、周,直至隋代才併入雒縣,所以南北朝時期,今綿竹境內,綿竹、陽泉兩個縣長期並存達三百餘年(圖1)。當時綿竹縣治地,在今黃許鎮,陽泉縣治地,後人一般認為在今孝泉鎮,任乃強先生經縝密考證,判斷為八角鎮。

一)綿陽一名,溯源於南北朝時期「綿竹」「陽泉」兩個縣名首字的重組,重組的目的,是為了按照當時人的習慣、更加合理地表述流經兩縣的最重要的河流——綿水。最初,它只是河流名。

二)綿陽成為河流名後,逐漸形成若干個與河流相關的小地名,集中體現為綿陽鎮、即早期古綿竹縣治地。

三)明清時期,綿陽河取代綿水,成為正式河流名。綿陽作為地名,一般指黃許鎮,因其地處驛道,容易被人誤會為綿竹或綿州。

四)清代雍正年間,綿州升為直隸州,綿竹受綿州所轄,由於當地文人的積極使用,綿陽被用作綿州的別稱。

五)民國之初,廢州立縣,綿陽早已耳熟能詳,於是「瓜熟蒂落」,成為正式地名。

(2)謝詠老師:綿陽寶寶如何取名改名

了解了【綿陽】的取名歷史和淵源之後,那麼出生於【綿陽】的寶寶如何取名字呢?

謝詠老師建議,不管是出現於哪個城市,哪個區域,出生時間是最重要的因素,因為「天時」基本上決定了人生大體命運之輪廓,難以更改;我們唯有以「天時」為基礎建立「命理體系」,而後查其五行旺衰深淺,洞其格局氣勢之組合平衡流通狀況,全方位研究剖析其核心五行「喜用神」,而後以此為基礎,結合姓名之數理配置,或者更高層次的《易經》八卦五行生剋等等因素,合而為一體來取名字,方可稱之為姓名之正宗精髓;謝詠老師的姓名學一直都是建立在「以命為主,以姓為輔」的基礎上,再輔佐以《易經》原理方法加以提升和補充完善,下面謝詠老師詳細介紹一下;

1,謝詠老師:首先要符合「天道命理」;

天道實際上就是 「天人合一」的意思,要順勢而為,符合命理,也就是說通過推算命理選出您的喜用神,而後據此用字起名;注意說明的是,這個「用神」組合和很多民間愛好者所謂的「五行缺什麼補什麼」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不可混為一談!

2, 謝詠老師:符合「姓氏數理」:

這裡所說「姓氏數理」這也算是姓名學之中的一個次要補充環節,我們取名字的時候,把這姓氏數理結合起來,儘可能避開大凶之數配置;五格雖然不能作為主打因素,但是作為姓名學的輔佐參考因素,還是有必要結合參考一下的!

3, 謝詠老師:符和「易經卦理」:

這裡所說的「易經卦理」,實際上也就是以《易經》的五行八卦為基礎,進一步強化和鞏固姓名能量的一個方法!把《易經》八結原理再結合姓名進行方面,因為這個方面的推算比較複雜和麻煩,所以基本上沒有精通這個方面因素,而「易經卦理」作為姓名學的重中之重,是必不可少的!

(3)謝詠老師:綿陽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景點推薦

綿陽景區有九皇山、千佛山、竇團山、尋龍山、羹回山、觀霧山、乾元山、七曲山、富樂山、羅浮山、李白故里、李白紀念館、三台杜甫草堂、藥王谷、虎牙大峽谷、青林口古鎮、龍隱古鎮、重華古鎮、郪江古鎮、佛爺洞、猿王洞、中華洞天、白龍宮、北川羌族旅遊區等32處。

1、九皇山。位於大禹故里、中國羌族自治縣—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景區集人文與自然之大成,以神秘的西羌文化為主線,再現了古老的西羌文化遺蹟與生活習俗。

2、千佛山。位於四川綿陽安州區,遊客先乘坐景區內部觀光車,再徒爬1小時的樓梯到山頂的千佛寺。

3、竇團山。位於綿陽市江油市團山村,以奇特的山峰、驚險的索道、古老的廟宇及各種特色旅遊項目,吸引著中外遊客,李白曾留下了「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的千古絕句。

4、尋龍山。位於綿陽市安州區老縣城南,是集「休閒、康體、運動、觀光」為一體的風景旅遊勝地。

5、羹回山。又稱端山。在江油市區北涪江東岸。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主簿竇端(字子明)隱居於此,故名。自麓至頂約5公里許,行道迂迴盤旋,林木蒼翠,景色秀麗。

6、觀霧山。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江油市西北部,景區地質遺蹟種類豐富,主要由峰叢、溶洞、岩溶窪池、及古生物化石足跡、前龍門山推覆構造遺蹟等景觀組成。

7、乾元山。位於江油市西部,景色秀麗、山勢奇險,山脈橫亘東西,綿延十餘里,主要景點有哪吒肉身墳、哪吒點將台、哪吒號、乾坤圈與天、地二旋坑、太極峰等。

9、富樂山。環境幽美,古蹟眾多,被譽為「綿州第一山」。主要有漢皇園、益州園、綿州碑林、富樂園、富樂堂涪城會館、桃源洞、冷源洞、玄德湖、明鏡湖、碧雲岩等十大景觀。

10、羅浮山。位於綿陽市安州區桑棗鎮,羅浮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它雄峙於嶺南中南部,被道教尊為天下第七大洞天、三十四福地。

11、李白故里。位於江油竇圌山風景區附近,當地人常稱太白碑林。景區內可以看到有關李白的各種建築、雕塑、碑林等人文景點。

12、李白紀念館。為紀念唐代大詩人李白而修建的仿唐園林建築群,位於四川省江油市北郊昌明河畔,占地4萬餘平方米。該紀念館1962年開始籌建,1982年正式向外開放。

13、三台杜甫草堂。繼成都杜甫草堂之後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紀念堂。坐落在三台縣城西牛頭山上,是三台最大的公園牛頭山公園景區的主要組成部分。

14、藥王谷。藉助度假區內幾百年歷史的天然中藥材原始森林所構成的特殊氣場,精心打造出針對亞健康人群開展國醫體檢和健康調理的度假產品。

15、虎牙大峽谷。它緊鄰東方海螺山雪寶頂。這裡溝壑縱橫,山高林密,無論春夏秋冬,寒暑交替,都有其獨特的景致和魅力。尤其是隆冬的虎牙,更是冰封雪蓋,玉樹瓊花。

16、青林口古鎮。坐落於綿陽江油市二郎廟鎮西南的小山溝里,古鎮保留了較完整的文昌宮、媽祖廟、南華宮、萬年戲台、橋樓亭等古建築和大量清代、民國時期的民居。

17、龍隱古鎮。位於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安昌鎮沙汀路。作為影視古鎮,龍隱鎮鮮活的影視文化和濃厚的川西民俗風情,已經折射清末民國時期川西小鎮生活風貌的縮影。

18、重華古鎮。位於綿陽市江油市境中部,歷史文化古鎮,山清水秀、民風淳樸,建築格局整齊緊湊,南有海燈故居、橋樓子、紅軍烈士陵園及保存完好的黃清園公祠等。

19、郪江古鎮。郪江位於四川綿陽三台縣,上世紀三十年代更名為郪江鄉,1992年建鎮,同年被命名為省歷史文化名鎮。郪江古鎮是春秋戰國時為諸侯國郪國王城所在地。

20、佛爺洞。位於綿陽市江油市大康鎮舊縣村18組,是神秘的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因民國年間在暗河發現一尊3米多高的天然鐘乳石如來佛像而得名。

21、猿王洞。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境內,景區由高山溶洞群、絕壁黃金棧道、原始森林、古老羌文化勝地等組成。

22、中華洞天。位於綿陽市江油含增鎮響石村黃金路,是集溶洞觀光和洞天漂流於一體的大型的旅遊景區。

23、白龍宮。景觀奇特,其分五大景區和神泉谷,主要景點百餘處。石鐘乳、石柱、石花、石幔、石針、盆華彩池等造型各異,五光十色,色彩斑爛,恍若仙景。

24、北川羌族旅遊區。國家5A景區,包括北川地震遺址區、北川新縣城、北川地震紀念館、吉娜羌寨等景點組成。

25、聖水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川西北歷史悠久的古剎之一,主題建築不僅用北傳佛教漢地寺廟的古樸和精湛的風格,還有江南園林的清晰婉約。

26、報恩寺。中國保存完好的明朝宮殿式佛教寺院建築群,是四川平武地區古代歷史、文化、宗教和藝術遺蹟的典型代表。

27、娛樂風洞。位於綿陽科技館,空中懸浮裝置,風洞主要由進氣段、動力段和飛行區和排氣段等部分組成,通過人工製造和控制氣流,能夠將遊客在一個特定的空間裡漂浮起來。

28、方特東方神畫。位於綿陽市江油方特大道1號,是「美麗中國三部曲」主題樂園集群中第一部曲,通過深度創意和全新演繹,將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精粹與現代旅遊產業結合。

29、仙海。這是旅遊度假區,有46座精緻的半島,半島穿插,湖岸曲折,泊岸長達40餘公里,山水一色,形成水乳交融的天然畫卷。

30、盤江漂流。起於北川鄧家渡,止於江油香水湖,流程兩個半小時,全部漂流活動都在高山峽谷中進行。

31、魯班水庫。位於綿陽市三台縣魯班鎮。水庫修建於70年代初,近九十座山頭形成的半島與孤島,像鑲嵌在碧玉盤上的寶石,風景秀麗,層林疊翠。

32、北川地震遺址。地震遺址景區高山峽谷、地震遺址、羌族文化交相輝映,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力,建成了獨一無二的地震遺址博物館、地震教科書。以期讓前往者閱讀自然、閱讀文化、閱讀歷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03470cf77360011e323f1b789fa0c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