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姓名文化傳承,全國最有名的起名大師有哪些
中國專業取名大師排行榜,全國最有名的起名大師有哪些,中國十大傑出姓名學專家,中國最權威的姓名學大師;相信很多準備取名字的朋友們都比較關注這個問題的,這裡中國傳統文化館長就來和大家談一談這方面的問題,如果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仔細閱讀一下;
我們祖國的傳統文化,優秀並且博大精深,充滿了睿智和真諦,但是仍然還需要大家來認真研究和實踐,力求日趨完善可行。對個人而言,學習掌握了解《易經》傳統文化,能夠建立起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改善自己人生際遇和事業發展,乃至改善家庭境遇人生命運,也即俗話說的先做人後做事,這是我們文化的根基內涵,是符合人類自身認識發展規律的,是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相一致的。
《易經》文化之分支《姓名學》也是同樣的屬於結合天地自然而醞釀誕生的一門文化學術,起源與《易經》文化精神,古為今用,在新時代裡面,再一次為我們散發出了璀璨奪目的光芒,同樣的,在新時代,也湧現出一批傑出的周易文化研究學者,姓名學家,既有民間愛好人生,也有專業從業人士,還有各大專科院校的預計者,這裡列舉其一部分比較知名的學者專家如下!
【1】劉大鈞,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劉大鈞,男,山東鄒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中國周易學會會長,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山東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主編。
多年從事易學研究,尤精於象數易學研究,對易學中許多重大疑難問題提出了重要見解,並形成了象數與義理兼顧的易學研究路數。出版《周易概論》、《周易古經白話解》、《周易傳文白話解》、《周易講座》、《納甲筮法》、《今、帛、竹書〈周易〉綜考》》等等。
劉大鈞進入山東大學時,年齡已是四十一歲。他埋頭苦幹,想要早日拿出《周易》方面的研究成果。於是他勤於鑽研,苦心思索,終於在1986年寫成《周易概論》一書。該書由齊魯書社出版,後又多次再版。國際上還有日文、德文及英文翻譯本。該書於1998年獲山東省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
......................
【2】謝詠老師,姓名學專家
謝詠老師, 定居重慶,從小出生於易經文化之家,一直致力於易經傳統文化的研究與運用,還耗資數十萬師從於多位當代易經姓名名師,集百家之長而融於一體,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獨有的易經文化風格,堪稱當代實力的易學八字取名老師;謝詠老師通過對命理學和姓名學多年的研究,以及吸取古今經驗精華總結,是真正地把五行八字的精髓「喜用神」和「姓名學」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
謝老師姓名學採取正統的八字「喜用神」結合《易經》八卦數理起名,更是自成體系獨具一格,給姓名學增添了不少的能量和色彩,同時也帶給了很多寶寶強有力的幫助作用;因為「喜用神」不但是八字命格的「精氣神」所在,也是我們每個人的「靈魂動力」所在,更是我們人生耐以成功的「機遇舞台」所在,謝詠老師將強有力「喜用神」植入到你的姓名之中,也就相當於「精氣神+靈魂動力」時刻伴隨著你了!
【3】練力華,易學應用研究會長
練力華,男,大學畢業,1953年生於廣東梅州,1991年落戶並定居深圳。
國際易學聯合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國家民政部註冊)第四屆副會長兼易學應用研究會會長。《國際易學年鑑》主編之一。
中國專業人才庫全國易學專業人才考評專家委員。北京大學相關研修班傳統地理課程主講教授。北京建設大學客座教授。
國際易學風水研究院第三任院長、現任首席總顧問。《國際易經》雜誌原主編、現任名譽總編。
重慶中華易學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建築文化研究會人文環境風水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風水學研究會會長。楊公風水元極門第三代傳人。
【4】潘長軍,自創太極門風水學
潘長軍,中國當代民間名人,易學家,自創太極門風水學。將易經與氣功完美結合融會貫通;
潘教授的第一部開山著作《易經氣功研解》在《中國氣功》上連載長達六年之久,影響波及海內外氣功界,易學界。
潘老師最擅長的技術是:在圖紙上即可診斷出住宅的風水吉凶狀況,利用最拿手的太極圖化解方法進行化解。
在全國各地有3000多名學生,每天接待大量的圖紙診宅風水業務,常常批閱到深夜。也是很辛苦的。
【5】黃一真,當代風水學泰斗
黃一真,可以稱為當代風水學泰斗,中國房地產風水第一人,他學成之後專供現代建築風水學;
著有許多風水名著,代表作品有《中國房地產風水大全》、《黃一真風水全集》、《現代住宅風水》等。
關於現代建築風水,黃一真師傅可謂是研究的出神入化,大家有風水的問題可以找他。
【6】鍾義明,五術研究大師
鍾義明專注於中國古代山、醫、命、卜、相五術研究,對中國的風水、易經、命理等學術有相當多的整理與研究;
並且公開許多坊間不流傳的古人著作並加以眉批註釋,包括大量玄空風水著作;
如《玄空地理秘中秘》等,還包括《地理巒頭實務》、《紫微隨筆元集》、《紫微隨筆亨集》、《紫微隨筆利集》、《紫微隨筆貞集》等。
【7】巨天中,易經專家
我國周易聯合會履行會長,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風水專家和易經專家;
2005年度在人民大會堂被頒發「海內外傑出人物」稱謂。
應邀赴韓國調查首都風水、聯合國大廈風水修整,被國內外友人稱為「世界最具影響力堪輿專家」。
【8】霍斐然,諸子百家於一身
霍斐然,自名探玄子、指極軒,重慶市南岸區長生鎮(天文鄉)三合村人,生於1931年12月30日,原名「有成」,十三歲在私塾作《鎖》一文,有「侮辱君子,引誘小人」等驚世之句,令塾師王忠明先生驚奇,賜詩一首「謹記爾生號『斐然』,立意文章甚可觀。今後果能如我願,潛龍自有乘雷天」,遂更名「斐然」。
霍老自幼好學,酷愛神秘文化,博覽天下奇書,痴迷苦讀,有過目不忘之功,偏喜讀四書五經、醫學、丹道、數術等門類的典籍。遍訪名人學者、奇人異士,窮象數,究易理,終將所學融會貫通,聚諸子百家於一身。早年精於太乙、六壬、遁甲三式之學,在香港出版的《斐然研易集》、《斐然數術集》等著作而聞名二岸三地。
【9】董易奇:易奇八字軟體創始人
齊魯人士、國際著名堪輿家、易奇八字軟體創始人、世界華人周易協會秘書長。
董老師自1998年起,在國內外開展易經講學,聽其講課的學員,已達數萬人之多。多次受邀出席國際、國內易學大會,在2000年出國講學期間,被印尼雅加達美化自然基金會授予「易學奇才」之稱號,成為第六屆世界易經大會學術顧問。
至今董易奇老師出版的著作書籍有 《董易奇說易經》、《大師解讀2010年生肖運程》、《居家風水》、《大師教你布吉宅》、《人生運程萬年曆》等幾十本著作,各大新華書店有售,大家可作為參考。
【10】凌志軒,經濟預測師
凌志軒,中國著名易學家,2007年經建設部《建築文化論壇》專家組評選為:當代海內外最具影響力的中國易學家。
他在80 年代被評為經濟師,畢業於中山大學。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擅長易經。
其易學著作融象、數、理為一體,理術並重,以理論結合實踐應用,把周易應用引入 經濟領域,採用八卦的時空方位,選擇最佳方案確定企業經濟發展項目,填補西方的統計模型預測、決策樹圖式等不足之處。
——當代國學大師南懷瑾 :
我始終懷疑《易經》的文化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留下來的,不是這一個冰河時期的產物,因為它的科學、哲學的道理太高明了。
《周易》文化
《周易》是群經之首,是一部淵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中國哲學的源頭活水。《易》源於河圖洛書,上古有三本《易》:連山、歸藏、周易。前兩本失傳,於是易經現在等同於《周易 》。「易」有三種含義,一是變化,即世間萬事萬物的無窮變化;二是「簡易」,即以簡單詮釋複雜、「以六爻窮變化」;三是「不變」,即永恆不變。中國哲學的許多思想,比如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亢龍有悔 、履霜堅冰 都出自這部著作。許多科學現象也和《周易》理論不謀而合,體現中國古人的智慧。
《周易》即《易經》,《三易》之一(另有觀點:認為易經即三易,而非周易),是傳統經典之一,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 。《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春秋時期,官學開始逐漸演變為民間私學。易學前後相因,遞變發展,百家之學興,易學乃隨之發生分化。自孔子贊易以後,《周易》被儒門奉為儒門聖典,六經之首。儒門之外,有兩支易學與儒門易並列發展:一為舊勢力仍存在的筮術易;另一為老子的道家易,易學開始分為三支。
《四庫全書總目》將易學歷史的源流變遷,分為「兩派六宗」。兩派,就是象數學派和義理學派;六宗,一為占卜宗,二為禨祥宗,三為造化宗,四為老莊宗,五為儒理宗,六為史事宗。
《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
中國名人對《周易》的評價
孔子: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孫思邈:不知易,不可以為醫。
虞世南:不讀易不可為將相。
蘇東坡:撫視《易》、《書》、《論語》三書,即覺此生不虛過。
毛澤東:中國古人講「一陰一陽之謂道」,不能只有陰沒有陽,或者只有陽沒有陰,這是古代的兩點論,形上學是一點論……
郭沫若:《易經》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馮友蘭:《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不僅是古代的,也是現代的,更是未來的。
南懷瑾:我始終懷疑《易經》的文化是上一個冰河時期留下來的,不是這一個冰河時期的產物,因為它的科學、哲學的道理太高明了。
張協和:近代學者由於易理之啟示獲得諾貝爾獎金者已有四:德國漢森堡,其論文為《測不準原理》;丹麥之玻爾教授,其論文為《相生相剋原理》,並在慶祝酒會上以太級八卦紀念章贈人;中國楊振寧、李政道,其論文為《不對等定律》,並自稱得之易經之啟示。今後由此書而得獎者,當猶有其人,願周易學者多為現代科技服務。
國際名人對《周易》的評價
愛因斯坦:西方科學家做出的成績,有不少被中國古代科學家早就做出來了。這是什麼原因呢?原因之一是古代科學家自幼學習《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學家們不曾掌握的一把打開宇宙迷宮之門的金鑰匙。
李約瑟認為易經的太極圖顯示了宇宙間力場的正極和負極的作用:「中國文明在科學技術史中曾起過從來沒有被認識到的巨大作用。」
黑格爾:《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就人類心靈所創造的圖形和形象來找出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這是一種崇高的業。
榮格:談到世界人類惟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出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惟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
英國學者湯因比:中國誕生於2000年前的陰陽易學對人類文明的起源,起到了樂曲般的推動作用。
19世紀下半葉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政府規定,不懂易經者,不得入閣。
松下幸之助:中國古代的哲學,是天下之最。我公司職員必須頂禮膜拜,認真總結、背誦,靈活運用,公司才能興旺發達。
美國哲學家卡普拉:可以把《易經》看成是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權威們認為它在中國二千多年來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聖經》可以相比。它在二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歐洲哲學權威C.G捷恩:談到世界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首推中國的《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而與最新的原子物理學頗多相同的地方。
周易作者
《漢書·藝文志》在描述《周易》的成書過程時,稱「人更三聖,世歷三古」。三聖,即伏羲,文王和孔子。
否定孔子作《易經》的大學問家很多,如歐陽修、龔自珍。當代學者錢玄同精心考據後認為「孔丘無刪或製作『六經』之事。」魯迅在《漢文學史綱要》中斷言:「誰為作者殊難確指,歸功一聖亦憑臆之說」。清儒家學者幾乎一邊倒認為「孔子以前不得有經」,康有為則認為:「凡『六經』皆孔子所作」。
根據現代學界研究,一般認為,《周易》(64卦及卦爻辭)為周初周人所作,重卦出自文王之手,卦爻辭為周公所作。
名稱由來
《周易》又稱《易經》,分為經部和傳部,經部之原名就為《周易》,是對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義的揭示和相應吉凶的判斷,而傳部含《文言》、《彖傳》上下、《象傳》上下、《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七種十篇,稱之為「十翼」,是孔門弟子對《周易》經文的註解和對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論述。
「周易」一詞的解釋,眾說紛紜,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二種:一種認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書;一種認為《周易》是講變化的書,英文中TheBookofChanges的譯文就是取此義。
春秋時,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傳》這部史書當中,多次提到「周易」,但從當時人們運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畫(符號)卦爻辭。
戰國時,以解釋《周易》為宗旨的《易傳》成書。《周易》和《易傳》並稱為《易》,如《莊子》所謂「易以道陰陽」、《荀子》所謂「善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傳》。
西漢以降,漢武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制,採納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效仿先秦與漢景帝把道家黃帝與老子的著作稱經的做法,也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稱為「經」。《周易》和《易傳》被稱為《易經》,或直接稱為《易》。自此以後,《周易》、《易經》、《易》混合使用,有稱《周易》,有稱《易經》,有稱《易》,其實含義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傳》,一直沿用至今,仍然沒有嚴格區分。有的學者為了區分《周易》經傳之不同,稱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為《周易古經》,稱注釋《周易古經》的十篇著作(易傳)為《周易大傳》。
「周」之涵義
具體地說,「周」字,有二義:
: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東漢鄭玄《易論》,認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無所不備,周而復始。
:指代號,即周朝,古代常稱周朝的書為周書,如《周禮》、《周語》等。唐代孔穎達《周易正義》認為「周」是指岐陽地名,是周朝的代稱。也有人認為《易經》流行於周朝故稱《周易》,亦有人依據《史記》的記載「文王拘而演周易」,認同《易經》因周文王得名。
「易」之涵義
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度的變革為條件。
日月為易,象徵陰陽。從文字學看,「易」字的構成是「日」、「月」。「易」上為「日」。
日出為易。「干」的本義。
易是占卜之名。
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長陰消的相互變化。如一般太極圖所示。有說「易」的甲骨文為象徵將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變換、交易。
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繫辭傳》:「生生之謂易」。
指古代卜筮之書的代名詞。《周禮》「太卜」的記載中,有《連山》、《歸藏》、《周易》三部筮書稱為「三易」,故易是筮書專有名詞。
東漢鄭玄的著作《易論》認為「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這句話總括了易的三種意思:「簡易」、「變易」和「恆常不變」。即是說宇宙的事物存在狀能的是:
1.順乎自然的,表現出易和簡兩種性質;
2.時時在變易之中;
3.又保持一種恆常。
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不易」。
周易內容
內容解說
《易經》由本文的「經」和解說的「傳」構成。「經」由六十四個用象徵符號(即卦畫)的卦組成,每卦的內容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題、爻辭組成。
一:爻,卦畫的基本單位為「爻」,爻分奇畫與偶畫,奇畫由一條長的橫線而成「—」,俗稱「陽爻」;偶畫是以兩條斷開的橫線而成「--」,俗稱「陰爻」。每一卦從最底層數起,總共有六爻,六爻以不同的奇畫偶畫配搭,形成八八六十四種不同的組合。按易天地人三才觀,初、二爻代表地,奇畫為剛偶畫為柔,三、四爻代表人,奇畫為義偶畫為仁,五、上爻代表天,奇畫為陽偶畫為陰。所以用「陽爻」「陰爻」稱謂奇畫與偶畫,是泛陰陽論的表現。
二:卦畫(卦的符號),即由六條「—」「--」奇偶畫爻組成。
三:卦名,顧名思義即前面卦畫之名,如「坤」「復」「既濟」等。
四:卦辭,在卦名後,對六爻的綜合總結,如「元亨利貞」,「同人於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等。
五:爻題,即爻位名稱,表示某一爻在六爻中的具體位置及奇偶畫性質,六爻卦位自下而上數起,分別為初(即一)、二、三、四、五、上(即六)。「—」為九,「--」為六。如「初六」「九三」「六五」「上九」等。
六:爻辭,指單條爻的說明、描述文辭,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條爻辭,如「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同一卦六條爻辭間相對獨立、相對靜止但又相互關聯、相互作用,表示不同時間、階段事物的發展狀態,以構成完整的發展、發生過程即全卦六爻整體內容總結—卦辭。
七:上卦與下卦和內卦與外卦,因六十四卦最初由三爻八經卦重之演變而成:「八卦成列,像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所以六爻卦亦可以分解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四、五、上為(上卦)或「外卦」,初、二、三為「下卦」或「內卦」。如「復」卦,上「地」下「震」,內「震」外「地」,「謙」卦為「坤」上「艮」下,內「艮」外「坤」。